|
社交礼仪 》 成就你的君子風範:禮樂人生 》
第61節:禮儀踐行與古禮尋訪(4)
彭林 Peng Lin
我們認為,衹有從這樣的角度來講授傳統禮儀,纔有可能給學生以理論高度,學生也纔可能有禮的自覺,並且樹立起人文關懷的理念。
在討論中學習、在實踐中學習
討論式教學,是教育界一貫提倡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吸引學生的積極參與。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能調動學生的思維,也就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討論式教學可以直接瞭解學生真實的思維狀況,包括他們感興趣或者苦惱的問題,以及對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等。衹有不斷貼近學生的脈搏,才能收到教學的成效。因此,我們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學生融入課堂教學的氛圍之中,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我們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首先,盡可能地讓學生談自己所聞所見的禮儀活動。每個學生都會參加或聽說過某些禮儀活動,如成年儀式、婚禮、喪禮等,由於閱歷和視角的不同,各自都有獨到的感受。我們在講授中,總是利用一切機會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然後大傢一起討論。例如,講授到古代的“冠禮”(成年禮)時,就讓在高中時參加過成年儀式的學生起來介紹禮儀的情況,並進行評價。經過多次的瞭解,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希望參加成年禮,因為它有助於確立自己的成年意識,但是,多數學生對學校設計的儀式不滿意,認為形式主義的色彩太濃,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此外,我們還讓不同民族的學生談他們的民族禮儀。例如,讓韓國留學生以“韓國人的一天”介紹韓國今日的家庭禮儀,讓藏族學生介紹西藏的天葬等等,拉近了歷史與現實的距離,也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
清《光緒大婚圖》中王公大臣跪拜場面
專題講解一定要與學生的社會意識相結合。例如,當代青年人的成年意識普遍比較薄弱,許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後,儘管家庭經濟並不寬裕,但依然依賴家庭來維持自己“體面”的生活,對家庭和社會都缺乏責任心。因此,我們在講古代成年禮時,讓學生談什麽是成年意識,當前有哪些不具責任心的行為,成年人應該具有怎樣的責任心,又如,當今青年中流行未婚同居、“試婚”等現象,家庭觀念薄弱,婚姻不穩定,我們在講古代婚禮時,着重講傳統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追求“地久天長”的傳統婚姻理念,讓學生將兩種婚姻觀加以比較,分析各自的利弊,闡述自己的價值觀和婚姻觀。以此為基礎,我們將期中作業和期末作業安排成實踐性的,要求學生自己設計成年禮、婚禮、交往禮儀等等。學生們經過學習,對傳統禮儀有了比較深刻的瞭解,讓他們來設計既有民族特色,又能適應時代需要的禮儀,就會有很強的針對性。如當今的婚禮,大多比富鬥闊,鋪張浪費,失去了婚禮應有的內涵,許多學生對此也比較反感,他們對自己將來的婚禮充滿憧憬,現在讓他們自己來為自己或者社會設計富有人文精神的婚禮,學生們都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並且提出了許多很有新意的方案。不僅讓學生動了手,而且讓他們動了腦筋,促進了學生深入的思考。
第二,某些實用性的禮節介紹。例如書信,如何給父母、朋友或老師寫典雅、得體、富有書捲氣的書信,社會交往中如何使用敬語,等等,也都采用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參與;或者模擬某個禮儀場景,讓學生擔當一定的角色,讓大傢來討論。由於學生普遍缺乏這方面的知識,類似的討論往往可以收到“睏而後知不足”的效果,引起學生求知的熱情。有學生在本課程的教學點評中說:“作業很能鍛煉大傢的能力,不妨增加到每學期三到四次。”
第三,通過教師躬身垂範來增加學生禮的意識。在課堂教學中,禮是無處不在的,教師要善於把握,及時提出要求,讓學生將禮學知識內化。例如,從第一堂課開始,我每次都在開始和結束時給學生行鞠躬禮,但是學生都安坐不動,坦然接受。此外,有不少同學提問時不起立,在座位上指手畫腳。一段時間以後,我開始提出“禮尚往來”的問題,即禮是講互相尊重的,同學們如此舉止,連師生平等都算不上,你們心中那個大寫的“敬”字到哪裏去了?於是,全場一片慚愧之聲,學生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失禮。於是,從這節課開始,每逢上下課,大傢都自覺起立嚮老師行禮。課上也很少有嚼口香糖、聽音樂、寫作業的現象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中華書局 |
|
|
第1節:禮樂人生前言 | 第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 | 第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 | 第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3) | 第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4) | 第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5) | 第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6) | 第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7) | 第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8) | 第1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9) | 第1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0) | 第12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1) | 第13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2) | 第14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3) | 第15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4) | 第16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5) | 第17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6) | 第18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7) | 第19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8) | 第20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19) | 第21節:禮樂原典與君子人生(20) | 第22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1) | 第23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2) | 第24節:禮樂文化與人文素養(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