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紅樓心解   》 丫鬟與女伶(3)      俞平伯 Yu Pingba

  書中人人都羨慕榮國府的富貴,而齡官不然。大觀園中諸女兒都喜歡寶玉,而齡官不然。她衹認為“你們傢把好好的人弄了來,關在這牢坑裏學這勞什子”,將大觀園的風亭月榭視為“牢坑”,即黛玉晴雯等人且有愧色,何論乎寶釵襲人哉!還有眠思夢想不得進園的柳五兒呢。
  
  這樣,她當然待不多久。在第五十八回遣散十二個女孩子時也不曾單提她,衹用“所願去者止四五人”(六四○頁)一語了之。“麯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她從此就不再見了。
  
  自第五十八回梨香院解散,那些伶工子弟就風流雲散了,頗有《論語?微子》所云樂官分散的空氣。未去的分在園中各房就顯得更活躍了。在此以前,書中衹傳齡官,其他提得很少。五十八回首敘藕官燒紙,被婆子看見,要去告發,得寶玉解圍,問起根由,她不好意思直說,衹說去問芳官就知道了。回目載芳官的一段話說明了藕、、蕊官互戀的關係,寶玉又發了一篇大議論。這樣的故事和回目“假鳳泣虛凰”原是相合的,問題在於寫這回書的用意。我前有《讀紅樓夢隨筆》,在其三十三《談紅樓夢的回目》[41]一文中,大意說五十八回的目錄,雖似對句平列,卻是上下文的關係,似以真對假,實以假明真。就人物來說,即以本回藕、、蕊官三人的故事暗示後回寶、黛、釵三人的結局,這裏為節省篇幅起見,不重敘了,衹作一點補充的說明。
  
  那文說得很詳細,已傷於繁瑣,仍有一點重要的遺漏,沒有談到這回目最突出的一點:“茜紗窗”。為什麽突出?“茜紗窗”在本文裏完全不見。有正戚本作“茜紅紗”,但“茜紅紗”也不見。這茜紗窗當指怡紅院,那麽作怡紅院不幹脆麽,為什麽不那麽寫?再說怡紅院有沒有茜紗窗呢?倒也是一個問題。
  
  大傢知道瀟湘館是有茜紗窗的(第四十回,四二二、四二三頁),卻不必專有,自然也可以用之怡紅院。如第七十九回黛玉說:“咱們如今都係霞影紗糊的窗隔”,可見怡紅院瀟湘館並以霞影紗糊窗,這樣說就比較簡單了。可是再看下去,反而使人迷糊。
  
  “……但衹一件:雖然這一改新妙之極,但你居此則可,在我實不敢當。”說着,又接連說了一二百句“不敢”。黛玉笑道:“何妨。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何必分晰得如此生疏。古人異姓陌路,尚然同肥馬,衣輕裘,敝之而無憾,何況咱們呢。”寶玉笑道:“論交道不在肥馬輕裘,即黃金白璧,亦不當錙銖較量。倒是這唐突閨閣,萬萬使不得的。”(九○四、九○五頁)
  
  黛玉說“我的窗即可為你之窗”,而寶玉說“萬萬使不得的”,然則怡紅院又沒有茜紗窗了麽?
  
  我以為五十八回之“真情揆癡理”之“茜紗窗”,即七十九回寶黛二人所談,亦即《芙蓉誄》最後改稿“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壠中,卿何薄命”之“茜紗窗”。以五十八回的事實論,芳官寶玉二人在怡紅院談話,這茜紗窗當屬之怡紅院;以意思論,遙指黛玉之死,這茜紗窗又當屬於瀟湘館。此所以雖見回目卻不見本文,蓋不能見也。如在芳官寶玉談話時略點“茜紗”字樣,這故事便坐實了,且限於當時之怡紅院矣。現在交錯地寫來,這樣便造成了回目與本文似乎不相合的奇異現象。且引芳官和寶玉對話一段:
  
  芳官笑道:“那裏是友誼,他竟是瘋傻的想頭。說他自己是小生,官是小旦,常做夫妻;雖說是假的,每日演那麯文排場,皆是真正溫存體貼之事:故此二人就瘋了,雖不做戲,尋常飲食起坐兩個人竟是你恩我愛。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來,至今不忘,所以每節燒紙。後來補了蕊官,我們見他一般的溫柔體貼,也曾問他得新棄舊的。他說:‘這又有大道理,比如男子喪了妻,或有必當續弦者,也必要續弦為是;但衹是不把死的丟過不提,便是情深意重了。若一味因死的不續,孤守一世,妨了大節,也不是理,死者反不安了。’你說可是又瘋又呆,說來可是好笑。”寶玉聽說了這篇呆話,獨合了他的呆性,不覺又是歡喜,又是悲嘆,又稱奇道絶,說:“天既生這樣人,又何用我這須眉濁物玷辱世界。”(六四七頁)
  
  藕官以新人代舊人,並不見用情專一,其言未必甚佳,寶玉的“稱奇道絶”,也頗出我們意外。書中既謂這篇呆話獨合了寶玉的呆性,這裏所敘顯然和後回有關。而且此段引文之後,寶玉又叮囑芳官轉告藕官叫她以後不可再燒紙,應該如何紀念纔對;像那樣的辦法,寶玉在七十八回祭晴雯已親自實行了。
  
  這五十八回主要的意思就是這樣。否則女伶們的同性戀似頗猥瑣,何足多費《紅樓夢》的寶貴筆墨。回目的作法固然巧妙,如泛泛看來,也未嘗不彆扭。本句自對,又像兩句相對。“假鳳泣虛凰”很好;“真情揆癡理”費解,很難得翻成白話,版本中且有誤“揆”為“撥”者[42],可見後人也不甚瞭解。若此等處,蓋以作意深隱之故;不然,他盡可以寫得漂亮一些呵。
  
  在藕官燒紙寶玉和她分手後,又去看黛玉,在校本上衹有兩行字(六四三頁),我從前認為雖似閑筆、插筆,實係本回的正文[43],雖似稍過,大意或不誤。
  
  以上雖說要談藕官,然而藕官實在也談得很少。
  
  梨香院十二個女孩子中,八十回的前半特寫一齡官,後半特寫一芳官,都很出色。芳官自分配到怡紅院以後,在第五十八至六十回、六十二、六十三回都有她的故事。在姿容妝飾方面且寫得工細:
  
  那芳官衹穿着海棠紅的小棉襖,底下緑綢撒花夾褲,敞着褲腿,一頭烏油似的頭髮披在腦後,哭的淚人一般。麝月笑道:“把一個鶯鶯小姐,反弄成拷打的紅娘了。這會子又不用妝,就是活現的,還是這麽鬆的。”寶玉道:“他這本來面目極好,倒別弄緊襯了。”(第五十八國順,校本六四五頁。這裏引文參用戚本及《紅樓夢稿》)
  
  當時芳官滿口嚷熱,衹穿着一件玉色紅青駝絨[44]三色緞子鬥的水田小夾襖,束着一條柳緑汗巾;底下是水紅撒花夾褲,也散着褲腿;頭上眉額編着一圈小辮,總歸至頂心,結一根鵝卵粗細的總辮,拖在腦後;右耳眼內衹塞着米粒大小的一個小玉塞子,左耳上單帶着一個白果大小的硬紅鑲金大墜子:越顯的面如滿月猶白,眼如秋水還清。引的衆人笑說:“他兩個倒像是雙生的弟兄兩個。”(第六十三回,六九六、六九七頁)
  
  本回脂本如庚、戚,都有芳官改名耶律雄奴,又改名溫都裏納各一段[45]。不僅在梨香院十二個女孩子之中,就在十二釵中,芳官的形容是作者筆下寫得最多的一個人。把她寫得很聰明美麗,天真可愛,又有很多的缺點,倚強抓尖,以至於弄權,如柳傢的五兒就想走她的門路(第六十回,六六三頁)。她已成為寶玉身邊一個新進的紅人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紅樓一春夢
前言《紅樓夢》的傳統性它的獨創性
著書的情況《紅樓夢》與其他古典文藝寧國公的四個兒子
大觀園地點問題天齊廟與東嶽廟陸遊詩與範成大詩
姬子賈政賈赦
送宮花與金陵十二釵寶玉為什麽淨喝稀的?曹雪芹卒於一七六三年
劉姥姥吃茄子《臨江仙》題詞香芋
賈瑞之病與秦可卿之病記鄭西諦藏舊抄《紅樓夢》殘本兩回增之一分則太長
減之一分則太短《紅樓夢》下半部的開始秦可卿死封竜禁尉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