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 两千年中国历史中的风云变局:喋血的权杖(精选)   》 五 这样的历史真令人沮丧(1)      Wang Jiaoming

  窦武虽以外戚身份辅政,可他并不像以前的外戚们那样穷凶极恶。他一上台,便征召了陈蕃、李膺、杜密、尹勋等名满天下的士林清流共同参与政事。
  东汉晚叶的黑暗政局,至此似乎露出了一线曙光。
  天下人也都翘首企盼着太平盛世的降临。
  可人们忘了,自和帝刘肇之后,没有哪一任天子不是靠宦官夺回天下的。
  在东汉晚叶弱肉强食的政治丛林中,如果说外戚始终是一只强悍的老虎,那么宦官也早已成长为一群凶残的饿狼。
  群狼带着一双双森冷的绿光在黑暗丛林中逡巡。
  必要的时候,它们也可以与虎谋皮。
  灵帝刘宏刚刚即位的这一年,百姓们不但没有盼来太平,反而盼来了一场血腥的政变。
  老臣陈蕃作为德高望重的士林领袖,从一开始就和宦官势不两立、形同水火。而今他以八十岁高龄再度出仕,当然希望整肃朝堂、重振朝纲。
  可还是有一群弄权的小人在朝堂上耀武扬威,让他觉得很碍眼。
  那就是以中常侍曹节、王甫为首的一群宦官。他们像一群苍蝇一样在窦太后身边嘤嘤飞舞,靠谄媚奉承而一再加官晋爵。
  陈蕃有一次忍不住对窦武说:“曹节、王甫这帮人从先帝时起就擅权乱政,今天不把他们除掉,将来就拿他们没办法了。”
  窦武频频点头,深以为然。
  老夫子陈蕃一看,兴奋地从坐席上一跃而起,随即召来尚书令尹勋共商大计。
  数日后窦武便下手翦除了宦官管霸、苏康等人,可当他准备拿曹节、王甫等人开刀时,窦太后却一味袒护。窦武无奈,事情就此搁置了许久。
  陈蕃忍无可忍,上疏太后:“当今京师舆论哗然,民间喧嚷,都说曹节、王甫等人与皇帝乳母赵娆及一些宫中女官朋比为奸,祸乱天下。依附他们的人就加官晋爵,违逆他们的人就遭到陷害,一群朝臣如河中木耳,无不随波逐流,趋利避害。陛下今不急诛此曹,必遭变乱,倾危社稷,其祸难量。请将臣的这份奏章宣示于左右近侍,并让天下所有的奸小都知道臣对他们的痛恨1
  这就是清流。
  这就是清流的高洁品格,也是他们的致命弱点。
  他们铁骨铮铮,正气凛然。可他们似乎不知道什么叫隐忍、什么叫策略,什么叫刚柔并济,什么叫欲速则不达。
  他们只顾宣泄心中的义愤,一味袒露胸中的块垒,可这无异于伸长了脖子让人砍。
  在权力的角斗场上,清流们一遍遍地摇着道德之旗声讨和呐喊,可他们出手却笨拙而迟缓。
  相反,奸小们则始终站在阴暗的角落里沉默着。
  他们对自己满身的道德污点从不声辩。
  可他们知道什么叫后发制人,什么叫会咬人的狗不叫,什么叫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什么叫先让你三个回合,等我出手,你必死无疑。
  窦武和陈蕃连续出招,却伤不到曹节、王甫等人一根毫毛。
  窦武耐心地寻找着突破口。他先是撤掉了黄门令魏彪的职务,派亲信山冰接替,然后命山冰逮捕曹节同党、长乐宫尚书郑飒,关进诏狱。
  性急的陈蕃说:“这帮小人一抓来就可以杀了,还有什么好审问的!?”
  窦武笑而不答。
  是日,尹勋和山冰等人会审郑飒。郑飒供认了贪赃枉法的罪行,并且终于供出了曹节和王甫。
  证据确凿。尹勋和山冰立刻禀报窦武,准备奏请太后逮捕曹、王二人,并进而诛杀其所有的党羽。
  窦武笑了。这条长线终于钓出了大鱼。
  他拟就了一封详细的奏折。这道关系到无数人命运的奏折就放在帝国的中枢机构——尚书台,预备次日早朝奏明皇帝和太后。
  窦武平时经常在尚书台值宿,可这一天傍晚,他忽然走出了尚书台的大门,径直走回大将军府。
  已经有太多日子没睡个安稳觉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序言·絮言(1)序言·絮言(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1)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2)
一 嬴政的死亡之旅(3)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1)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2)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3)
二 这一生,他只为一个目的而活(4)三 丧钟为谁而鸣(1)
三 丧钟为谁而鸣(2)三 丧钟为谁而鸣(3)
四 一语成谶(1)四 一语成谶(2)
四 一语成谶(3)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1)
五 杀秦子孙而亡其天下(2)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1)
一 一个计划在缓缓酝酿(2)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1)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2)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3)
二 吕雉的创意和手段(4)三 赵王府的上空晦气盘桓(1)
No.   [I]   II   [III]   [IV]   [V]   [VI]   [V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