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说评论 》 從諸葛亮到潘金蓮 》
從精神分析觀點看潘金蓮的性問題(4)
王溢嘉 Wang Yijia
潘金蓮的“藥死”武大郎與“淘死”西門慶,都在彰顯淫婦的可怕:淫婦不僅是“丈夫孝服未滿,就嚷着要嫁人”而已,更會把丈夫的靈堂當做陽臺——在武大郎的喪禮儀式中,潘金蓮竟在房間裏與西門慶幽會;而在西門慶的喪禮儀式中,她又和陳經濟雲雨不歇。“性”與“死”的詭秘結合,讓人不由得想起“黑寡婦蜘蛛”“血腥瑪麗”等令男人顫慄的、陰森而詭異的雌性本質。
幾句結語
精神分析所關心的是“動機”的問題,筆者不敏,但對過去的一些專傢學者之不喜談《金瓶梅》中的性問題卻也頗能心領神會,因為在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生命的文化結構裏,“性”雖有它“擺放”的合適位置,卻沒有“談論”的理想空間。筆者今天是以“醫師”的身份“名正言順”地來談這個問題,所以不必像東吳弄珠客諂些“讀《金瓶梅》而生憐憫之心者菩薩也,生畏懼心者君子也,生歡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這種冠冕堂皇的話;也不必像張竹波般為蘭陵笑笑生“設想”,苦心孤詣地提出“苦孝說”這種怪論。依筆者簡單的心思來看,《金瓶梅》是一本淫書,潘金蓮是一個淫婦;而身為一個藝術傢的蘭陵笑笑生當然不會是志在“寫一本黃色小說”而已,他想要描繪的是存在於他內心深處一些模糊而又與人生真諦有關的東西(也就是“原型”)。在勾繪“淫婦原型”的過程中,他自覺或不自覺地表露或者說宣泄了他的性幻想;同時,對他所創造的“淫婦”,在“陽”的一面,他給予公式化的道德譴責,在“陰”的一面,卻也暴露了一般男性對此的懼怖。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千古一奇梅 |
|
|
自序 古典世界裏的散兵遊勇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1)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2)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3) | 孔明心態與諸葛亮人格(4)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1)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2)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3) | 林黛玉的愛情、疾病與死亡(4)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1)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2)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3) | 《封神榜》中的魔法與命運(4)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1)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2)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3) | 包公案中的欲望與正義(4)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1)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2)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3) | 《周成過臺灣》悲情的解讀(4) |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1) |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2) | 《聊齋》狐妖故事的心理學探索(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