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病隙碎筆 》
第61節:病隙碎筆6(9)
史鐵生 Shi Tiesheng
上述的虛偽固然不是美德,但畢竟留了一份美好的畏懼在頭上,而上述的坦蕩和實在,則無所畏懼到徹底不識了好歹。好與歹,豈可由實在引出?好與歹根本是心魂的詢問。難怪價值相對主義說怎麽都好,它是執實在而不思不悟,助人欲以坦然鬍行。有了美好的畏懼在,虛偽則可望迷途知返,人便有了懺悔的可能。我有時設想,最不可救藥的虛偽什麽樣兒?比如說,有一天懺悔也不是因為看見了自己的污濁,而是追隨着時髦,受洗也不是為了信守神約,而是看它為一枚高雅的徽標,信仰呀愛願呀都跟把黑發染黃一樣成了美容店的業務,那纔真叫麻煩。
三十二
但愛願都是什麽呢?如何纔算是愛願呢?愛願既然高於規則,它就不能再是規則。愛願既然是天啓,它就不能又是人說。比如,愛願之緊要的一條是愛他人,這分寸如何把握?就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一種可能的把握,但它也衹說出了問題的一面,另一面--己之所欲,怎樣呢?務施於人嗎?你欲豐衣足食,務使別人也豐衣足食,你欲安居樂業,務使別人也安居樂業,這當然好。但是,你欲欺世盜名,也務使別人偷梁換柱嗎?你欲做偽證,也務使別人知法犯法嗎?顯見是不行,那是教人作惡呀。那麽,你欲捐資扶貧,你欲安貧樂道,你欲殺身成仁,這總不是惡了吧?那麽,別人也都得這樣嗎?你說不必。你甚至說,強迫捐資豈非掠奪?強使樂道,道將非道;強逼成仁,仁安在哉?如此說來,自掃門前雪吧,不如少管別人的事。人欲乘涼,我獨種樹,人欲出人頭地,我看平常是真,相安莫擾各行其是,豈不天下都樂?可是有個別人叫希特勒,他要打仗,還有幾個別人叫"四人幫",他們要焚書坑儒,怎麽辦?你可能會說:這已經跑題了--倘其自己跟自己打,自己燒自己的書,請便,但你把仗打到別人頭上,那就違背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聖訓,故此一條聖訓已經把話說全。就算是這樣吧,那麽"勿施於人"要不要務施於人呢?要,是"勿施"之否定;不要,是否定了"勿施"。你說:還是獨善其身的好。但這是繞圈子,希特勒打來了,"四人幫"燒來了!你說:那正是因為是他們違背了聖訓呀?倘人人尊此訓而獨善,豈不衆生皆善,哪還會有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但他們要是壓根兒就不信你那聖訓呢?好了,不管你是指責他們的違背,還是遺憾於他們的不信,都說明這聖訓壓根兒就有務施於人的傾嚮。
三十三
怎麽回事?哪兒出了毛病?"務施"者,難免為他人所不欲,故當"勿施";"勿施"者,又難免誤失了聖訓,故又當"務施"。那麽,"勿施"與"務施"的分寸誰來把握?魚和熊掌可否兼得?水與火,怎樣和諧共處,相得益彰?
但這是能由人說的嗎?人一說就是"務施",就是"勿施",或就是"誤失",就又要掉進那個邏輯陷阱。
這事必由神說。人,必要從那不可更改的天賦事實(第一推動,或絶對開端)之中,從寂靜之中,大音無聲之中,諦聽天啓。
可是先生,你這就不是繞圈子嗎?你說你聽見了此般天啓,我還說我聽見了彼般天啓呢!這像不像把猴子扮成人,等他說人話?像不像把人扮成神,由他行天道?
三十四
這怎麽辦?
這怎麽辦?
這怎麽辦?
要把這一節寫滿:這怎麽辦?
或要用一生來問:這怎麽辦?
人將聽見,那無窮之在莫不是:這怎麽辦,和這怎麽辦?
三十五
在邏輯的盲區,或人智的絶地,勿期圓滿。但你的問,是你的路。你的問,是有限鋪嚮無限的路,是神之無限對人之有限的召喚,是人之有限對神之無限的皈依。尼采有詩:"自從我放棄了尋找,我就學會了找到。"我的意見是:自從我學會了尋找,我就已經找到。
嘆息找不到而放棄尋找的,必都是想得到時空中的一處福地,但終於能夠滿足的是大熊貓和竹子,永遠不能不滿足的是人和人的精神;精神之路恰是在尋找之中呀。尋找着就是找到着,放棄了,就是沒找到。就比如,活着就是耗損,就是麻煩,徹底的節約和省事你說是什麽?但死也未必救得了這麻煩。宇宙本是一團無窮動啊,你逃得了和尚逃得了廟?天行健,生命的消息不息不止,那不是無窮動嗎?人在此動之中,人即此動之一環,你省得了什麽事?於人而言,無窮動豈不就是無窮地尋找?
問吧,勿以為問是虛幻,是虛誤。人是以語言的探問為生長,以語言的構築為存在的。從這樣不息的詢問之中才能聽見神說,從這樣代代流傳的言說之中,才能時時提醒着人回首生命的初始之地,回望那天賦事實(第一推動或絶對開端)所給定的人智絶地。或者說,回到寫作的零度。神說既是從那兒發出,必衹能從那兒聽到。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
第1節:病隙碎筆1(1) | 第2節:病隙碎筆1(2) | 第3節:病隙碎筆1(3) | 第4節:病隙碎筆1(4) | 第5節:病隙碎筆1(5) | 第6節:病隙碎筆1(6) | 第7節:病隙碎筆1(7) | 第8節:病隙碎筆1(8) | 第9節:病隙碎筆1(9) | 第10節:病隙碎筆1(10) | 第11節:病隙碎筆1(11) | 第12節:病隙碎筆1(12) | 第13節:病隙碎筆1(13) | 第14節:病隙碎筆2(1) | 第15節:病隙碎筆2(2) | 第16節:病隙碎筆2(3) | 第17節:病隙碎筆2(4) | 第18節:病隙碎筆2(5) | 第19節:病隙碎筆2(6) | 第20節:病隙碎筆2(7) | 第21節:病隙碎筆2(8) | 第22節:病隙碎筆2(9) | 第23節:病隙碎筆2(10) | 第24節:病隙碎筆2(11)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