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黄霖说金瓶梅   》 悲喜交集(2)      黄霖 Huang Lin

  中国古代小说是非常重视喜剧性、娱乐性的。晚明叶昼在评《水浒传》第五十三回时曾认为:“天下文章当以趣为第一。”当时小说戏曲界如汤显祖、冯梦龙等都非常强调趣味。这种文学思想,对这部悲剧的创作是有影响的。屠隆在《唐诗品汇选释断序》中说:“然人不独好和声,亦好哀声;哀声至今不废也。其所不废者,可喜也。”这里虽然论的是诗,但其精神与小说创作是相通的。从中可见,屠隆对于“哀声”的高度重视并具有独到的见解。这里的“可喜”,虽然不仅限于“使人发笑”,还可能主要指有艺术的感染力;但从小说创作来看,其“可喜”的艺术感染力不能不包含着由戏谑文字而引发的“趣味”。作者显然是努力追求这种趣味的。小说因而有时显得庸俗低下,有时联系不够紧密,但总的来说,《金瓶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有“趣”可“喜”的长篇暴露小说。以后的《红楼梦》设计了薛蟠、刘姥姥一流人物,《儒林外史》中更有许多令人发噱的人和事,及至到晚清的李伯元、吴趼人等强调要“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应该说都与这种哀中有喜、悲喜交集的创作手法有联系。看来,在暴露性的悲剧作品中,巧妙地编入一些戏谑文字,能活跃气氛,调节情绪,是增强娱乐性、趣味性的有效手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目录走进《金瓶梅》(1)走进《金瓶梅》(2)
走进《金瓶梅》(3)西门庆:贪官的样板(1)西门庆:贪官的样板(2)
西门庆:贪官的样板(3)西门庆:‘奸巧’致富经(1)西门庆:‘奸巧’致富经(2)
西门庆:‘奸巧’致富经(3)西门庆:半旧半新的商人(1)西门庆:半旧半新的商人(2)
西门庆:暴发户的糜烂生活(1)西门庆:暴发户的糜烂生活(2)潘金莲:原欲的冲动与自我的发现(1)
潘金莲:原欲的冲动与自我的发现(2)潘金莲:原欲的膨胀与人性的扭曲(1)潘金莲:原欲的膨胀与人性的扭曲(2)
潘金莲:原欲的膨胀与人性的扭曲(3)潘金莲:原欲的膨胀与人性的扭曲(4)潘金莲:罪在金莲?罪在社会?(1)
潘金莲:罪在金莲?罪在社会?(2)潘金莲:罪在金莲?罪在社会?(3)造孽情痴李瓶儿(1)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