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书 永樂大典   》 捲之六千五百二十三      解縉 Xie Jin    姚廣孝 Yao Anxiao

  十八陽妝
  總敘
  【事物紀原】
  周文王時,女人始傅鉛粉。秦始皇宮中,悉紅妝翠眉,此妝之始也。宋武宮女,效壽陽落梅之異,作梅花妝。隋文宮中,紅妝,謂之桃花面。
  【古今事通】
  今婦人面飾用花子,起自昭容上官婉兒以掩點跡。大歷以前,士大夫妻,多妒悍。婢妾小不如意,輒印面。姚翻《詠美人》雲,臨妝欲含涕,羞畏傢人知。還將粉中絮,擁淚不教垂。粉中絮,即今粉撲兒,晉宋間已用之。
  佛妝
  【能改齋漫錄】
  張蕓叟《使遼錄》雲,鬍婦以黃物塗面如金,謂之佛妝。予按,後周宣帝傳位太子,自稱天元皇帝。禁天下婦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宮人皆黃眉墨妝,以是知虜妝尚黃久矣。
  【萍洲可談】
  先公言使北虜,見虜使耶律傢,車馬來迓。氈車中有婦人,面塗深黃,謂之佛妝。紅眉黑吻,正如異物。或說人眉在眼上,設有眉生眼下者,衆必駭見。使人人生眉在眼下,而忽見眉在眼上者,其駭亦爾。故天下未嘗有正論,雜然如此。要之世間事,不可立異,且須通俗。
  【宋莊季裕雞肋編】
  燕地良傢仕族女子皆髡首,許嫁方留發。鼕月以栝蔞塗面,謂之佛妝。但加傅而不洗,至春暖方滌去。久不為風日所侵,故潔白如玉也。
  【彭汝礪鄱陽集】
  婦人面塗黃,而吏告以為瘴病。問雲,謂佛妝也。有女天天稱細娘,鬍謂婦人有顔色者,為細娘。真珠絡髻面塗黃。華人怪見疑為瘴,墨吏矜誇是佛妝。
  墨妝
  【孔平仲雜說】
  周宣帝禁天下婦人不得施粉黛,自非宮人,皆黃眉墨妝。所謂鉛黃者,以此歟?
  唐妝
  【太平廣記】
  瀋明遠寓簡言,近時士大夫好為怪服,號曰唐妝。
  啼妝
  【東漢書】
  《五行志》: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啼妝。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自大將軍梁冀傢所倡,京都翕然,諸夏皆仿效。《梁統傳》:統玄孫冀妻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風俗通》曰:愁眉者,細而麯折。啼妝者,薄拭目下若啼處。《梁冀傳》:孫壽,色美而善為疾態。作愁眉啼妝,墮馬髻,折腰步,齲齒笑。
  【郭稹詩】
  《詠海棠》:應為無詩怨工部,至今含露作啼妝。
  淚妝
  【開元天寶遺事】
  宮中嬪妃輩,施素粉於兩頰,相號為淚妝。識者以為不祥,後有祿山之亂。
  【江湖續集】
  蕭立詩:膩粉勻成玉箸垂,春風面面曉妝遲。妝成圖得君王顧,卻為君王讖別離。
  醉妝
  【五代史】
  《前蜀世傢》:蜀人好裹尖巾,其狀如錐。衍後宮皆戴金蓮花冠,衣道士服,酒酣免冠,其髻坐髟然。更施朱粉,號醉妝,國中之人皆效之。
  【蜀杌】
  衍為尖巾,妃妓皆夾臉連額,渥以脂粉,曰醉妝。
  曉妝
  【唐李邴詩集】
  《調笑令》:伏以長安麗人,杜工部水邊瞥見;洛川神女,陳思王夢裏相逢。雖賦詠之盡工,亦纖之未備。若乃吟煙吐月,鏤玉雕花,衆中喚做百宜嬌,詩裏裝成十樣錦。漢鬢楚腰呈妙伎,竹枝桃葉換新聲。采袖初呈,傳踏來至。睡起斜痕印枕檀,弄羞未怕指尖寒。紫綿香軟紅膏滑,不惜春嬌對舞鸞。裊鬢細鬟金錄四束欠皿,春工衹在纖纖玉。卻月彎環未要深,留着伊來畫雙緑。雙緑淡勻拂兩臉,春融光透肉。起來卻怕東風觸,本是一團香玉。飛鸞臺上看未足,貯嚮阿嬌金屋。
  【玉臺後詠】
  《喬氏臨鏡曉妝詩》:林鳥驚眠罷,房櫳曙色開。雀釵金作縷,鸞鏡玉為臺。妝似臨池出,人疑嚮月來。自憐方未已,欲去復徘徊。
  【宋名賢詩集】
  淺畫修娥薄傅腮,淡妝雅稱壽陽梅。丁寧不用梳高髻,勾引朝臣諫疏來。
  【元許有壬至正集】
  《題善原道經歷所藏唐人曉妝圖》:錦帳春寒曉起遲,臨鸞無語更嬌癡。勻妝未了花陰轉,已過農傢爨飠盍時。
  【朱希顔瓢泉吟藁】
  《朱希顔題曉妝圖》二首:春幃夢足曉雞回,妝罷嬌慵侍妾催。莫怪鉛華多半面,當時誤得主恩來。
  一身何啻當三千,列屋閑居謾取憐。長恨昭陽深殿月,等閑不到玉臺前。
  【國朝錢宰臨安集】
  《曉妝詩》:白玉搔頭手自搔,曉妝臨鏡試蘭膏。回頭欲問張京兆,莫把蛾眉畫得高。
  倦妝
  【江湖續集】
  《盛世忠倦妝圖》:睡覺春山懶更添,起來餘恨鎖眉尖。料應春事關心麯,怕見楊花不捲簾。
  【宋趙君鼎詩】
  錦帕新裁玩月犀,旋開妝合間雲螭。一成貪耍慵梳洗,日晚惟添翠黛眉。
  【杜壽域詞】
  《倦妝燕歸梁詞》:風擺紅縧捲畫簾,寶鑒慵拈。日高梳洗幾時忄欠,金盆水弄纖纖。髻雲鬆享單衣斜褪,和嬌懶瘦岩岩。離愁更被宿醒兼,空贏得病厭厭。
  殘妝
  【唐施肩吾詩】
  《妓人殘妝詞》:雲髻已收金鳳皇,巧勻輕黛約殘妝。不知昨夜新歌響,猶在誰傢繞畫梁。
  【吳融詩】
  《賦得欲曉看妝面》:朧朧欲曙色,隱隱辨殘妝。月始雲中出,花猶霧裏藏。眉邊全失翠,額畔半留黃。轉入金屏影,隈侵角枕光。有蟬隳鬢樣,無燕着釵行。十二峰前夢,如何不斷腸。
  【劉賓客詩】
  《巫山神女廟》:曉霧乍開疑捲幔,山花欲謝似殘妝。
  收妝
  【唐施肩吾詩】
  《收妝》:斜月朧朧照半床,煢煢孤妾懶收妝。燈前再覽青銅鏡,枉插金釵十二行。
  催妝
  【南郡新書】
  陳嶠孑然無依,暮年獲一第,還鄉而耳順矣。鄉裏以儒傢女妻之,合卺之夕,自賦《催妝詩》曰:彭祖尚聞年八百,陳郎還是小孩兒。聞者絶倒。
  【清波雜志】
  頃歲兒女合卺之夕,婿登高座賦詩,催妝為常禮,後皆略去。
  【唐陸暢詩】
  《雲安公主出降,雜詠催妝》:天上瓊花不避秋,今宵織女降牽牛。萬人惟待乘鸞出,乞巧齊登明月樓。
  少妝銀粉飾金鈿,端正天花貴自然。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茅盈詩】
  《賦上清神女催妝》:水精帳開銀燭明,風搖珠連雲清。休勻紅粉飾花態,早駕雙鸞朝玉京。
  【賈島詩】
  《友人婚楊氏催妝》:不知今夕是何夕,催促陽臺近鏡臺。誰道芙蓉水中種,青銅鏡裏一枝開。
  【盧儲詩】
  《催妝》:昔年曾上玉京遊,第一仙人許狀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
  【何光遠詩】
  《催妝》:二首:玉漏娟娟銀漢清,鵲橋新駕路初成。催妝既要裁篇詠,鳳吹鸞歌早會迎。
  寶車輾駐采雲開,誤到蓬山頂上來。瓊室既登花得折,永將凡骨逐風雷。
  【徐壁詩】
  《催妝》: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臺前別作春。不須滿面渾妝卻,留着雙眉待畫人。
  【宋黃滔詩】
  《催妝》:北府迎塵南郡來,莫將芳意更遲回。雖言天上光陰別,且被人間更漏催。煙樹迥垂連蒂杏,采童交捧合歡杯。吹簫不是神仙麯,爭引秦娥下鳳臺。
  【溪雲友議】
  陸暢奉詔作《催妝詩》:雲安公主貴,出嫁五侯傢。天母看調粉,日兄憐賜花。催鋪百子帳,侍障七香車。藉問妝成未,東主欲曙霞。
  【徐節孝先生集】
  《催妝》:魯巷予方樂,秦樓子幸俱。所期為列女,應不訕庸夫。野叟田無璧,仙娥佩有珠。鸞歌迎弄玉,麟脯宴麻姑。自是閨中秀,何煩臉上朱。君看閬風客,親駕五雲車。行事從來號闊迂,酒間詩興便豪粗。盧公誤妾平生事,嫁得東阜臥草夫。代新人寄魯山。魯山,乃盧公也。
  【錢塘韋驤集】
  《孫太守席賦催妝》:蘿蔓新歡可重誇,葭莩舊契轉增華。閨門素守先生訓,牢卺來歸御史傢。直戶三星乘節候,迎車百兩減浮奢。鵲橋深夜飛霜冷,早封菱花整鬢花。
  【張子野詩】
  《李少卿宅除夜催妝》納裴婿虞部:裴李門頭車馬盛,鬥杓臨曉欲東回,天真都說妝前好,春色偷從夜半來。園裏花枝燈樹合,月中人影鑒奩開。詩傢無自矜吟筆,不惜鉛華不用催。
  【陶朱新錄】
  嘉王榜王昴,既作狀元,始婚於某氏。禮夕婦傢立,需催妝詞。昴走筆書一闋,名《好事近》雲:喜氣擁門闌,光動綺羅香陌。行到紫薇花下,悟身非凡客。不須朱粉污天真,嫌怕太紅白。留取黛眉淺處,畫章臺春色。
  【張孝忠詞】
  《野逸堂長短句》:鷓鴣詞豆艹蔻稍頭春意濃,薄羅衫子柳腰風。人間乍識瑤池似,天上渾疑月殿空。
  眉黛小,髻雲鬆,背人欲整又還慵,多應沒個藏嬌處,滿鏡桃花帶雨紅。
  梳妝
  【宋史浩貿阝峰真隱漫錄】
  《梳妝八首》:
  隨宜首飾莫留情,珠翠雖多未是榮。不見孟光居儉約,荊釵卻立萬年名。
  南蕃有鳥翠葳蕤,千百為群自在飛。負痛銜冤無罪死,將來貴室縷冠衣。
  貴傢所好若無偏,翠羽真珠不直錢。簪珥一求難得貨,窮山深海盡騷然。
  生靈膏血是緡錢,買得珍珠顆顆圓。痛惜鮫人在深海,風潮沉溺幾多船。
  北珠大産在戎蕃,不定還看走玉盤。鉅萬費錢收拾得,到頭終不救饑寒。
  綉草鋪茸玉作冠,四時花樣幾千般。當思蓬首寒窗女,終歲無油兩鬢幹。
  倡優卑賤起謠風,塗澤唯知特地濃。珍重賢門貞潔女,不施朱粉自雍容。
  常須點坐悟前因,為愛鉛華墮此身。若也於斯能改悔,來生定免落風塵。
  慵來妝
  【冷子於趙後外傳】
  後妹合德為薄眉,號遠山黛,施以小朱,號慵來妝。
  血暈妝
  【唐語林】
  長慶中,京城婦人首飾,有以金碧珠翠笄櫛,步搖無不具美,謂之百不如。婦人去眉,以丹紫三四橫,約於目上下,謂之血暈妝。
  仙娥妝
  【類說】
  一畫連心細長,謂之連頭眉,又曰仙娥妝。
  時世妝
  【類說】
  崔樞夫人,治傢整肅,婦妾皆不許時世妝。
  【唐白居易詩】
  時世妝,時世妝,出自城中傳四方。時世流行無遠近,腮不施朱面無粉。烏膏註一作膏唇唇似泥,雙眉畫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態,妝成盡似含悲啼。圓鬟垂鬢椎髻樣,斜紅不暈赭面狀。昔聞被發伊川中,辛有見之知有戎。元和妝梳君記取。髻椎面赭非華風。
  半面妝
  【南史】
  《梁元帝徐妃列傳》:妃無容質,不見禮帝,三二年一入房。妃以帝眇一目,每知帝將至,必為半面妝以俟帝,見則大怒而出。
  鬢朵妝
  【陸遊南唐書】
  《後主昭惠國後周氏傅》:後司徒宗之女,十九歲來歸。後主嗣位,立為後,寵嬖專房,創為高髻纖裳,及鬢朵之妝,人皆效之。
  桃花妝
  【中華古今註】
  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宮人梳仙髻,帖五色花子,畫為雲鳳虎飛升。至東晉有謠雲,織女死時人,帖草油花子,為織女作孝。至後周,又詔宮人帖五色雲母花子,作碎妝以侍宴。如供奉者,帖勝花子作桃花妝。插通草朵子,着短袖衫子。又曰:桃花妝,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作胭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塗之作桃花妝。
  梅花妝
  【訓女蒙求】
  《宋書》:
  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檐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之花,拂之不去,自後有梅花妝。
  【王思謙詩】
  《題壽陽梅妝圖》:錢選畫,一聲白雁度江潮,便覺金陵王氣銷。畫史不知亡國恨,猶將鉛粉記前朝。
  漢宮妝
  【唐韓香奩集】
  《梅花詩》:燕釵初試漢宮妝。
  內樸妝
  【賀方回東山詞】
  蝶戀花小院朱扉開一扇,內樸新妝,鏡裏分明。見眉暈半深唇註淺,朵雲冠子偏宜面。
  被掩芙蓉重麝薦,簾影沉沉衹有雙飛燕。心事嚮人猶勉勉,強來窗下尋針綫。
  虢國淡妝
  【小說蒙求】
  虢國夫人,不施妝粉,自有美豔。杜甫詩云,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顔色,淡掃蛾眉朝至尊。出《楫妃外傳》。
  二女明妝
  【太平廣記】
  李群玉既解天祿之任,而歸涔陽。經二妃廟,題詩曰,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明妝尚儼然。野廟嚮江春寂寂,古碑無宇草芊芊。東風近墓吹芳芷,落日深山哭杜鵑。猶似含顰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高髻險妝
  【唐會要】
  有司奏婦人高髻險妝,去眉高額,以金銀過為首飾,並請禁斷,仍請勒依正元中舊製。敕下後,諸司及州府榜示,限一月內改革。
  嚴服靚妝
  【唐書】
  《駱賓王傳》:嚴服靚妝。麗服靚妝
  【唐】
  張說與徐堅論近世文章,說曰,閻朝隱如麗服靚妝,燕歌趙舞,觀者忘疲。若類之風雅,則罪人矣。
  梨花洗妝
  【宋鬍曾詠史詩】
  《洛陽梨花》:
  時人多攜酒其下,曰為梨花洗妝。西洛逢春對豔陽,梨花雪吐幾多香。都人攜酒爭歌舞,三揖花神為洗妝。
  婢不得濃妝
  【太平廣記】
  房孺復妻崔氏,性忌左右婢,不得濃妝高髻,見給燕脂一錢。豆粉一錢。有一婢新買妝稍佳,崔怒謂曰,汝好妝邪?我為汝妝。乃令刻其眉,以青填之。燒鎖桁灼其兩眼角,皮即焦捲,以朱傅之。及痂落,瘢如妝焉。
  閨妝
  【事林廣記】
  《漢史》:張敞為婦畫眉,有司劾之。敞答以閨門之內,夫婦之私,有過於畫眉者。敞之所為誠屑矣,然天下慕之,爭學為京兆眉。審是則粉白黛緑之要,亦可為好事者助也。
  宮製薔薇油。
  真麻油隨多少,以瓷甕盛之。令及半甕,取降真香少許投油中,厚用油紙封係甕口頓甑中。隨飯炊兩餉,持出頓冷處,三日後去所投香。凌晨旋摘半開柚花,俗呼為臭橙者,揀去莖蒂納甕中,令燥濕恰好,如前法密封十日。後以手其清液收之,其油與薔薇水絶類。取以理發,經月常香,又能長鬢。茉莉素馨油造法皆同,尤宜為面脂。
  香發木犀油。
  岩桂花凌晨摘半開者,揀去莖蒂,令十分淨,每高量一鬥。取真麻油一斤,輕手拌勻,以濕燥相停為度。納瓷甕中,厚用油紙封係甕口。坐甕於釜內,以湯煮一餉久。持起頓燥處,十日後傾出,以手其清液收之。要封閉謹密,愈久愈香。以此油勾入黃蠟,為面脂尤馨。
  潔鬢威仙油。
  威靈仙十莖,側柏葉二枝,牙皂三莖,黑牽牛二十粒,黃柏皮二片如手指大,各細銼以絹囊盛納甕中,入真麻油浸收。能除垢膩,潔鬢,長發,勝苓苓香百藥煎之類。遇鬢發氈結,不堪梳理,有速取一掬塗,立見梳解。
  玉女桃花粉。
  益母草,亦名火忄欠草,莖生如麻,而葉差小,開紫花。端午間采曬燒灰,用稠米飲搜團如鵝卵大,熟炭火煅一伏時,火勿令焰焰。即黑,取出搗碎,再搜煉兩次。每十兩別煅石膏二兩,滑石蚌粉各一兩,胭脂一錢,共研為粉,同殼麝一枚,入器收之。大能去風刺,滑肌肉,消瘢點,駐姿容。
  唐宮迎蝶粉。
  粟米隨多少,淘淅如法。頻易水浸,取十分清潔。傾頓瓷鉢內,令水高粟寸許,以薄綿綳鉢面隔去塵污,嚮烈日曝幹。研為細粉,每水調少許著器內,隨意調花捋粉,覆蓋熏之,媚悅精神。
  內宣黃耆膏。
  黃耆,防風,赤芍藥,天麻,地黃,各一分許。浸麻油五兩重,七日外慢火煎令香,不可焦赤。去滓入黃蠟五錢,重再略熬,新綿子濾過。可以禦風露,悅顔色,比尋常面脂,大類霄壤。
  太真紅玉膏。
  杏仁去皮,滑石,輕粉,各等分,為末蒸過。入腦麝少許,以雞子清調勻。早起洗面畢,傅之,旬日後色如紅玉。
  孫仙少女膏。
  黃柏皮三寸,土菰根三寸,大棗七個,同研細為膏。常早起化湯洗面,用旬日容如少女,以治浴尤為神妙。錢王紅白散。白芨,石榴皮,白附子,鼕瓜子,篤耨香,各一兩為細末。卻以法酒浸三日,早起洗面畢,傅之。七日後面瑩如玉,頻用尤佳。
  畫眉集香丸。
  真麻油一盞,多着燈心搓緊,將油盞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煙凝上,隨得掃下。預於三日前,用腦麝別浸少油,傾入煙內和調勻,其黑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燈花用尤佳。
  熏衣笑蘭香。
  藿苓鬆芷木茴丁,茅賴芎黃和桂心,檀麝牡皮加減用。酒噴日曬幹絳囊盛,苓以蘇合油揉調勻,鬆茅酒洗,三賴米泔浸。大黃蜜同蒸,麝香逐裹亻表。入薫衣加僵蠶,常帶加白梅肉。
  惜發神梳散。
  土當歸,荊芥,黑牽牛,白芷,葳靈艹仙,側柏葉,訶子等分為細末。隔夜用藥糝發中,次早理之。能去風屑,除垢膩,解氈結。
  牢牙橄香散。
  香附子多采淨洗,曬令燥,燒灰存性,碾細為末。常用擦齒,大能愈牙宣。闢口氣,日間常作食,橄欖香甚佳。
  透肌五香圓。
  丁香,麝香,陵香,木香,藿香,白芷,當歸,桂心,等分為細末。蜜丸如豆子大,日間或臥次頻含咽,半月後口體間,縝存香氣。
  太乙靈應膏。
  露蜂房一兩,杏仁去皮尖一兩,蛇蛻,玄參,各半兩。黃耆三分,各細銼,虢丹五兩童男女亂發一握如雞子大,淨洗日幹,先用麻油一斤,同發入器,慢火煎令發消,再入杏仁煎黑,持起澄去滓,換入別器。以餘藥除虢丹外,同熬候焦黃,又澄去滓,卻入虢丹,以柳木攪五千轉,滴入水中,取軟硬為度,傾頓瓷合收之。專療婦人內外廉瘡。諸藥不癢,用少許薄紙貼傅患處,日一換,夜一換,五日見效也。
  西施脫骨湯。
  乳香,杏仁,各半兩,樸硝,桑白皮,各二兩,分作五劑,每劑先以桑皮杏仁投新瓶中。汲水五碗,煎去小半,卻入餘藥緊封瓶口。再煎片時,持起揭去封處,架足於其上薫之,俟可容手傾出。浸洗畢,仍舊傾收,經三兩日後,再溫熱如前法薫洗。每劑可用三次,盡及五劑,軟若束綿,任其札縛,甚效。
  金蓮穩步膏。
  黃柏皮,黃連,荊芥穗,黃丹,等分為細末。專治闞甲痛不可忍,及腳脂縫腫爛不容包帛。每以少許幹摻患處,立見神效。
  玉屑飛雲散。
  煅石膏半兩,滑石一兩,枯白礬少許,同為細末,專治腳脂縫爛癢,腐液粘漬,有妨札縛。每用幹摻患立驗,陰污尤效。
  削刺金刀散。
  石灰末少許,以水小盞化開,入糯米一合熬熟焙幹,同烏頭三個碾細。別以硇砂一錢,黃丹三錢,研勻。濯足後以刀削去肉剌,微令見血,取棗肉搜藥貼上面,裂帛係之,立效。
  紅妝
  【元耶律鑄雙溪醉隱外集】
  楊傢一捻紅嬌潤,與醉西施較等差。倘使紅妝無藉在,寶冠須也是閑花。楊傢一捻紅,醉西施,紅妝,寶冠,皆芍藥名也。醉粉殊宜凝笑,寶冠雅稱紅妝,是公二十六七歲時,詠芍藥樂府中語也。醉粉,凝笑,亦是芍藥二名。
  【宋蘇東坡詩】
  《詠海棠》:衹恐夜深花睡去,高燒銀燭照紅妝。
  裝趣裝
  【別釋常談】
  漢曹參為齊相,及蕭何薨,參乃趣,治行裝,曰:吾入相。數日果召參代何為相國。
  【元釋魯山集】
  《趣裝詩》:天風吹我衣,鬆檐曉色光熹微。石泉瀏亮生暖響,宿雨驃疾同飛。魯翁束檐要行腳,仰面看山與山約。秋菰米熟遲我歸,細釀山泉對山酌。
  辦 裝
  【野客叢書】
  漢明帝諱莊,以辦裝為辦嚴。或者以謂稱人曰辦嚴,自稱曰辦裝,不知辦嚴即辦裝也。
  【漢雋】
  《龔勝傳》:光賜六月,祿直以辦裝。
  【續通鑒長編】
  仁宗天聖二年,滎陽人張逸先知長水縣時,王嗣宗留守西京,厚遇之。及徙青神縣,貧不自給。嗣宗假俸半年,使辦裝至縣。
  亻叔裝
  【錦綉萬花𠔌】
  張平子《思玄賦》曰:簡元辰而裝。李善註,,整也,始也。
  【宋陸放翁集】
  《裝》:絶物離人恨未能,聊為旦過打包僧。蹇驢渺渺秋山雨,孤榻昏昏夜店燈。酒量已隨詩共退,客愁仍與病相乘。頽然衰颯嗟誰識,俠氣當年蓋五陵。
  遙裝
  【唐項斯詩】
  《遙裝夜》:捲席貧拋壁下床,且鋪他處對燈光。欲行千裏從今夜,猶惜殘春發故鄉。蚊蚋已生團扇急,衣裳未了剪刀忙。誰知更有芙蓉浦,南去令人愁思長。
  晨裝
  【唐歐陽詹詩】
  《晨裝行》:村店月西入,山枝鴟夾鳥聲。永裝徹夜席,束囊事晨徵。寂寂人尚眠,悠悠天未明。豈無偃息心,所務前有程。
  【許渾詩】
  《晨裝》:帶月飯行侶,西遊關塞長。晨雞鳴遠戍,宿雁起寒塘。雲捲四山雪,風凝千樹霜。誰傢遊俠子一作誰傢歌舞散,沉醉臥蘭堂。
  出裝
  【太平御覽】
  易林變占,雷君出裝。隱隱西行,霖雨不止,流為江河。
  橐中裝
  【漢雋】
  《陸賈傳》:賜賈橐中裝,直千金。張晏曰,珠玉之寶也,裝裹也。師古曰,言其寶物質輕而價重,可入囊橐以賫行,故曰橐中裝。
  【續蒙求】
  史《陸賈傳》:高祖時中國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賈賜尉佗,為南越王。尉佗與飲數月,曰,越中無足與語,至生來,令我日間所不聞。賜陸生橐中裝,直千金,他送亦千金。陸生卒拜尉佗為南越王,令稱臣奉漢約。歸報,高祖大悅,拜賈為太中大夫。
  賫幞裝
  【唐書】
  哥舒翰事王忠嗣為衙將,忠嗣被罪,玄宗召翰入朝。拜隴右節度部將,請賫金帛以救忠嗣。舒翰止賫幞裝,曰:使吾計從,奚取於是,用此足矣,既見,極言忠嗣之枉,帝寤,忠嗣得不誅。
  馬具裝
  【猗覺寮雜記】
  馬甲全裝,謂之馬具裝。《桓伊傳》:輸馬具裝百具。
  【宋史】
  《列傳》:陶𠔌,乾德二年,再為南郊禮儀使。法物制度,多𠔌所定。時範質為大禮使,以鹵簿清遊隊有馬具裝,莫知其制度,以問於𠔌。𠔌曰,梁貞明丁醜歲,河南尹張全義,獻人甲三百副,馬具裝二百副。其人甲以布為裏,黃表之。青緑,畫為甲文,紅錦緑青為下群,絳韋為絡,金銅長短至膝,前膺為人面二目,背連膺纏以紅錦騰蛇。馬具裝,蓋尋常馬甲,但加珂拂前膺及後革秋爾。莊宗入洛,悉焚毀質,命有司如𠔌說,造以給用。
  認宮裝
  【賀方回東山詞】
  簇水近。一笛清風弄袖,新月梳雲縷。澄涼夜色糹過,幾點典昏雨。俠少朋遊,正喜九陌消塵土。鞭穗裊紫騮花,步過朱戶。認得宮米莊,為誰重掃新眉朊。徘徊片難問。桃李都無語。十二青樓,下指燈火章基路,不念有腸斷歸去。歲貢資裝
  【新唐書】
  《李商隱傳》:商隱,字義山,懷州河內人。令孤楚帥河陽奇其文,使與諸子遊。楚徙天平宣武,皆表署巡官,歲具資裝使隨計。
  得替資裝
  【唐會要】
  唐宣宗大中五九月,中書門下奏諸州刺史,交割及初到任,下檐得替後資裝事。應諸州刺史除替後,新人在遠者,動經三四個月不到任。縱便近處,亦或一兩個月不到。舊人在州,既不理務。又須一切州縣祗供,將吏依舊衙忝祗侯。守分者固難自處,多端者猶能害人。自今以後,望令一應刺史得替,已除官者即來力到後,交割了便赴任。如未除官者來力到後,與知州官分明交割。倉庫戶口及諸色事不得分毫交加。交割了便令舊刺史離本任,不要更待新刺史到交割公事。後稱有小小異同,即令勘問,知州官並任行牒所在勘問。諸前刺史如大差謬,即委具事狀奏聞,其知州官別議推勘應罷。郡刺史未別除官者,準會昌元年赦文,已令所司在州縣供給。伏恐日久深,不遵舊製。望令所在經過州縣,準舊節文處分,勿使旅。州許供三日,縣許供兩日。應諸州史初到任準例,皆有一擔什物。離任時,亦例有資送。成例已久,州司各有定額。準乾元元年及至德二載,並會昌元年製,來力衹禁科率所由,抑配人戶。至於用州司公廨,及雜利潤,天下州郡,皆自有規製,緑未曾有明來力處分,多被無良人吏百姓,便緻言告雲,是髒犯。自今以後,應刺史下檐什物有除替後,資送錢物,但不率斂官吏,不科配百姓,一任各守州郡,舊例亦不得分外,別有添置。若輒率斂科配,故違來力條,當以入已贓犯法。餘望準前後來力處分,來力旨宜依仍編入格,令永為常式。
  厚自齋裝
  【小說蒙求】
  武惠曹彬討金陵,責後主稱疾不朝之罪。城陷,釐軍成列,至其宮城門。後主方開門奉表納降,彬答拜為之盡禮。彬諭以歸朝奉賜有限,費用至廣,當厚自賫裝。既歸有司之籍,則無及矣。遣後主入治裝。裨將梁辶嚮,田欽祚,力爭以謂不可,苟有不虞,咎將誰執。彬笑而不答。辶嚮等切諫,彬遣五伯人為伴。緻輜重登舟,有一卒負籠下道,彬立命斬之,負檐者罔敢蹉,出《談苑》。
  泛海之裝
  【晉書】
  謝安為會稽王道子扇構,出鎮廣陵新城以避之。安雖受朝寄,而東山之志,始末不渝。及鎮新城,盡室而行。造海之裝,欲經略粗定,自江道還東。
  為將軍辦裝
  【東漢書】
  袁寵自立為燕王,寵齋獨在便室。蒼頭子密等三人,因寵臥共縛着床,偽構寵命收縛,奴婢各置一處,又以寵命呼其妻。妻入大驚,寵曰,促為將軍辦裝。將妻入收金帛衣物裝之,使妻縫兩縑囊。昏夜令寵作書,告城門將軍開門。書成,即斬寵,及妻頭置囊中。持記出城,因詣闕,封為不義俟。
  為卿治裝
  【葉石林燕語】
  張伯玉皇間,為侍御史。時陳恭公當國,伯玉首言天下未治,未得真相故也,由是懺恭公。仁宗時眷恭公厚,不得已出伯玉知太平州。然亦惜其去。密使小黃門諭旨,勞之,曰間鄉貧無慮,朕當為卿治裝。翌日,申旨三司賜錢五萬,恭公猶執以為無例,上曰,吾業已許之矣。卒賜之,又見所以奬勵言官之意也。
  詔密飭裝
  【唐史】
  韋澳授河陽節度入辭,宣帝曰,卿自去我,我非去卿。在鎮纍年,帝遣使至魏,道出澳所,以薄紙手作詔曰,密飭裝,秋當相見。蓋以為相也。
  不在越裝
  【李翰蒙求】
  宋王僧孺為南海太守,外國舶物利數倍,並無所取。嘆曰,昔人為蜀郡長史,終身無蜀物。吾欲遺子孫者,不在越裝。
  慶之急裝
  【南史】
  《瀋慶之傳》:永初二年,慶之除殿中員外將軍,使領隊防東掖門,轉正負將軍,及劉湛被收之夕,上開門召慶之。慶之戎服履韋末縛礻誇入,上見而驚,曰,卿何意乃爾急裝?慶之曰,夜半喚隊主,不容緩服。
  兇門柏裝
  【南史】
  《孔琳之傳》:琳之建言曰,兇門柏裝,不出禮典。起自末代,積習生常,遂成舊俗。固當式遵先典,釐革後謬。
  夫婦道裝
  【聞見善善錄】
  仁宗朝駙馬柴宗慶,與駙馬李遵連袂,柴主賢而李亦賢。柴主欲與李主角富貴,李先詣柴第,柴之夫婦盛飾以為勝,左右皆草草次。及柴主之過李第,李之夫婦道裝而已,左右皆盛飾。徐出二子示曰,予所有者二子耳。柴頗自愧,士論高之。後柴無子,所積俸緡數屋,未嘗施用。及柴薨,悉上送官。
  【宋邵堯夫詩】
  《道裝吟》:道傢儀用此衣巾,衹拜星辰不拜人。何故堯夫須用拜,安知人不是星辰。道傢儀用此衣巾,師外曾聞更拜誰。何故堯夫須用拜,安知人不是吾師。安居塵尾道衣裝,裏過從乃是常。聞說洞天多似此,吾卿殊不異仙鄉。如知道衹在人心,造化功夫自可尋。若說衣巾便為道。堯夫何者敢彼襟。
  【嚮子經酒集】
  郭小娘《道裝南歌子》:縹緲雲間質,輕盈波上身。瑤林玉樹出風塵,不是野花凡草等閑春。翠羽雙垂珥,烏紗巧製巾,經珠不動兩眉顰,須信釒公華銷盡見天真。
  寶禦珍裝
  【五燈會元】
  永安悟禪師,因僧問如何是解作客底人。悟曰,寶禦王爾裝猶尚棄,誰能歷去刂傍他門。
  郭索束裝
  【宋楊誠賫集】
  《答周丞相送糟蟹啓》:郭索束裝,更挾帶糟之味;飠長飠皇雕巧,新翻寒具之油。豈加籩之敢嘗,敬造補而先薦。
  七寶裝
  【五代史】
  蜀主孟昶,君臣務為奢侈以自娛。至於溺器,皆以七寶裝之。
  鑒裝
  【廣益集】
  《鑒裝式》:元損銀外裹黑漆鑒裝一副,底蓋共四,內有黃銅鏡一面。銀裹黑漆粉合兒四個,底無銀裹,除外別無事件。蓋名覆腦,第二名篦鬲,第三名中扇,第四名底鬲。
  潢裝
  【西溪業語】
  唐秘書省,有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六人。潢,《集韻》音鬍曠切,《釋名》染紙也。《齊民要術》,有裝潢紙法雲,浸蘖汁入潢,允潢紙滅白便是染。則年久色暗,蓋染黃也。後有雌黃治書法雲,潢訖治者佳先治,入潢則動。《要術》,後魏賈思勰撰。則古用黃紙寫書久矣,寫訖入黃闢蠹也,今惟釋藏經如此,先寫後潢。《要術》又云,凡打紙欲生,生則堅厚。則打紙工,蓋熟紙匠也。子有舊佛經一捲,乃唐永泰元年,奉詔於大明宮譯。後有魚朝恩禦,又有經生並裝潢人姓名。文
  【宋北澗禪師集】
  海上白峰山慈濟寺三身中普賢未裝疏。高宗曾到。合水和泥,三大士曾同出現;縷金間碧,獨普賢不受塗糊。深藏此光明,麯為今時開發。寒潮震海,激二千酬瓶瀉之機;滿月無塵,壯億萬歲竜遊之地。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永樂大典》史話捲之四百八十五捲之四百八十六捲之四百八十九
捲之四百九十捲之五百三十八捲之五百三十九捲之五百四十
捲之八百二十一捲之八百二十二捲之八百二十三捲之八百九十五
捲之八百九十六捲之八百九十九捲之九百捲之九百一
捲之九百二捲之九百五捲之九百六捲之九百七
捲之九百十七捲之九百十八捲之九百二十一捲之九百二十二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