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萬裏長城縱橫談   》 第五編 文化薈萃(10)      董耀會 Dong Yaohui

  為什麽說長城對政治的平衡有着重要的影響?
  修築長城,從政治上講,在當時當地,是一項積極的治國措施,春秋戰國時的齊國最先稱霸,其後楚國強盛起來,彼此形成對抗局面,齊楚都先後各自修了長城。可見長城對政治的平衡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長城存則國存,長城亡則國亡,春秋戰國時期已是此等情景。
  歷代貶低長城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認為:修築長城勞民傷財。而不知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戰爭是流血的政治。修築長城,雖耗資巨大,但它比起流血的戰爭要好得多。在一個時期內,保持了政治平衡,把發生戰爭的危險降到了最低點。一個朝代、一個國傢,衹有在政治上采取積極的治國措施,軍事上采取積極防禦的戰略,才能國泰民安,否則那是很危險的。中國歷史上,大規模修築長城的有秦、漢、明三個朝代,秦王朝雖然短暫,但它實現了中國歷史上的大統一,為封建社會的形成奠定了基礎。秦王朝的滅亡始於內亂,與修長城並無多大關係,修長城30萬人,而修阿房宮者卻有70萬人,還有修公路(馳道)數十萬人,修長城與馳道,乃利國利民之舉。漢代與明代在歷史上各延續了數百年,這與修築長城不無關係。當然,長城衹是靜止的物體,衹有加上人的力量,才能顯現出它的作用來。在清以前,我國人口大多在4000萬上下,而漢代大修長城之時,人口接近6000萬,明代亦有人口5338萬,也有超過6000萬之說。而三國兩晉之時,未聞大修長城,而人口卻銳減至2000多萬,什麽原因?戰爭使人民流離失所,死於戰亂者不計其數。長城保護了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減少了戰爭的發生。面對蒙元勢力的威脅,明王朝調任著名抗倭將領戚繼光大修長城,使京城周圍地段長城墩臺林立,邊墻環繞,其他邊鎮亦效法之。長城防禦大為加強,戚繼光同時調演訓練部隊,發明“方陣”戰法,至此以後,邊關40餘年無戰事。由此可見,長城防禦與政治穩固有着十分密切的關係。長城巨防在穩定民心,威懾敵對勢力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明大學士商輅在給皇帝的奏疏中寫道“……邊關嚴謹,內地人心不致警疑。”《楊一清傳》中亦說:“非創築邊墻,不足以禦腹心之患。”可見沒有了長城防務,從皇帝到大臣乃至於百姓就睡不好覺。至於今日,人民還把人民軍隊喻為“鋼鐵長城”。在大刀長矛的冷兵器時代,長城與政治穩固、民心安定息息相關。
  為什麽說長城是邊疆經濟開發的生命綫?
  構築、護衛長城防綫刺激了邊地經濟的發展,“緣邊城守之地,堪墾食者皆營屯田”,屯田實邊、闢置郡縣基本上以長城為軸心或以之為後盾嚮外輻射擴展。非但原本“處溫和、田美,可益通溝渠,種五穀”的處女地墾為良田,就是暖遲霜早不産良𠔌的山區以及“迫塞苦寒,土地鹵瘠”的????鹼不毛之地也得到最大限度的開發。
  道路通暢、交通發達是經濟發展的表現,又是促使經濟進一步飛躍的前提。邊疆交通網絡最初也是為滿足長城防務的軍事需要而建立起來的。暢達無阻的交通網道是運輸糧草裝備、調集兵馬,使長城防綫貫通一氣的動脈。
  談論邊疆的開發,當然不應忽略早已生息勞作在這塊土地上的少數民族的貢獻。歷代中原王朝在長城沿綫開設的馬市貿易成為雙方交流的重要渠道,往往由此發展成邊境重鎮,促進了邊疆的繁榮。
  構築長城和屯田實邊、交通網道的修建以及馬市貿易相輔相成,整體關聯,鑄成環環相扣的鏈條。長城防綫有效地保衛着屯田、交通和馬市貿易的順利進行,為邊疆地區經濟開發提供了和平安定的環境。而為鞏固長城邊防所實施的屯墾實邊方略,所修築的交通網道,所開設的馬市則是直接刺激邊疆經濟開發繁榮的契因。從這個意義上看,長城確乎發揮了傳播文明、促進邊疆經濟開發、孕育“塞上明珠”的生命綫作用。
  長城的精神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古代,萬裏長城發揮過極大的軍事效用,隨着時代的更替,特別到了封建社會末期,長城的實用價值逐漸消減。到了清代,滿族作為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同時又徵服了北方其他民族,於是,在明代作為邊境的萬裏長城,失去了軍事防禦方面的價值。清末列強侵凌,改從沿海入侵,而且使用飛機大炮,長城的軍事防禦作用完全喪失。
  隨着長城實用價值的消失,長城的精神作用反而大大加強,萬裏長城作為中國人在抵抗近代列強入侵時的心理上的長城,中國人以萬裏長城自豪,要為保衛長城而與入侵之敵作殊死戰鬥,長城成為凝聚全民族意志的新的中心,成為中國人的精神支柱。抗戰時代,一麯《長城謠》,不知鼓舞起多少中國人抗日的壯志,而詩人田漢所作的《義勇軍進行麯》,號召中國人起來“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被西方譽為“中國的馬賽麯”,現在已經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
  萬裏長城具有實用價值和精神價值,過去是實用價值發揮作用,現在是精神價值發揮作用。萬裏長城顯示出我們祖先的智慧和毅力,在啓發着我們發奮圖強的壯志雄心。
  長城象徵了什麽?
  長城本身不過是一種“有備則製人,無備則製於人”的戰略防禦設施,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政治傢、軍事傢手中可以引發出不同的效應。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一編 歷史沿革(1)第一編 歷史沿革(2)第一編 歷史沿革(3)第一編 歷史沿革(4)
第一編 歷史沿革(5)第一編 歷史沿革(6)第一編 歷史沿革(7)第一編 歷史沿革(8)
第一編 歷史沿革(9)第一編 歷史沿革(10)第一編 歷史沿革(11)第一編 歷史沿革(12)
第一編 歷史沿革(13)第二編 建築遺存(1)第二編 建築遺存(2)第二編 建築遺存(3)
第二編 建築遺存(4)第二編 建築遺存(5)第二編 建築遺存(6)第二編 建築遺存(7)
第二編 建築遺存(8)第二編 建築遺存(9)第二編 建築遺存(10)第二編 建築遺存(1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