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甲骨》入围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入选《纽约时报》"2006年最值得注意的100本书"。
何伟正在创作中的第三本书是什么内容呢?他给我发来的电子邮件说,这本书以汽车和道路为引子写中国的发展。第一部分,记录的是作者从北京到青岛的自驾游经历,聚焦的是中国北方农村的变化;第二部分写的是北京郊外一个农村家庭的变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北京城里人买了汽车,周末他们开车到郊外度假,由此给当地的农民带来了致富的新途径-- 一些农民开始转向迎合城里人休闲的生意;第三部分写的是浙江一个叫丽水的工业城,作者关注丽水到温州高速公路的开通给当地带来的变化。何伟透露,他每天写作8个小时,已完成了全书的1/3。
何伟把他的三本书看作是记录现代中国的"三部曲":《江城》写的是地理,或者说是一个地方;《甲骨》写的是历史,或者说是一个时代;而新书则是写经济,或者说是中国的发展。贯穿这三本书的是普通中国人的故事,它们涵盖了1996年到2006年的中国。
我请何伟谈谈中美两个大国的异同点。他认为,中国以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立国,而美国以自由和民主的理念立国。中美两国都不善于与外国交流。如果他们的国民到国外,都喜欢聚居生活。由于两个国家都不善于与外界交流,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冲击,之后变得更为闭关自守和对外族有偏见。美国则在"9·11"之后感受到了外界的巨大冲击,美国人从此也变得对外族有偏见。两个国家在受冲击之后的反应因他们的理念不同而不同。中国人因文化和历史的自傲感,总觉得外族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们。他们是天生的闭关自守者,对外来事物有本能的反抗。美国人则对自由和民主的理念是如此的骄傲,而想当然地认为全世界都应该接受他们的系统。在"9·11"之后,美国人有更多的使命感--试图把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带给全世界,而非中国式的在冲击后就本能地闭关自守。美国在"9·11"之后对多国的入侵就是这一使命感的结果,不过这些入侵可能会给美国带来灾难。
何伟在电子邮件中说,中国人这20年来与外界的关系变得更为健康,对外族偏见更少,也不再那么闭关自守了。大多数中国人认为学习外国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这大概是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人都在学英语的原因吧!他觉得美国人也应该这么做,不过美国人在"9·11"后往外看时,看到了一个可怕的世界。他们学习外语只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国家不再受攻击。这显然不行。他们不可能学好外国的文化和语言,因为他们不是因为兴趣而学习。许多美国人至今还没有悟出这一点。
何伟认为,中国人应该学习美国人鲜明的个性特点,特别是个性特点带来的一种群体和社区的感觉。有些中国人认为美国人的有个性就是自私,这完全是对个性的曲解。个性除了创造自我价值和高层次的东西外,也意味着"易位思考"。这种"易位思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极其不自私,让美国人思考与他们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式系统比其他一些国家的系统运作得更好的原因。中国人的个性至今还是很弱。中国人爱抱团,注重家庭,此外就是重视与朋友、同事的关系。当然关心家人是没有错的,但这其实代表了某种意义上的自私。真正的无私是你能理解和同情与你不一样的人。中国人通常对他们团体之外的坏事无动于衷,这需要改变。这不是体制的问题,而是文化的问题。我觉得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中国人正在变得更独立,更有个性。虽然这种变化目前常常导致有些人比较自私,但这种局面将会改变,有个性终究意味着更不自私和关心所属的社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