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学者 》 西潮 》
第60节:第十五章 北京大学和学生运动(6)
蒋梦麟 Jiang Menglin
有一天,我和一位朋友在围城中沿着顺城门大街散步。老百姓还是照常操作,毫无紧张的样子。拉黄包车和坐黄包车的也与平常毫无异样。我们从西单牌楼转到西长安街,然后又转到中央公园。皇宫前半门谯楼上的黄色琉璃瓦,在夕阳下映着澄碧的秋空闪闪发亮。我们在一颗古柏的浓荫下选了一个地方坐下。这些古老的柏树是几百年前清朝的开国皇帝种植的。有的排成长列,有的围成方形。空气中充塞着柏树的芳香,微风带着这些醉人的香味吹拂着我们的面庞。我们围坐在桌子旁,静听着邻座酒客的议论。大家都在议论战事,猜测着谁会胜利,谁将入据北京。谁胜谁败,大家好像都不在乎。操心又怎么样?北京已经见过不少的战事,饱经沧桑之后,北京还不是依然故我?沉默的午门谯楼就是见证。
"城门都关了,不知道我们能不能叫个鱼吃吃。"我的朋友说。
堂倌拿了一条活生生的鱼来问我们:"先生们喜欢怎么个烧法?"
"一鱼两吃。一半醋溜,一半红烧。"
鱼烧好端上来了,有一碟似乎不大新鲜。
"这是怎么回事?这一半是死鱼呀!"我的朋友质问堂倌,堂倌鞠了一躬,只是嘻嘻地笑。
"哦,我知道了!这条鱼一定是从城墙跳进来的。碰到地的一边碰死了,另一边却仍然活着。"我代为解释。堂倌再度跑过来时,我的朋友从桌上抓起一把空酒壶,翻过来给他看。"怎么!你给我们一把空酒壶呀!"
"对不起",堂倌笑嘻嘻地说,"酒烫跑了!"他马上给我们重新拿了一壶。当然,两壶酒都记在我们账上。
我们在黄昏时回家。那天晚上,战斗停止了,我又想起狼儿。这一晚,它大概可以在城里找个地方,安静地睡一觉了。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政府已经易手。皇宫依然无恙。老百姓照常过活。各城门大开,成千成万的人从乡下挑着蔬菜、肉类、鸡蛋、鱼虾涌进北京城。小孩子们在战场上捡起废弹壳,以几块钱的代价在街头出售。许多人拿这些炮弹壳制花瓶。
城外有些人家破人亡,我亦失掉了我的狼儿。
一般而论,在这些漫长痛苦的日子里,因战事而丧失的生命财产并不严重。使中国陷于瘫痪而成为邻邦侵略之目标的,实为人心之动荡,交通之破坏,经济之崩溃,以及国民安定生活之遭破环。国家陷于四分五裂,全国性的建设计划几乎成为不可能。中国当务之急就是统一。
蔡校长赴欧旅行时,我又再度代理北大校长。这时我接到中山先生一封信,对北大的各种运动大加奖誉,最后并勉励我"率领三千子弟,参加革命。"
孙先生可惜未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的希望实现,不过短短数年之后,他的继承人蒋总司令,率领革命军从广州北伐,所向披靡,先至长江流域,继至黄河流域,终至底定北京。开始于北京,随后遍及全国各阶层的革命运动,已先为这次国民革命军的新胜利奠定了心理的基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天津教育出版社 |
|
|
第1节:前言:边城昆明 | 第2节:第一章 西风东渐(1) | 第3节:第一章 西风东渐(2) | 第4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1) | 第5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2) | 第6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3) | 第7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4) | 第8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5) | 第9节:第二章 乡村生活(6) | 第10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1) | 第11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2) | 第12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3) | 第13节:第三章 童年教育(4) | 第14节:第四章 家庭影响(1) | 第15节:第四章 家庭影响(2) | 第16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1) | 第17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2) | 第18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3) | 第19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4) | 第20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5) | 第21节:第五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6) | 第22节:第六章 继续就学(1) | 第23节:第六章 继续就学(2) | 第24节:第六章 继续就学(3) | |
| 第 [I] II [III] [IV]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