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记 你最該知道的中國之名城名鎮名村   》 第60節:最洋氣的城市——上海      何躍青 He Yueqing

  第三章旅遊名城
  最洋氣的城市——上海
  上海市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東沿,長江三角洲前緣,東瀕東海,南臨杭州灣,西接江蘇、浙江兩省,北界長江入海口,長江與東海在此連接。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的上海,屬吳國,戰國時期的上海先屬越國,後屬楚國。“上海”這一名稱始於宋代,吳淞江南岸原有兩條支流,一條名叫上海浦,另一條名叫下海浦,宋代上海建鎮時,東臨上海浦,因而定名“上海”。元代的上海鎮已有很大的發展,並設立了市泊司。明代的上海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棉紡業中心。清康熙二十四年在上海設立的海關。1843年,上海被殖民主義者強迫開闢為通商口岸。1949年,上海解放,成為新中國重要的工商業基地。
  上海風光
  上海雖然沒有雄偉壯麗的名山大川,也沒有震驚世界的名勝古跡,但是,多年以來,她宛如一位身着旗袍的小傢碧玉,吳儂軟語地訴說着上海的花樣年華,憑藉着自己獨特的風韻吸引着無數的中外遊客。
  外灘:原指舊上海縣至蘇州河南岸的黃浦江西岸灘地,現泛指沿黃浦江的中山東一路、中山東二路及其附近地段。1845年,該地段被闢為英租界,洋行、銀行雲集,一時成為金融中心。20世紀初開始,又營造了許多大型建築,使這裏成為上海近現代各國、各地風格建築最集中的地段。
   豫園:豫園是明代曾任四川市政使的潘允端為奉養他的父親而建,有豫悅父親之意,所以取名“豫園”。園林雖小,但佈局麯折,有亭、臺、樓、閣、假山、池塘等30餘處。園內的磚刻形象生動,具有明清兩代南方建築藝術的風格。
  玉佛寺:原址在江灣鎮,係清光緒元年慧根和尚所建。內供玉佛兩尊,是慧根和尚由緬甸迎來。寺內玉佛樓供坐式玉佛,造型美觀,姿態和藹。臥佛堂供臥式玉佛,側臥於紅木塌上,一手支頭,形態逼真。
  城隍廟:是一處道教古跡。廟中奉祀上海城隍秦裕泊,兼祀霍光,從而有“前殿為霍,後殿有秦”的說法。過去廟會盛行,香客不斷,廟內外雲集了許多小吃攤等,後來逐漸形成了以豫園九麯橋為中心的廟會市場。
  革命遺址
  上海具有光榮的革命歷史,是中國共産黨的誕生地,近、現代許多重要歷史實踐和歷史人物的活動都發生在這裏,如小刀會起義、五卅運動、上海工人三次武裝起義、淞滬抗戰等。現存革命遺址有中共一大會址、孫中山故居、魯迅墓、宋慶齡墓、竜華革命烈士紀念地等。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它是兩棟磚木結構的二層石庫門樓房,具有20年代上海市區典型民居風貌,他原是出席這次會議的上海代表李漢俊及其胞兄李書城的寓所。建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在李寓76號樓下客廳秘密舉行。
  中山故居:為兩層深灰色小樓房,前院有方形草坪,三面為小花園。是孫中山先生自1920年1月至1924年底在上海時的寓所。
  城市新景
  改革開放中日新月異的大上海出現了一係列城市新景觀。橫空出世的南浦大橋及地鐵輕軌、高架內環綫,讓人們感受到現代城市交通的嶄新一頁。主要景點有新外灘、東方明珠電視塔、金茂大廈、浦江雙橋、世紀公園、上海科技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博物館、南京路步行街等。
  南浦大橋:南浦大橋駕於浦東新區南碼頭與浦西陸傢浜路相對的黃浦江上,橋型為大跨徑的雙塔雙索面斜拉橋,為世界第三大斜拉橋。
  東方明珠電視塔:1994年10月建成。塔高468米,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至如茵的緑色草地上,兩顆紅寶石般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地震出版社
第1節:前言第2節:文化古城——北京第3節:三都之地——重慶
第4節:關外紫禁城——遼寧瀋陽第5節:六朝古都——江蘇南京第6節:九朝古都——河南洛陽
第7節:商朝的都城——河南安陽第8節:北宋都城“東京”——河南開封第9節:湯在此建商國——河南商丘
第10節:中華文明的搖籃——陝西西安第11節:秦國都城——陝西鹹陽第12節:臨海城市——天津
第13節:典故之城——河北邯鄲第14節:世界文明藝術寶庫——大同第15節:現存完整的明清縣城——平遙
第16節:晉國三城——山西新絳第17節:陰山南麓的青城——呼和浩特第18節:紅山文化故鄉——內蒙古赤峰
第19節:劉邦的故鄉——江蘇徐州第20節:名人之鄉——江蘇淮安第21節:水鄉古城——浙江紹興
第22節: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寧波第23節:福地寶城“三山”——福州第24節:“海上絲綢之路”——泉州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