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史 》 金史 》
捲六十·表第二
脫脫 Tuo Tuo
交聘表上 天下之勢,曷有常哉。金人日尋幹戈,撫製諸郡,保其疆圉,以求逞志於遼也,豈一日哉。及太祖再乘勝,已即帝位,遼乃招之使降,是猶能蒸虎變,欲誰何而止之。厥後使者八九往反,終不能定約束,何者,取天下者不徇小節,成算既定矣,終不為卑辭厚禮而輟攻。 遼人過計,宋人亦過計,海上之書曰:“剋遼之後,五代時陷入契丹漢地願畀下邑。”此何計之過也。血刃相嚮百戰而得之,卑辭厚幣以求之,難得而易與人,豈人之情哉。宋之失計有三,撤三關故塞不能固燕山塞,汴京城下之盟竭公私之帑以約質,立染楚而不力戰而江左稱臣。金人豈愛宋人而為和哉!策既失矣,名既屈矣,假使高宗立歸德,不得河北,可保河南、山東,不然,亦不失為晉元帝,其孰能亡之。金不能奄有四海,而宋人以尊稱與之,是誰強之邪。 金人出於高麗,始通好為敵國,後稱臣。夏國始稱臣,末年為兄弟,於其國自為帝。宋於金初或以臣禮稱“表”,終以侄禮往復稱“書”。故識其通好與間有兵爭之歲,其盛衰大指可觀也已。使者或書本階,或用藉授,兩國各因舊史,不必強同雲。 表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选集】二十四史 |
|
|
捲一·本紀第一 | 捲二·本紀第二 | 捲三·本紀第三 | 捲四·本紀第四 | 捲五·本紀第五 | 捲六·本紀第六 | 捲七·本紀第七 | 捲八·本紀第八 | 捲九·本紀第九 | 捲一十·本紀第十 | 捲十一·本紀第十一 | 捲十二·本紀第十二 | 捲十三·本紀第十三 | 捲十四·本紀第十四 | 捲十五·本紀第十五 | 捲十六·本紀第十六 | 捲十七·本紀第十七 | 捲十八·本紀第十八 | 捲十九·本紀第十九 | 捲二十·志第一 | 捲二十一·志第二 | 捲二十二·志第三 | 捲二十三·志第四 | 捲二十四·志第五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