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书评论 》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於丹演講對話錄 》
第60節:之六 歷史裏的人生智慧(4)
易中天 Yi Zhongtian
於丹 Yu Dan
"舊臣正聽說了,就對劉禪說,下次再問,就說先人墳墓遠在隴、蜀,沒有一天不想的,說完再把眼睛閉起來。
後來司馬昭又問,劉禪果然照着說,照着做。
司馬昭說,我怎麽聽着像是正的話呀!劉禪立即睜開眼睛,驚喜地說,猜對了,正是他!旁邊的人都忍不住笑。
當然,這也可能是為了保命,裝傻。
但即便是裝傻,也是沒心肝。
事實上,除了"樂不思蜀"這句成語外,劉禪對於中國歷史半點貢獻都沒有。
輔佐這麽個東西,有什麽意思?所以諸葛亮很纍。
又要打天下,又要哄小孩,又怕老的起疑心,又怕小的不高興,能不纍嗎?事實上,諸葛亮不像軍師,倒像管傢。
大大小小的事情,他都要親自過問,親自操持,即所謂"事必躬親"。
這固然是生性謹慎,也是勢之所然。
不這麽做,他怎麽能大權獨攬而國人不疑呢?他實在是害怕出差錯啊!過度的疲勞,嚴重損害了諸葛亮的身體;沉重的壓力,又使他吃不下飯,睡不着覺。
諸葛亮曾上表緻劉禪雲:"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
"公元207年,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倒在了北伐途中,享年54歲,比曹操少活了12年。
諸葛亮的身體原本是很好的。
陳壽說他"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是個偉丈夫。
如非勞累過度,心力交瘁,豈能逝世於年富力強之時?諸葛亮實現了他的諾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其實是纍死的。
蜀魏交戰,相持五丈原。
蜀使至魏軍營中,司馬懿不問軍事,衹問飲食起居。
當他聽說諸葛亮黎明即起,深夜纔睡,罰二十軍棍以上的事,都要親自過問時,便斷定說:"亮將死矣。
"對這樣的諸葛亮,我是充滿同情的,而不是把他當作一個神人一樣去仰視的。
所以我要表達這樣的觀點,歷史人物有三種形象:歷史形象、文學形象、民間形象。
作為研究者,我不允許自己喜歡哪個人物,要盡量客觀。
其實,整個《品三國》節目要傳達的就是這麽一個觀念,即我們不要像很多人那樣,非要站在哪個立場上。
我的節目播出後,我發現很多人是有立場的,站在曹操立場的就要駡諸葛亮。
沒有必要,都是我們的古人,都是我們的歷史。
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英雄,也都是我們民族的英雄,衹是各有特色。
我們要做的工作是把他們各自不同的特點挖掘出來,學習他們身上那些優秀的東西,吸取他們身上各自的教訓。
沒有一個人是沒有缺點的,這是我非常基本的觀念。
我不認為世界上有完美無缺的人。
一個人再好再好,也會有人性固有的缺點;一個再壞再惡的人,內心深處也會有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或者說有值得同情的一面。
有些文人看不懂,總是認為我在給古人、名人刻意做翻案文章,我對這些可憐的文人一點辦法都沒有。
於是,我衹好抱着無限的同情去閱讀那些批評文章。
我憐憫他們,這是傳統歷史觀對他們的毒害,總要分善惡、忠姦。
在我的《帝國的惆悵》那本書中,講了嚴嵩,他是公認的姦臣,是沒有爭議的,他幹了很多壞事。
嚴嵩踏入了官場以後,實際上衹做了四件事情:一是媚主,二是整人,三是弄權,四是索賄。
成為當朝宰相後,更是結黨營私,賣官鬻爵,敲詐勒索,貪得無厭。
嚴嵩被抄傢後,從他傢裏搜出黃金三萬多兩、白銀二百萬兩,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的財政總收入。
這樣一個大姦大惡之人,我卻覺得他很可憐,我給予他同情。
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為了拍皇帝的馬屁,他做到什麽程度呢,充當皇帝實驗室的"小白鼠"。
皇帝喜歡煉丹,煉那長生不老藥,丹煉成了,是不是有問題,需要人試驗,嚴嵩就去試驗,先吃一粒,而後寫試驗報告,你說他是姦臣?我看是忠臣!最後被皇帝說拋棄就拋棄,難道他沒有值得人同情之處嗎?以這樣的眼光看歷史難道不對嗎?非要提到某個姦臣時,咬牙切齒,義憤填膺,表現出你的道德感?我看,很多人是在作道德秀。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序言 | 第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 | 第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2) | 第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3) | 第5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4) | 第6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5) | 第7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6) | 第8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7) | 第9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8) | 第10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9) | 第11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0) | 第12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1) | 第13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2) | 第14節:之一 經典使我們心靈安頓(13) | 第15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 | 第16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2) | 第17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3) | 第18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4) | 第19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5) | 第20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6) | 第21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7) | 第22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8) | 第23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9) | 第24節:之二《論語》《莊子》裏的生活智慧(10)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