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 ????與文明   》 10.????之歌(4)      王仁湘 Wang Renxiang

  詩人描述的這一位賣????婦,給我們留下了又一幅生動的畫面,????將榮華帶給了一些人的同時,也將辛酸帶給了更多的人。
  熬波圖
  元代浙江天台人陳椿,繪有《熬波圖》2捲,並作圖詠47章,述海????淋鹵煎熬工序與????民的辛勞,對????民的疾苦富於同情心。我們先來讀讀其中的幾章:
  《各團竈座》:
  東海有大利,斯民不敢爭。
  並海立官捨,兵衛森軍營。
  私鬻官有禁,私鬻官有刑。
  團廳嚴且肅,立法無弊生。
  當時政府為了禁絶私????,采取歸併????竈措施,或三竈合一,或兩竈為一,四面築起圍墻,外面還掘有壕塹,院內築鑿池井盛貯鹵水,蓋造????倉屋。還要置關立鎖,指派官軍守把巡邏。
  《上鹵煎????》:
  竹瀉鹵初上盤,今日起火齊着團。
  日煎月煉不得閑,卻愁火急易幹。
  炎炎火窖去地三尺許,海波頃刻熬出素。
  烹煎不顧寒與暑,半是竈丁流汗雨。
  《撈灑撩????》:
  火伏上則????易結,日烈風高勝他月。
  欲成未成幹又濕,撩上撩床便成雪。
  盤中鹵幹時時添,要使中常不絶。
  人面如灰汗如血,終朝徹夜不得歇。
  這兩章寫????丁的忙碌與苦纍。“烹煎不顧寒與暑,半是竈丁流汗雨”,“人面如灰汗如血,終朝徹夜不得歇”,這就是勞苦的????丁,????就是這樣在火中在????丁的汗水裏熬出來的。
  《幹起????》:
  大未冷火初歇,輕輕鏟休鏟鐵。
  有如昨夜未完月,妖蟆食破圓還缺。
  又如水晶三角片,又如蒸餅十字裂。
  正愁天上多苦霧,卻喜海濱有鹹雪。
  眼見得????就要煎成了,雖是勞頓,看着????像晶晶亮的三角包,像裂開口兒的大蒸餅,????丁心裏還是歡喜的。白白的????面,恰似白雪一片,衹不過這是有滋有味的鹹雪。
  《起運散????》:
  散????如積雪,地上數百堆。
  關防少不密,團門或夜開。
  多備牛與船,加以人力推。
  總倉有統攝,不招還自來。
  各團竈每日煎散????堆在地上,就像白雪一般,堆滿了要隨時起運到總倉,由總倉包裝發運。每日運????工擔挑下船,並有軍人沿途護送。
  由是觀之,官????場有比較嚴密的管理體係,官府是希望做到萬無一失。
  朱自清先生曾經專為研究元代陳椿的《熬波圖》,寫了一篇長文,刊載在1927年《小說月報》第18捲第2號上。現在就讓我們順着先生的思路,來細讀一遍《熬波圖》。
  朱先生開篇便說:這是一本有趣的書,記着那時鬆江一帶煎????的生活。
  《熬波圖》作者陳椿,天台人。陳椿擔任過下砂場????司,他對????場非常瞭解。書中繪圖四十有七,每圖各有文字說明,而且一圖還另附一詩,畫竜點睛。
  書中四十七圖可分為十組,可以看出“熬波”事裏經歷的幾個程序:
  蓋造房捨。有《各團竈捨》,《築壘圍墻》,《起蓋竈捨》,《團內便倉》四圖。
  裹築灰淋與池井。有《裹築灰淋》,《築壘池井》,《蓋池井屋》三圖。
  引入海水。有《開河通海》,《壩堰蓄水》,《就海引潮》,《築護海岸》,《車接海潮》,《疏瀎潮溝》六圖。
  闢治攤場。有《開闢攤場》,《車水耕平》,《敲泥拾草》,《海潮浸灌》,《削土取平》,《棹水潑水》六圖。
  曬灰淋鹵。有《擔灰攤曬》,《筱灰取勻》,《篩水曬灰》,《扒掃聚灰》,《擔灰入淋》,《淋灰取鹵》六圖。
  載鹵入團。有《鹵船????船》,《打鹵入船》,《擔載運????》,《打鹵入團》四圖。
  斫柴運柴。有《樵斫柴薪》,《束縛柴薪》,《砍斫柴》,《塌車車》,《人車運柴》,《車運柴》六圖。
  上一頁
  [返回目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1.玄滋素液(1)1.玄滋素液(2)1.玄滋素液(3)1.玄滋素液(4)
1.玄滋素液(5)1.玄滋素液(6)1.玄滋素液(7)1.玄滋素液(8)
2.穿井取鹵(1)2.穿井取鹵(2)2.穿井取鹵(3)2.穿井取鹵(4)
2.穿井取鹵(5)2.穿井取鹵(6)2.穿井取鹵(7)2.穿井取鹵(8)
2.穿井取鹵(9)3.煮海熬波(1)3.煮海熬波(2)3.煮海熬波(3)
4.陽光産品(1)4.陽光産品(2)4.陽光産品(3)5.造????者:????丁(1)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