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 大唐秦王詞話   》 第五十二回 識天時賢母訓子 全孝道義士降唐      諸聖鄰 Zhu Shenglin

  詩:
  皇皇書劍欲何成,緑帙丹經學養生。
  沙雨絲絲引愁緒,寒蓬莽莽迭孤徵。
  湖天白雨波心起,海寺紅樓木未明。
  端坐獨持千古意,蕭條忽憶謝宣城。
  涌座槐陰青障天,南山雨腳北山懸。
  臨川不廢齋中讀,輞水真從屋下穿。
  文簟香床供臥病,黃鵬石壁夢遊仙。
  風花長夏無機事,自汲丹沙弄井泉。
  大布新裁野服寬,尚方遙念菊衣單。
  九華掩映有奇色,空翠冥濛生晝寒。
  霜露中原秋黯黯,魚竜平海夕滂滂。
  揭來久負東籬醉,多病心情太懶殘。
  楊柳池塘係彩舟,春風久負少年留。
  故人回首誰青眼,世事傷心自白頭。
  寒暑頻催陵𠔌變,江山不盡古今愁。
  相從記得經行處,花滿清溪月滿樓。
  詩詠閑情多感慨,傳談往事見興衰。
  且說秦王行軍,哨馬來報:“衛州城到了!”茂功說:“主公!把人馬權屯營在此,待臣自去叫門。”那茂功一騎馬,來到衛州城下,高叫:“巡城軍士!快報守城官知道,說我徐茂功在此,要見大人說話!”衛州太守孔德超正坐堂上,軍士報道:“有徐茂功要見大人說話!”孔德超分付開城接進來,迎接茂功進府。孔德超整冠束帶,相見施禮,分賓坐下。茂功說:“故友間闊多年,久失奉候!”孔德超說:“徐大人!果然別久情懸,今日幸喜光降,從何處而來?”茂功說:“小弟隨唐朝二殿下秦王徵討漳南,敗去五郡人馬。劉黑闥敗走饒州,被擒斬首。今興師到此,恐玉石同焚,某思與兄當日同窗習肄,不忍加兵,故不避斧鉞,特來請見。若肯歸降唐主,永保祿位,惟高明察之!”孔德超說:“蒙大人面臨指教,下官敢不奉命歸降?”分付備馬接駕。香花彩亭,箏■細樂,與茂功並馬出城,詣軍門迎接秦王。秦王進城,帥府坐下。孔德超朝賀一十二拜,三聲千秋,獻上戶口地理文册,計見倉庫錢糧。秦王傳令安撫軍民,扯起大唐旗號。秦王即喚孔德超分付道:“聞得蘇定方傢屬見在城內,今着你去,便要盡數拿來!”孔德超說:“殿下拿他一傢人口容易,衹恐驚惶他老母!”秦王問:“他母親多大年紀?”孔德超說:“九旬以上!其母大賢,聞知屢勸定方歸順殿下,其子不從,蹉跎至今。”秦王說:“既是這等,你去以禮請來見我,不可驚恐!”孔德超說,“不須分付!”出了帥府,上馬扳鞍,徑到蘇定方門首下馬,說與傢童:“裏面報老夫人知道,說孔太守在此請見!”傢童忙進裏面報老夫人說:“有本州孔大守在外請見!”那老夫人連忙趲出廳前。看那蘇母,顔如玉潤,發似銀絲,一生內行謹三從,半世閨儀全四德。持身節操,應門無五尺之童;訓子勤劬,繼業有十分之範。仿佛伊川母,依稀孟母賢。來到廳前,見了太守,施禮已畢。孔德超說:“有唐朝二殿下秦王,領大隊人馬,到城下招安。況漢東王兵敗身死,下官恐萬民蒙難,衹得開門投降。今殿下聞知老夫人賢德,特差下官來請相見。”夫人說:“孩兒定方,不曾投降唐朝,妾係有罪之人,不好擅自朝見!”孔德超回說:“不妨!殿下愛賢好德之君,老夫人若肯去,諒不輕慢。”夫人分付傢童,打點小轎。孔德超先回帥府,稟復秦王。
  不多時,老夫人來至帥府門首下轎,行進廳前,朝賀秦王。秦王分付近侍宮官,扶起賜坐。蘇母說:“孩兒定方未得歸順殿下,妾身罪不容誅,望殿下寬恩!”秦王說:“今請老安人,別無話說,止要招安蘇定方,免動幹戈、生民受害!”蘇母說:“妾久慕大唐明聖之君,每勸吾兒歸降,孩兒因漢東王待以國士,所以未從訓令,不知今在何處?”秦王說:“見今已調遣人馬,把他睏在洛州。”蘇母說:“如今把人馬暫取回來,臨行時,着人叫諭定方知道,‘黑闥已被擒斬,你怎麽還不降唐?我上衛州拿你傢屬去也!’孩兒若聽見拿傢屬,决捨不得老身,必然自來。等定方來到之時,妾身自有話說,管取歸順殿下!”秦王道:“說得是!”差梁建方:“你到洛州把人馬取回,臨行可將要拿他傢屬之言,叫諭蘇定方知道。”梁建方答:“臣知道了!”出了帥府,一騎馬趲出衛州,徑來到洛州城。大軍營內,見了尉遲衆將施禮坐下,梁建方把話說了一遍。尉遲傳令起軍,把人馬趲離洛州。分付軍士,繞州城高叫:“蘇定方!那劉黑闥在饒州已被擒戮,你守孤城何幹?快早降唐,兵到衛州先拿你的傢小去也!”那定方在城樓上聽見要拿他的傢小,心中自想:“去不打緊,恐老母受驚不安。倘有不測,吾不孝之罪何逃千經萬典,孝義為先,羔羊跪乳,慈烏反哺,為人子豈可不如禽獸?我如今顧不得城池,先要取救母親去也!”連忙披挂,上馬出城,暗暗隨着唐朝人馬,同上衛州。
  話不絮繁,尉遲恭等來到衛州,把人馬趲進演武場屯下,衆將徑到帥府參見秦王。話說蘇定方觀見唐朝人馬,都進了衛州,心下驚慌:“呀!衛州也被唐傢占了!”一騎馬趲至城下,應聲高叫:“唐朝將士,若拿了我傢小,衹還了我的老母罷!”軍士報與秦王知道。秦王問茂功:“定方已至城下,如今怎麽招安?”茂功說:“把蘇母劍枷上城,叫與定方知道,‘你的母親劍枷在身,如肯歸降,留你母子團圓;若不投順,即時斬你母親!’蘇定方如果全孝,必然便降順了。”秦王即喚孔德超請蘇母來。不多時,蘇母來至帥府,參見秦王。秦王說:“老安人,你孩兒已在城下,如今欲將老安人劍枷上城,招安定方,衹是吾心不安!”蘇母說:“不妨,事拋正該如此。”秦王即差馬三保、段志玄、殷開山、劉弘基、賈閏甫、柳周臣衆將,押解蘇母上城。衆將戎裝,擁着蘇母,齊吆喝:“蘇定方!你的母親劍枷在此,你如肯投降,留你母子同享富貴;如不投降,就將你母親斬首!”蘇母說:“孩兒!你近前來,不久我就要受死也!”定方說:“母親!怕有旁弓冷箭,不好近前!”蘇母說:“孩兒!唐朝仁德之君,有甚旁弓冷箭?不必多疑,你近前來!”那定方一騎馬,來到城下叫:“母親有甚話,說與孩兒知道?”蘇母臨城傾兩淚,對兒苦痛說原因:“自幼命孤亡你父,虧娘撫養得成人。年方七歲攻書史,兼習兵韜習戰文。纔通文武王知重,得與朝中做宰臣。
  一自夏王拋社稷,又扶黑闥掌乾坤。
  成為世主亡為寇,二載劉王伯業沉。
  社稷總歸唐帝王,逆天亡命順天存。
  你今當念勤劬母,延我殘年報大恩。
  況且良臣應擇主,孝全便是盡忠人。
  若還不肯歸唐帝,母死單閏不孝名!”
  說罷定方飛下馬,拋戈拜倒在埃塵:“王行海量饒臣母。情願降唐佐聖君!”
  衆將說:“你既願降,須卸了甲!”定方連忙脫卸盔甲,褻衣小帽,行進城來,直至帥府。旗牌官報進廳前,朝賀秦王,叩頭已畢。秦王分付:“把蘇母送回宅去,待回朝奏過父皇封贈。孔德超留守衛州,俟別換文憑,當駕謝恩。”秦王一面差旗牌官,到河間府請英、齊二王,同班師回朝。六軍行古道,萬馬走徵途。有日兵至長安大國,把人馬各散回營,三位殿下各回府安歇。次日,高祖設朝。秦王領着出徵將士,一齊朝賀。
  四更罷五更初金雞報曉,見扶桑天漸曙捧出紅輪。
  金闕裏曉鐘鳴開通萬戶,玉階前仙仗列簇擁千臣。
  陳劍佩錦花迎殘星乍落,動漣旗宮柳拂瑞露初凝。
  昭陽殿恰堪觀雙飛舞燕,建章宮還愛聽百囀流鶯。
  御座側掌扇開雲移雉尾,寶欄邊珠簾捲香裊爐薫。
  執象簡披紫袍揚塵共拜,左文官右武將萬歲齊聲。
  百官朝賀已畢,秦王出班叩頭奏說:“臣托父皇齊天之福,中山府、漳南郡等處刀兵,俱已寧靜。今中山府薛世雄、薛萬江、薛萬湖、薛萬澄、薛萬澈父子五人,並漳南蘇定方,都投降軍門。”高祖傳旨:“宣世雄父子入朝!”世雄等臨駕叩頭,各封官職。秦王奏說:“薛萬澈滄、兗二州有功,世民曾許禦妹翠屏公主,招為駙馬。”高祖觀薛萬澈,好一員將官!面如冠玉,虎背熊腰,心中大喜:“準吾兒所奏!”薛萬澈等叩頭謝恩。那蘇定方俯伏殿下,秦王說:“這是漳南蘇定方,文武兼全,事母至孝。其母大賢,訓子歸降。”高祖賜金花彩緞,官封正總管,封蘇母為宣國夫人。定方叩頭謝恩。秦王又奏:“有衛州孔德超、饒州諸葛威,暫為留守,乞賜文憑。羅成陣亡,合宜給糧,膳其妻子。待其子長大,襲父之職。”高祖準奏,俱着該部奉行。高祖把出徵將士,照名敕賜金銀彩緞,六軍俱犒賞錢帛。頒賞已畢,傳旨大排筵宴。一則慶賞功臣,二則招薛萬澈為駙馬。霎時間,筵宴完備。
  金殿上排筵列彩,玉爐中爇麝焚沉。駝峰熊掌,炮鳳烹竜。香馥馥玉甌浮雪蕊,碧澄澄金斝泛犁花。一派簫韶空內下,兩行翠袖洞天來。
  筵宴已畢,衆官臨駕謝恩。高祖散了文武。正是:鳳樓傳紫詔,金殿受皇恩。屏開金孔雀,褥隱綉芙蓉。
  門闌多喜氣,女婿近乘竜。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大唐秦王詞話唐朝開國演義捲—
第一回 李公子晉陽興義兵 唐國公關中受隋禪第二回 唐高祖郊天頒大赦 王世充毀詔殺欽差
第三回 洛陽城世充被圍 北邙山秦王受誘第四回 唐秦王私看金墉地 程咬金斧劈老君堂
第五回 唐秦王失陷金墉 劉文靖親賫軟表第六回 高祖試三仙鬥術 李靖誘梁王起兵
第七回 金墉城玄成改偽赦 千秋嶺叔寶送真竜第八回 西秦偽霸主起兵 河南假周公顯聖
唐朝開國演義捲二第九回 飛鼠耗糧同天譴 美人睏使亦人謀
第十回 桓法嗣定計奪糧 李玄邃興師伐鄭第十一回 桓軍師大布神師計 李魏王兵敗翠屏川
第十二回 李密計窘投唐 高祖寬恩賜爵第十三回 李藥師智降薛仁杲 邢國公愧接小秦王
第十四回 定巧計十羞李密 吟反詩三忤秦王第十五回 桃林縣李密反唐 ????岡嶺建德中箭
第十六回 野豬坡李玄邃敗兵 斷密澗王伯當死節唐朝開國演義捲三
第十七回 魏玄成抱竿哭主 徐世勣被說降唐第十八回 桓軍師初犯伊州 唐秦王二下河南
第十九回 朱燦醉蒸段學士 公瑾智破楚王兵第二十回 楚朱燦窮投王世充 李藥師計破鄭仙妃
第   [I]   II   [III]   [I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