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千古中医故事   》 立志修本草(2)      Sun Liqun    Wang Liqun

  州官一看,上面是叫“千年长寿方”,乍一看挺高兴,再仔细一看,差点没当场背过气去。李时珍这个方子怎么开的呢?“千年陈谷酒,万载不老姜,隔河杨搭柳,六月瓦上霜,连服三万七千年”。这个方子里的几样东西都找不到,千年陈谷酿的酒,哪里有这种谷子,谷子怎么能放到变成千年陈谷?万载不老姜,过了一万年还没有老的这个姜,还得是一个很嫩的姜。隔河杨搭柳,杨柳都是垂下的,怎么可能隔着这个河还能让杨柳搭上了呢?还得在六月从瓦上刮点霜下来。就算你做成这味药还得连服三万七千年,这是一个故事,就说明李时珍对这些恶官他是不当回事的。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叫“巧治狗县官”。有一个县官,请李时珍看病,这次李时珍去了,李时珍稍微的一把脉,就说,大人的脉象一切正常,只不过您太胖了,别的病没什么。但肥胖将来恐怕随时会导致出问题。这个县官当然吓着了,那要请李大夫赶快想想办法,给我解决这个问题,钱好说,诊金好说,要多少都行。李时珍不接这个茬,就对着县官讲,钱慢慢再说,只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个要求,狗县官一听到这个份儿上当然什么都得答应,就问李时珍你有什么要求啊?李时珍说我的要求是你一定要严格按照我的方子抓药、服药。县官一听原来是这么一个要求,这很正常,赶快就答应。李时珍接着还讲,我这个方子一不用服药,二不用扎针。县官一听太棒了,还有这等好事,赶快答应。李时珍接着说,这方子还不用写,我说出来你记住就行。那县官一想,这更好了。李时珍提出,第一,不吃鱼、不吃肉。县官一想,这能答应,我也太胖了,也吃够了,我答应。第二,每天步行30里,到民间走30里。县官一想这我也能答应,这没什么,我坚持。第三,要收购,你要去买东西,买什么呢?农夫、渔夫、轿夫的破毡帽,把这几类人的破毡帽你去买来,把它烧成灰,和着蜂蜜做成一种药,叫明芝明膏,光明的明,灵芝的芝,光明的明,膏药的膏,谐音就是民脂民膏,每天服用。县官听到这里气得几乎把命都丢了,气都气死了。所以这两个故事就说明,李时珍不畏权贵这种性格在当时就在民间流传。
  李时珍不仅医术高超,而且不畏权贵,所以在民间有很好的口碑。但真正使他名垂青史的,还是他所修定的《本草纲目》。那么是什么样的机缘,使李时珍萌生了重修本草的伟大理想呢?
  李时珍发现,古代的本草著作里边有大量的错误,有的是将几种药物混为一种,不予区分,比如人参、党参,这完全疗效不一样的东西,被混为一种;有的是将一种误分为几种,比如枸杞子这种东西,也许不同产地的枸杞子外观可能相差比较大,被误为几种不同的药;要么就是对药物的疗效描述不准确;要么就是图文背离,中国过去的本草也是有图的,比如这个图上画的是这个,实际上药物的内容却对不上,这当然就很麻烦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随时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病人会得不到恰当的医疗,严重的话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于是,一个伟大的念想就在李时珍的内心深处迸发出来了,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重修本草,相当于重修中国的药典。终于,到1552年,李时珍35岁那一年,也就是行医十一到十二年以后,断然决定,不再以开业行医为主,而是集中主要精力服务于重修本草这么一个伟大的理想。
  为了编纂《本草纲目》,李时珍到各地进行考察,他进深山入老林,甚至请教游医和农民,不仅对每一种草药都进行了认真的核实,而且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民间偏方。李时珍一路走来,一边考察,一边行医,这一路上,在民间都留下了一些什么神奇的故事呢?
  我在这里讲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流传在江西、安徽交界的湖口地区,这是很小的一个地区,而这个区域恰恰是李时珍出外考察的时候经过的、停留过的地区。
  一个故事叫“诊活死人”。就是说李时珍把一个死人给医活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李时珍在考察的路上,突然迎面碰见一队人,这是一队出丧的人,他们都很悲痛,抬着一口棺材,要把这个棺材送到墓地里去埋掉,李时珍一看这个棺材从里往外在滴血,作为一个医生本能地非常注意这个情况,李时珍仔细一看,发现滴出来是鲜血,不是淤血。李时珍就赶紧拦住这些送葬的人,说慢一慢,这个棺里的人可能还有救。送葬的人就告诉李时珍,说这里边是一位妇女,因为难产大出血死亡,已经请教了周围好多医生了,我怎么会凭空相信你这么一个游方郎中呢?因为那时候没有照片,也没有报纸和电视,当然没见过李时珍的形象,我们怎么能为了你开棺呢?要知道在古人来说开棺是件大事。李时珍说你先把它打开,我试一下。别人还是不肯,说死人都是入土为安的,李时珍就发了狠话,里面流出来的是鲜血,我敢说里面的人有救,因为李时珍知道里面的人是因难产而死的,应该有救。他说我不仅能够让你的娘子复活,我还能让她生下孩子。那些人一听都楞了,心想,这样的话就宁信其有,不信其无了,就把棺材放下,打开棺盖,抬出里面这位因难产,在他们认为已经死去的妇女。李时珍首先是对她进行按摩,按摩完了以后在妇女的心口、心窝扎针,过了一会儿,这个女的活过来了,而且在腹中的孩子也顺利地生了下来,还是个大胖儿子。这个故事就叫做“诊活死人”,在湖口地区,也就是安徽和江西交界的地区,传播很广。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选集】百家讲坛
诊病圣手(1)诊病圣手(2)诊病圣手(3)诊病圣手(4)诊病圣手(5)扁鹊之谜(1)
扁鹊之谜(2)扁鹊之谜(3)扁鹊之谜(4)附录(1)神医传奇(1)神医传奇(2)
神医传奇(3)神医传奇(4)华佗之死(1)华佗之死(2)华佗之死(3)华佗之死(4)
附录医圣之路(1)医圣之路(2)医圣之路(3)医圣之路(4)医圣之路(5)
No.   [I]   II   [III]   Page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