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类 性情解读:刘绪义读春秋   》 第60节:多难兴邦,霸权转移常在晋(2)      刘绪义 Liu Xuyi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晋国的宗法制。虽然晋是周王室的宗亲,按周的宗法制,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就是嫡长子,继承王位,同一代中的余子称庶子,都为小宗,只能分封诸侯。诸侯也就是小宗中又有大宗小宗之分。大宗仍是嫡长子,继承国君,余子都为小宗,分封卿大夫。这样一来就构成了"亲亲尊尊"这样一个宗族内部的等级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确保权力和财产继承的合法性。但是晋国却是权力观念高于宗法观念。"亲亲尊尊"的观念在晋国是很淡漠的。如后来的骊姬对晋献公说的一席话可以充分表明这一点:"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故长民者无亲,众以为亲。苟利众而百姓和,岂能惮君?以众,故不敢爱亲。""自桓叔以来,孰能爱亲?唯无亲,故能兼翼。"(《国语·晋语》)
  正是由于曲沃伐翼的成功,唐叔嫡系的老宗亲一蹶不振,而桓庄一支的其它室家仍属别子,但已成显族。晋献公为防小宗攫取君位的历史重演,不断诛杀公族。公元前671年,晋献公受到本宗要求公享权力的威胁,采纳士蒍的离间计,先与桓庄一支的群公子合谋将另一支的领袖富子逐出国外。次年,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又次年,晋献公使士蒍教唆桓庄借群公子之力尽杀游氏之族。公元前669年,士蒍又诱使他们"城聚而处之",然后进行围歼,尽杀群公子。这样,桓、庄之族在没有任何过错的情况下全部被戮,其情之惨,令后来虞国大夫宫之奇感叹不己。他说:"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宫之奇就看出了晋国自毁公室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加强国君的权力。至此,晋国等于废弃了周王室数百年来亲亲尚恩的世袭制度,也切断了如鲁国那样由近亲贵族把持政权的途径。
  此时的鲁国正发生"庆父之难",楚国也是子元当权。当然这一切,对于周立国以来那种亲亲尊尊的宗法制度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从此以后,晋国不任亲而任军功,建立起尊贤尚功的用人制度。凡有军功者,即可以予以提升或赐封。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晋国的这种做法也为后来的晋国三分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656年,晋国又发生自毁公室的事件。晋献公诸子,除嫡长子申生外,均为戎族诸姬所生。戎俗更重子以母贵,因而最得宠的骊姬,务必立己子为储君。这时申生已立为太子,号称贤明,"君行则守,有守则从,从曰抚军,守曰监国",但晋献公仍屈从骊姬意向,欲立庶子为太子,迫使申生缢于新城。其弟重耳、夷吾虽同为戎夏混血儿,也被迫流亡国外。直到晋文公即位,晋献公之子唯重耳独存。史称"自是晋无公族"。《左传》昭公三年,叔向云:"晋之公族尽矣,肸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则公室从之。肸之宗十一族,唯羊舌氏在而已。"
  曲沃代晋不仅在晋国历史上就是在春秋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晋经历频繁的内乱之后转而势力大为增强。随后在晋献公统治晋国的二十余年时间,晋国大力开拓疆土,先后兼并了今山西中南部多个诸侯国;又向南、向西发展,占据了今晋、陕、豫之间的三角地带,国力迅速上升,很快发展成为中原北方第一强国。《史记·晋世家》写道:"当此时,晋强,西有河西,与秦接境,北边翟,东至河内。"晋国在春秋整个战略格局当中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力也就显现出来了。
  周襄王元年(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大会诸侯于葵丘,召晋献公与盟。这是有史以来齐桓公第一次邀晋国参加中原盟会,也表明晋国的崛起甚至引起了东方霸主齐桓公的关注。正在病中的晋献公接到邀请之后丝毫不敢怠慢,立刻起程。晋献公走到半路上,遇上了刚从葵丘会上慰问完齐桓公后回返的周襄王使臣宰孔。两人一番长谈之后,晋献公竟然停止脚步,不再赶去葵丘,而是调头返回,这又是为什么呢?
  骊姬之乱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三十五年,晋献公二十六年,刚刚将周襄王扶上天子宝座的齐桓公雄心勃勃广发英雄贴,大会诸侯于葵丘。这是齐桓公完成立威、称霸、攘楚、尊王室之后的又一大重要举措,他欲以此会将自己的势力所及扩张到此前尚未到达的西北高原。如果成功取得晋国的加盟,那么普天之下将无处不被笼罩在齐桓公霸业之下。
  过去的晋国,偏居西北,其影响力根本谈不上,齐桓公也不把它放在眼里。虽然晋献公跟齐桓公有着某些"姻缘"。原来晋献公娶了个贾国的美女,中看不中用,没有生下一男半女,结果呢却和齐姜勾搭成奸。齐姜,只要一看这个名字就是知道来自齐国。齐姜就是齐桓公之宝贝女儿。本来是嫁给晋献公之父晋武公的。但武公为了以小宗取代大宗,长年打仗去了。这就给自己的后院留下了宝贵的空间,让自己的聪明儿子给他戴上了一顶绿帽子。并且还生下了太子申生和秦穆夫人。这种事,齐桓公应该也知道,地球人都知道了嘛,他能不知道?因此,晋献公也是齐桓公事实上的女婿。晋献公即位之时正是齐桓公称霸之日。过去的晋国和过去的齐国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此前,齐国的霸业尚在草创阶段,齐桓公无暇染指西北。可今天不同了,在齐桓公的规划中,东方诸侯、中原列国,南方楚国,成周洛邑,这些事都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就剩下西北地区了。而此时的晋国也不再是过去那个任人捏拿的柿子了。要实现齐桓公的整个规划,必须收服晋国,因此齐桓公专门召开了此次葵丘论剑,邀请准女婿晋献公前来参加,其意是很明显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1)第2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2)
第3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3)第4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4)
第5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5)第6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6)
第7节:为不刊之言,著将来之法(7)第8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1)
第9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2)第10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3)
第11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4)第12节:一个谣言,一个女人,一台烽火(5)
第13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1)第14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2)
第15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3)第16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4)
第17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5)第18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6)
第19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7)第20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8)
第21节:平王东迁,历史不可承受之变(9)第22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1)
第23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2)第24节:莽夫当国,历史不可承受之累(3)
第   [I]   II   [III]   [IV]   [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