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思考 》 到古代中國去旅行 》
最早的暖水瓶(2)
伊永文 Yi Yongwen
瓶”,即伊朗瓶。而伊朗國貿易的“方物”中,每次都有玻璃製品,以各式玻璃瓶為多。如至道元年(995),一次“貢品”中就有:眼藥二十小琉璃瓶,白沙糖三琉璃甕,千年棗、舶上五味子,各六琉璃瓶,舶上褊桃一琉璃瓶,薔薇水二十琉璃瓶。
宋代典籍中關於水銀的記載伊朗的玻璃瓶,為宋代製造質量較好的暖水瓶提供了有益的藉鑒。
從製造玻璃暖水瓶的必備之物——水銀來看,宋代的水銀提煉是很興盛的。北宋後期,唐慎微《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就作過這樣的記載:“作爐,置砂於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養,則煙飛於上,水銀溜於下。”提煉水銀的器具和方法的出現是社會對水銀的需求量很大的一種反映。
到了南宋,提煉水銀已發展成了規模生産。周去非《嶺外代答》所記廣西桂林地區出現的上火下水的內蒸餾器提煉水銀法可為代表:邕人煉丹砂為水銀,以鐵為上下釜,上釜盛砂,隔以細眼鐵板,下釜盛水埋諸地,合二釜之口於地面而封固之。灼以熾火,丹砂得火化為霏霧,得水配合而下墜,遂成水銀。
倘若沒有社會性的、迫切的對水銀的需求,是不會出現這種生産規模大、水銀産量高的蒸餾化裝置的。
宋代社會所出現的各式各樣的煉丹術,也可以證實這一點。在北宋後期,水銀就作為一種商品廣泛流行了。如“瓢內出汞成金”、“草製汞鐵皆成庚”、“市藥即幹汞”等。
南宋的曾敏行《獨醒雜志》還記敘:水銀燒煉點化之術,“雖因誣誕欺人者甚多,然不可謂無此術”。這從另一側面告訴了我們,水銀在人民的生活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
通過以上探索,我們大致可以瞭解到,宋代的玻璃瓶
製品與水銀塗鍍技術、水銀的提煉技術及使用,都呈現出一派興旺景象,從而為暖水瓶的生産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必須看到,這些衹是暖水瓶出現的基本科學技術因素,假如沒有合適的自然條件、社會環境,暖水瓶也不會在北宋出現。
據氣象學權威竺可楨先生認為,11世紀的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寒冷的時期之一,僅從天禧元年(1017)至政和三年(1111)這段時間的東京來看:降雪不斷,凍死甚衆,有時大雪連月,至春不止,平地積雪八尺有餘,連飛鳥都凍死了。
進入南宋,即公元12世紀的臨安,氣候更為寒冷,降雪之多,勝過北宋,不僅比平常頻繁,而且延至暮春。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樣的記載:東京,鼕天雖有大風雪,但仍有夜市。除賣點心、水果外,“至三更,方有提瓶賣茶者,蓋都人公私榮幹,夜深方歸也”。臨安,“鼕日雖大雨雪,亦有夜市盤賣。至三更後,方有提瓶賣茶”。
這兩條史料揭示了這樣一個史實:商販們“提瓶賣茶”所用的瓶,是保溫的暖水瓶,因為用鐵或瓷製成的瓶
子裝茶水,即使在茶瓶的外面包裹厚實的棉被之類,在極寒冷的鼕夜,一會兒也會涼的。
且在宋代,是非常講究註滾熱的湯水於盞碗中,“點開”茶葉或茶餅纔飲用的。像蔡襄《茶錄》所說:“凡欲點茶,先須令熱,冷則茶不浮。”還有在宋代筆記、小說、詩歌中屢屢出現的“鬥茶”,倘無盛貯熱水的暖瓶,無法想象是如何“點茶”相鬥的?這就如同沒有保暖的瓶膽,在鼕夜裏是不可以賣熱茶,而冷茶在鼕夜裏不可能有市場一樣。正因如此,在宋代飲食行業中,“提瓶賣茶”纔成為獨立的行當。
需要提及的是,宋徽宗是最能追求浮華的,官宦貴吏無不以有珍稀物品爭相獻上邀賞,民間的工匠也無不受這種“侈奢則長人精神”的感染,紛紛鑽研奇巧技藝。《夷堅志》中的擅長塗鍍水銀技術的錫工,就是小太監在百姓居住區發現的。這就表明這種水銀塗鍍技術已在民間廣泛流傳。而暖水瓶得到最喜歡奢侈品的徽宗的賞識,會很快推廣開來,也是十分可能的。
臨安在暖水物品方面就出現了“暖水釜”。既稱之“暖水釜”,其構造必是用玻璃為膽,水銀為裹。皇帝將這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絶技(1) | 絶技(2) | 絶技(3) | 伎巧(1) | 伎巧(2) | 宋元玩具(1) | 宋元玩具(2) | 宋元玩具(3) | 李開先與笑話(1) | 李開先與笑話(2) | 李開先與笑話(3) | 明清象聲(1) | 明清象聲(2) | 明清象聲(3) | 高爾夫球源何在(1) | 高爾夫球源何在(2) | 高爾夫球源何在(3) | 高爾夫球源何在(4) | “葉子戲”的演變(1) | “葉子戲”的演變(2) | “葉子戲”的演變((3) | “漢文化圈”的交流(1) | “漢文化圈”的交流(2) | “漢文化圈”的交流(2) | |
| 第 [I] II [III] [IV]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