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评传 唐宋才子的真實生活   》 七、劉禹錫(6)      閔澤平 Min Zeping

  詩人自己呢,也樂意有這樣的佳話傳世,雖然又多遭受了十四年的罪,可是樹立了一個偉大的不屈不撓的鬥士形象。不樂意的可能是劉禹錫的戰友及傳說中的那位“執政”。這四、五個人在鄉苦苦熬過了九年,曾經年輕的臉龐已布滿了滄桑,曾經強壯的身體已經日漸衰弱,好不容易盼來了一縷曙光,卻因為劉禹錫的一首詩,僅僅就因為他的一首詩,大傢又要過那種暗無天日的生活。想着自己衹有四年的光陰,後嗣的問題都還沒有解决,不像劉禹錫還有二十多年可以揮霍,劉禹錫最親密的戰友柳宗元,估計也會老拳相嚮,與他割袍斷交。
  傳說中的那位執政,也會很無奈:劉禹錫可以頭腦簡單,我這位堂堂大唐帝國的宰相,也會如此幼稚麽?僅僅憑藉這一首“破”詩來决定這批天下聞名的“少壯派”的命運?他們把自己的命運視如兒戲,我也豈會如此兒戲?當然,這些宰相即使心中有想法,也沒有機會辨別。柳宗元等人有意見,看這陣勢也不敢說。惟一表示異議的是《資治通鑒考異》的作者,但他話音未落,就遭來無數斥責,說他缺乏情趣。現如今,又有誰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自元和十年(815)後,劉禹錫就同刺史的職位結下了緣分,先後擔任連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蘇州刺史、汝州刺史、同州刺史等,當然其間也擔任過一些閑職,不過二十多年間擔任六任刺史,這在古往今來的官場上還是比較少見的。是他不堪大用,還是他不思進取,抑或是一些難以言說的原因呢?劉禹錫的能力早已經過驗證,進取心應該也是滿滿的。他有不少詩集,都是與當時名人權貴的唱和,如《汝洛集》是與裴度、白居易兩人的酬唱,《彭陽唱和集》上捲是與令狐楚的酬唱,下捲是與牛僧孺、白居易的酬唱,《吳蜀集》是與李德裕的酬唱,凡是有勢力有影響有地位的人,與他都有密切地往來。李德裕、牛僧孺、裴度、令狐楚隨便哪位不經意間跺跺腳,長安就得抖三抖,為什麽劉禹錫沒有被提拔上去呢?
  有種說法是,劉禹錫雖然朋友遍及天下,包容牛、李兩黨,但這些朋友中不免魚目混珠之類,關鍵時刻落井下石。《唐語林》說,唐文宗喜歡五言詩,想授予七十二人為詩學士。宰相楊嗣復馬上提出,當今世上最能寫詩的莫過於劉禹錫。皇上還未來得及表明態度,李珏在一旁接話說:這些所謂的詩人都是一些浮華輕薄之人,衹關心雲山草木,恐怕會影響聖上的聲譽。皇上由此作罷。就是這個李珏,平時經常給劉禹錫送藥,問寒問暖,還贊頌他是“文星”。
  根本的原因在哪裏呢?會昌二年(842),以太子賓客身份分司東都洛陽的劉禹錫,自知不久於人世,寫了《子劉子自傳》,總結了自己的一生。在談到當年的永貞革新時,他說:
  初,叔文北海人,自言猛之後,有遠祖風,唯東平呂溫、隴西李景儉、河東柳宗元以為言然。三子者皆與予厚善,日夕過言其能。叔文實工言治道,能以口辯移人。既得用,自春至秋,其所施為,人不以為當非。時上素被疾,至是尤劇。詔下內禪,自為太上皇,後諡曰順宗。東宮即皇帝位,是時太上久寢疾,宰臣及用事者都不得召對。宮掖事秘,而建桓立順,功歸貴臣。於是叔文首貶渝州,後命終死。宰相貶崖州。
  這裏一些說法很耐人尋味。首先,他稱頌王叔文是一個好領導,有說服他人的能力,當政的那幾個月,沒有人說他做錯了事情。其次,他說永貞前後的一些事情說不清、道不明,王叔文是個替罪羊,承擔了他本不應該承擔的罪責。這是他臨終前的肺腑之言,也是他積攢了一生,一直不敢吐露的心聲。有這樣的立場,不為時人認同,也在情理之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崇文書局
一、王維(1)一、王維(2)一、王維(3)一、王維(4)一、王維(5)一、王維(6)
二、李白(1)二、李白(2)二、李白(3)二、李白(4)二、李白(5)二、李白(6)
二、李白(7)二、李白(8)二、李白(9)二、李白(10)二、李白(11)二、李白(12)
二、李白(13)二、李白(14)二、李白(15)三、 杜甫(1)三、 杜甫(2)三、 杜甫(3)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