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股票 次貸危機的慘劇:華爾街衝擊波   》 第6節:華爾街衝擊波(6)      佚名 Yi Ming

  在減息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消息公佈以後,很多人覺得這對股市將形成一個立竿見影的利好效果,然而在2008年9月16日開盤以後,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裏,上證指數就跌破了2000點整數關口,這樣的走勢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第一創業證券公司的郭樹華分析道:“大傢可以看到跌幅榜上,跌幅前幾名基本上都是銀行,整個銀行板塊基本占大盤權重的33%,所以說金融板塊一跌,肯定大盤也是出現下跌的行情。”
  截至當日收盤,銀行板塊跌幅高達9.61%,絶大部分銀行股以跌停板報收,東興證券公司研究所所長銀國宏認為,造成這樣的局面,主要是因為受到華爾街金融風暴的衝擊。
  銀國宏說:“我們預期中的利好催化劑和這種不利的影響實現了對衝,在對衝的角度下,市場實際上顯然更擔心這種國際金融形勢的變化,所以市場表現出來還是下跌。”
  與銀行股大幅下跌形成鮮明反差的是,16日當天滬深兩市中的房地産股票全綫飄紅,不過在郭樹華看來,銀行股和房地産股這樣的表現都是明顯的過激反應。“現在的市場相對來說比較弱,那麽對於這種消息的釋放,或者說大傢心理上的表現,可能都會有極端化的表現,所以說可能是芝麻的效應放大到西瓜的效果。”
  在銀國宏看來,減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際上是一個積極的政策信號,從中長期看,會對銀行産生正面的影響。
  銀國宏表示:“貨幣政策鬆動以後,銀行貸款規模可能的增長,帶來的經營收入的擴大,實際上都在中長期對銀行形成一個好的正面的影響。”
  而對於16日當天房地産股票的大幅上漲,市場人士則普遍認為,在美國次貸風波持續蔓延的情況下,應該持謹慎態度。
  銀國宏認為:“我覺得這種貨幣政策的變化對房地産的影響一定是短暫的影響,因為首先决定房地産真正走嚮的,還是它自身的供求,目前來講並沒有積極的顯著變化。”
  郭樹華的觀點則是:“不足以真正改變樓市的低迷,所以說如果針對股市上的一些房地産公司來說,我認為反彈可能是一個比較好的減倉時機。”
  現在我們回頭看看,眼下這一輪宏觀調控一直在不斷上調基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這次央行首次下調兩率,有專傢認為,央行的舉動發出了強烈的政策信號,意味着貨幣緊縮周期已經結束,延續近4年的加息周期將戛然而止,金融主管部門為什麽會選擇眼下這個時機,做出這種選擇?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說,宏觀經濟政策從來都是一個短期政策,它的特點、它的本質是短期政策,短期政策什麽意思呢,就是要根據總供求關係不斷變化而不斷調整。當總供求關係的基本趨勢是經濟過熱的時候,就要防過熱、防通脹;如果經濟衰退、經濟蕭條,進入通貨緊縮,這時候就要擴大內需,就要調過來。
  國傢統計局公佈的2008年8月經濟數據顯示,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已經回落到4.9%,這是自2007年7月以來的最低值,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個數據的持續回落是一個積極信號,表明前一階段的控通脹措施已經開始顯示其效果,而且這一數字的下調,為降息措施的出臺提供了前提條件。
  宏觀經濟從來要考慮兩個方面問題,一個是增長速度,一個是通貨膨脹率,任何一個中央政府都要考慮這兩方面的平衡問題,所以我們在目前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這兩者的關係,在這兩者關係的平衡當中製定宏觀政策。樊綱認為,在過去的兩年間,我國采取的一直是緊縮的貨幣政策,2007年6次上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最頻繁的時候曾經在14個月之內連續10次提高存款準備率,現在看來,這些政策的作用已經明顯顯現出來,而面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內的經濟增速下滑,這一政策必須做出調整。
  樊綱表示:“現在要看到一個趨勢,就是經濟下行趨勢已經形成,這個過程歷經多年,也是經過多年政策的調整,然後我們終於從過熱的高速增長中降下來了(2007年11%將近12%的增長速度還是降下來了),但是這個降下來一旦趨勢形成,就開始需要所謂的逆風調節或者反周期調節。”

    《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 編譯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節:華爾街衝擊波(1)第2節:華爾街衝擊波(2)第3節:華爾街衝擊波(3)第4節:華爾街衝擊波(4)
第5節:華爾街衝擊波(5)第6節:華爾街衝擊波(6)第7節:華爾街衝擊波(7)第8節:華爾街衝擊波(8)
第9節:華爾街衝擊波(9)第10節:華爾街衝擊波(10)第11節:華爾街衝擊波(11)第12節:華爾街衝擊波(12)
第13節:華爾街衝擊波(13)第14節:華爾街衝擊波(14)第15節:華爾街衝擊波(15)第16節:華爾街衝擊波(16)
第17節:華爾街衝擊波(17)第18節:華爾街衝擊波(18)第19節:華爾街衝擊波(19)第20節:華爾街衝擊波(20)
第21節:華爾街衝擊波(21)第22節:華爾街衝擊波(22)第23節:華爾街衝擊波(23)第24節:華爾街衝擊波(24)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