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界精英 领袖香港:维多利亚海湾闪烁着的星光   》 第6节:李国章―外科医生趣谈丑闻      Li Dahong

  李国章:香港特区教育统筹局局长
  8、李国章――顽皮小孩 最怕挨罚
  李国章在出任教育统筹局局长前,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更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并曾在香港中大医学院执教10多年,在国际肝癌治疗领域首创了"李氏疗法"。据他的一个学生回忆说,年轻时代大部分时间在西方社会生活的李校长,对中国国粹"麻将"不大了解。他在中大医学院工作时,为了与同事搞好关系,周末时曾和同事"打麻将"。李国章当了中大校长后,虽然日理万机,仍然安排时间回医学院教书。由于听校长教书的名额只有30个,但每次希望听课的学生很多,所以每组学生只可轮流派一人上课。曾听过李国章授课的学生说:"李校长是一个甚具吸引力的老师,上课好似讲单口相声。"
  当了教统局局长的李国章经常到学校与学生真情对话。一次,10多名来自小三至小六的学生向他请教怎样才算成功时,他以一个故事回应:"五个指头有一天吵架,争着说自己最有用。拇指说人们说好时都举起它,食指说人们最常用到它,中指则说自己最长,无名指说人人结婚时都把戒指套在它上面,尾指说人人祷告拜神时自己最接近神。这故事告诉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善加发挥就能成功。"还有学生问他第一份工作做什么,他告诉他们,自己第一份有收入的工作,是在剑桥大学读医时在工地当散工。当时他是学校划艇队队员,教练要他增加体能训练,于是他就选择去工地抬砖,练体力的同时还可以赚外快,一举两得。当有学生问他小时候怕什么时,他说最怕老师罚。因为他在课堂上总忍不住与同学交谈,结果经常挨老师罚,有时候甚至被老师轮流罚。"当年觉得读书很辛苦很枯燥,还要默书考试,觉得人生无乐趣……"他还坦言:"我以前很顽皮,差不多给每个老师都起了外号,现在只记得他们的外号而忘了他们的姓名了。"
  谈起香港中文大学,李国章认为文化的纽带很重要。"香港中文大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就与内地大学有交流。那时候港英政府对中文大学的做法不太满意,我们没有听政府的话,所以当时香港殖民政府对我们就不太好了。但我们觉得我们是对的,所以我们坚持做。到八十年代内地开放的时候,我们在内地已经有很多朋友了。与香港的其他学校不同,在我们中文大学里讲普通话不是一个问题。香港回归前,学校里教中文时要用英语,例如唐诗、宋词、元曲等等都是用英文来教的。香港中文大学1963年建校时,校长李卓敏提出来,虽然现在由英国统治,但是我们还要延续中华文化,要让中文在教育中合法化,当时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他是香港有史以来第一位担任本地大学校长的华人学者,一个杰出的教育家,他为了倡导与中华民族根根相连,把大学的名字也定为中文大学。"
  9、李国章――外科医生 趣谈丑闻
  李国章除了做过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更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谈起2004年陈水扁"枪击"丑闻,他十分风趣地说:"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很多情况我觉得惊讶。一般来说,如果腹部有半寸深长达4寸的伤口,一定流很多血,若伤了大血管,血流得更多,流血15分钟,严重失血会使人昏厥。陈水扁有医生在场,不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止血,不上担架,不坐轮椅,是医学常识以外的事。"他说,以陈水扁在台湾的身份,若遇行刺,一定有安全机制,到了医院一定采取最高级、最紧急的抢救措施,腾出最好的手术室,使用防止任何感染的安全措施,调派最好的医生。但令人奇怪的是,照片所见,两个医生很随便地只戴上胶手套为陈水扁缝合伤口,没有戴口罩,没有戴头套,没有穿手术袍,没有进入无菌手术室,也没有手术灯,陈水扁还穿着外套。如此抢救一个"总统",实在太儿戏。他回忆在美国行医的时候,多次为受枪伤者做手术,"枪弹进口的地方伤口很细小,但出来的地方伤口很大,流血很多。而且人中弹之后,因为子弹的冲力很猛,整个人如受到轰击一样倒下,根本不可能如陈水扁那样中枪很久才发觉。如果枪械有来福线,子弹还会旋转,撕出一道不规则的伤口,不会像刀切一样整齐。何以陈水扁挨子弹可以像利刃剖肚,却打不穿薄薄的外衣?"
  李国章当年在美国曾遇到一个在几年之中连续三次被手枪击伤的江湖人物,经抢救之后,翌日到医院巡视时与他聊天,问他:"你中三次枪,可说是经验丰富,可否告诉我,中枪一刹那,感觉是怎样的?有没有想过反击?"这个江湖人物说,你不要相信电影的情节,中枪的时候,会一下子被打倒在地上,周身瘫软,根本来不及反应。这人接着还幽默地问李国章:"你有没有要报仇的对象,多谢你救了我,我帮你搞定。"李国章忙说:"我的朋友个个都是好人,千万不要帮忙。"
  李国章和立法会议员、香港东亚银行主席、曾荫权选举办公室主任李国宝是亲兄弟,而特区终审法院首席大法官李国能则是他们的堂兄弟。李氏家族一门三杰,横跨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领域。他的父亲李福树先后出任港英政府立法局、行政局议员;叔父李福善是香港高等法院的首位华人法官,参与起草香港《基本法》,是第一届特区行政长官三个参选人之一;堂妹为香港大律师公会前主席李志喜。难怪许多人认为他在香港的背景雄厚。据香港特区政府15名问责官员2005年7月的利益申报资料,李国章以拥有80多项物业第四次蝉联"楼王"。
  李国章的夫人戴安娜(Diana)是英国人,夫妇两人十分恩爱。李国章曾自爆"永远都是带着三分饥工作"。原因是夫人为了他的健康,不让他吃得太饱,每天给他预备的"爱心健康饭盒"只有生菜、牛油果、几只虾或带子,连面包也没有。难怪李国章常笑说希望有人请他吃顿饱饭。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Source】新华出版社
第1节:曾荫权―初任特首任重道远(1)第2节:曾荫权―初任特首任重道远(2)第3节:曾荫权―初任特首任重道远(3)
第4节:唐英年―临危受命脚踏实地(1)第5节:唐英年―临危受命脚踏实地(2)第6节:李国章―外科医生趣谈丑闻
第7节:何志平―承受落差无怨无悔第8节:马时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1)第9节:马时亨―不经风雨怎见彩虹(2)
第10节:梁振英―做大事而非做大官第11节:陈智思―"稀有动物"刚柔兼具第12节:王一鸣―持守信念激情一生
第13节:冯国经―利丰老板哈佛教授第14节:黄英豪―眼向前看快人一步第15节:许智明――"心业有成"无愧社会
第16节:蒋丽莉―君子重财用之有道第17节:林天福―面对挑战"三心二意"第18节:叶剑波―海域胸怀源于责任
第19节:曾智雄―智慧勇敢亲力亲为第20节:李君豪―辉煌求学奋斗人生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