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类 耶稣的真实王朝   》 第6节:导论 双墓记(2)      詹姆斯·泰伯 詹姆斯泰伯

  以色列共有上千个这种古代骨棺出土,从耶路撒冷城外石凿古墓挖出的最多。发现裹尸布包着停在壁龛里的骨骸,却还是第一次。死者的家人不知为何没有在始葬之后回来将遗骸完成纳骨再葬。
  像布料这种有机物质,在沙漠区以外的地方是不可能保存千年的。耶路撒冷是在山区,冬季潮湿,降雨量不小,能发现古代的裹尸布令人难以置信。这座墓可能自公元1世纪起一直未被盗挖过。阿克尔达玛这个地区的坟墓大多数是耶稣时代的,其中只有少数几个曾被挖开或盗掠过。我们觉得似乎没有迹象显示这一座墓与其他的古墓有何不同。吉卜森却认为,这具裹着尸布的骨骸有可能是后来放入的──可能是十字军东征时代放的,所以能保存至今。古墓被后世人再利用的例子是有的,但是按吉卜森的看法,我们可能是巧遇了有史以来唯一的一件公元1世纪的寿衣。这还得用碳-14检验后才能确定。我不禁想到《死海古卷》当初被检验时的情景。那时候学者们都觉得古卷能保存两千年不坏是不可思议的事。古卷一直保存在犹太省沙漠区的干热环境里,我们此刻的位置却是耶路撒冷城外山区,每逢冬天都是多雨而潮湿的。因此我们都有了心理准备要相信这件寿衣是中世纪晚期或十字军东征时代的东西。不久,以色列专责单位的人员陪同以色列古物局(Israel Antiquities Authority)的主管齐苏(Boaz Zissu)一起到达。我们于是连夜进行了将仅余的脆弱寿衣搬移和做标记的工作。齐苏告诉我们,盗墓贼早在1998年就挖开过这座古墓,他和负责保护这一地区古墓的贾诺(Amir Ganor)及时予以制止,才没让它被洗劫一空。那一次完全没有人发现下层墓室里还有裹着尸布的遗骸。
  由于我的学生都是学考古的,也获准参与工作。吉卜森花了一两小时的时间跪着爬进爬出那间停尸小龛。学生们把收取古物遗骸的每一个步骤都拍了照、写下记录。天快亮的时候,我们才分装完毕,并将所有物品都送往位于旧城以北的洛克菲勒博物馆(Rockefeller Museum)里的以色列古物局实验室。
  我们的研究队伍于几天后返回美国。匆忙中,珍贵的寿衣样本申请了科学研究出口许可之后,运往土桑的亚利桑纳大学的加速器质谱测定实验所(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 Laboratory),在那里进行碳-14年代测定。1988年间测定"杜林寿衣"(Shroud of Turin,或称杜林裹尸布)是公元1300年之物品的,也正是亚利桑纳大学的这个实验所,检测结果证明杜林寿衣是赝品。说来也巧,我在土桑面晤的这位科学家,正是主持杜林寿衣碳-14检测的唐纳休(Douglas Donahue)博士。我并没有跟他提这件样本的来历,只说我们知道这不是近代的东西,可能的话,希望快点完成检测。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件事,根本无法专心做别的工作。

    薛绚 编译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编者的话第2节:序言 发现耶稣王朝(1)
第3节:序言 发现耶稣王朝(2)第4节:序言 发现耶稣王朝(3)
第5节:导论 双墓记(1)第6节:导论 双墓记(2)
第7节:导论 双墓记(3)第8节:导论 双墓记(4)
第9节:导论 双墓记(5)第10节:导论 双墓记(6)
第11节:导论 双墓记(7)第12节:导论 双墓记(8)
第13节:导论 双墓记(9)第14节:导论 双墓记(10)
第15节:导论 双墓记(11)第16节:导论 双墓记(12)
第17节:导论 双墓记(13)第18节:导论 双墓记(14)
第19节:第1章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1)第20节:第1章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2)
第21节:第1章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3)第22节:第1章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4)
第23节:第1章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5)第24节:第1章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6)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