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类 論語正解   》 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劉德江 Liu Dejiang

  惠及衆人謂之仁
  子路曰:"桓公殺公子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翻譯成白話即是,子路說:"齊桓公殺了公子糾,召忽自殺殉節,但管仲卻沒有自殺。"子路又說:"管仲不能算是'仁'吧?"孔子說:"齊桓公多次召集各國諸侯舉行盟會,而不用武力,這是管仲的力量啊!這就是他的仁!這就是他的仁!"
  在子路看來,召忽自殺殉主,是難能可貴的;而管仲忘君事仇,則不能稱為一個仁者。而孔子認為就其功勞看,管仲輔佐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安定了國傢社會,特別是他不用武力,而是用謀略,不戰而勝,從而使老百姓免受戰爭之苦,是功不可沒的。所以可以稱為仁者。而召忽自殺,衹是成就了個人名節,與管仲不能相比。自古以來,國破主死而殉名節者,不勝枚舉,但是事功之大能像管仲的人卻沒有幾個。人們嚮來喜歡贊揚死者,而對事功卓著的生者卻不能正確評價,往往平常視之,這是古今的通病。孔子正是站在歷史的高度,對管仲作了正確評價。
  孔子認為,一個忠於職守的人是一個正直的人,可以算得上一個正人君子,卻達不到仁的要求。如果要達到仁的境界,忠於職守是不夠的,那是一種小我的境界。衹有發展到忠於所有的衆生,達到大我的境界,纔算得上是仁。這種境界需要人能做到惠及衆生。管仲的"九合諸侯,不以兵車",以化幹戈為玉帛的方式,合諸侯使百姓免受戰爭之苦,並抵禦了勢力日益強大的少數民族的入侵。管仲的這一舉,可謂是惠及衆民,符合孔子"仁"的標準,算得上一個"仁者"。《微子》的第一章,孔子贊揚了殷朝的三位大臣:微子、箕子、比幹。他們的遭遇雖然不同,但都是不計個人私利,為輓救國傢的危亡而不惜犧牲自己的。孔子稱他們是"仁者"。
  當今,作為科學家的袁隆平也應該算得上是一位仁者。他認為,首先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無論多麽優秀的人,如果太自私,對社會、對人沒感情,不行。"我為什麽一輩子潛心研究雜交水稻?年輕時,我曾親眼看到五個人餓死,倒在路邊上、田坎上,那個場景真叫慘啊,他們都是我們的同類啊,就是因為沒有飯吃就這樣活活餓死了。這一點對我觸動很大,讓我深切體會到了什麽叫做'民以食為天',沒有糧食什麽事情都談不上。於是我橫下心來,一門心思研究水稻,研究雜交稻、超級雜交水稻。動機和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讓更多的人吃飽飯。我出了點名後,國際上有多傢機構都高薪聘請我出國工作,但我都婉言謝絶了。我的根在中國。"
  袁隆平被稱為我國"雜交水稻之父",上邊這段平平常常的語言,感動了多少中國人。1960年罕見的天災人禍,帶來了嚴重的糧食饑荒,一個個蠟黃臉色的水腫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五尺之軀也直接經歷了饑餓的痛苦,為了能有一天不讓千百萬同胞不再受饑餓之苦,袁隆平天天奔走在田間。特別是在水稻開花的時候,他和他的助手們每天都是頭頂烈日,腳踩爛泥,低頭彎腰在田間工作。越是遇見打雷、颳大風、下大雨,他們越要到田裏面去看看,看禾苗倒伏不倒伏,看哪些品種能夠經得起幾級風,這可不是鬧着玩的。他從參加工作到現在,衹要田裏有稻子,每天都要堅持下田坎。"文革"中,袁隆平被扣上了"搞資産階級盆盆鉢鉢"、"走白專道路"等帽子,但是他依然潛心工作,為的就是他的理想,解决全中國的吃飯問題。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饑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産育種的課題,試圖解决更大範圍內的饑餓問題。為了這個理想,他放棄了很多,例如一些國際機構給他提供的豐厚的待遇,他拒絶了。為了更多人的利益,袁隆平放棄自己的私欲私利,將自己全身心投入到農業事業中去。袁隆平放棄了小我成就了大我,以幫助人民擺脫饑餓為己任,可以稱得上一個惠及衆民的仁者。如果孔子現在還在世的話,同樣也會大聲稱道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序言第2節:第一節 何為仁(1)
第3節:第一節 何為仁(2)第4節:第一節 何為仁(3)
第5節:第一節 何為仁(4)第6節:第一節 何為仁(5)
第7節:第一節 何為仁(6)第8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1)
第9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2)第10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3)
第11節:第二節 仁重於泰山(4)第12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1)
第13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2)第14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3)
第15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4)第16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5)
第17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6)第18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7)
第19節:第三節 行仁的基本原則(8)第20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1)
第21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2)第22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3)
第23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4)第24節:第一節 不學禮,無以立(5)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