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 中国风景黑皮书:大败笔   》 第6节:美国经验      老枪 Lao Qiang

  当然产生这种冲突还有一个重要诱因源自消费者。旅游业以环境为主要资源,旅游业的开发本身是一个利用环境的过程。在我国现阶段,国外流行的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相片的生态旅游还未形成气候,大众对旅游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在旅游的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中对前三者要求较高,一句话,玩得要舒服、不累,这就使得经营者不得不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当然,这种建设不会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而是从经济效益出发。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大兴土木是第一步,第三产业全面跟上是第二步,景区城市化是必然结果。如果这个景区并无自然保护价值,这种做法还说得过去;但如果是自然保护区,环境就可能被旅游毁于一旦。
  旅游有三种经典方式:生态旅游、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后两种方式必然要对环境资源进行充分改造以后才可利用。尽管旅游业的开发者总在说旅游业是资源节约型产业,是无烟工业,对环境影响较小。但他们忽略了很关键的一点:能够开发旅游业的地方往往是对环境变化异常苛刻和敏感的地方,若不是旅游业,其他产业根本就不可能迈过自然保护区的门槛。正因为旅游业对自然宝库--自然保护区破坏的隐蔽性,才使得恰恰是看起来对环境破坏最小的产业,却最有条件和可能成为新形势下自然保护区的最大杀手。
  美国经验
  中国的旅游景点现在看来真是污点处处,其中致命的问题就在于不知道如何保护。
  在这方面,美国经验是弥足珍贵的。
  位于美国西部的黄石公园占地8983平方公里,这是一片广袤而洁净的原始自然区,有着丰富的降水。公园的中部是覆盖着茂密森林、相对平坦的火山高原。无数的湖泊在其间闪烁,它们彼此串联,形成著名的溪流群。溪流或在灼热的熔岩上流淌,或从冰封的山巅飞泻而下,使这里成为美国众多大河的发源地。溪流两岸充满了迷人的魅力,森林和崎岖幽深的大山中有无数神秘的花园,布满奇花异草,各种欢快的动物使大自然洋溢着生机。除温和的山地气候外,黄石公园还有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世界上最为猛烈的间歇泉,它们五光十色、异彩纷呈;还有那形态、色彩各异的山峦,尽情展示着造物主的神来之笔。黄石公园的地理位置、令人心旷神怡的气候加上神奇的自然景观,使之成为一个巨大的休闲、疗养和研究胜地。每年夏天,成千上万的游客蜂拥而至,流连其间,陶醉其中。
  黄石公园一经发现,马上被政府划为公共公园,规定为美国人民所共享,这不仅体现了人类保护自然资源、保护家园、欣赏并崇尚自然的良好道德观念,更反映出人类为子孙后代的生生不息和可持续发展,留下尽可能多的自然文化资源遗产和美好景观遗产的全新经济发展观和社会价值观。
  迄今,有案可查的国家公园制度发端于1872年美国国会的一项专门法案--建立黄石国家公园法案。美国国会立法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的初衷是,这一公共公园应"让人民得益、供人民享受"。法案规定国家内政部长主管国家公园,并有提出详细法律条文的责任,以"保护国家公园免受伐木者、矿产主、自然资源猎奇者或其他人员的损害和掠夺"。除此之外,国家公园的其他管理功能还包括:开发游客食宿设施、建设游览道路或林间小路、驱逐非法进入者、保护资源免遭无规划的渔业或娱乐业的破坏(NPSManagementPolicies:Introduction,1999)。美国国家公园最初倡议者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公园不能被少数盈利者掌管,而只能由为全体人民所信任的政府,为了国家的长久利益行使管理权利。
  1916年美国依法在内政部设立国家公园管理局,专门负责全国的国家公园事务。1935年通过的历史遗迹法案规定将国家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统一交由国家公园管理局管理,这显然已经大大扩展了国家公园的原有概念。现在,美国国家公园系统包括国家公园、国家遗迹、国家历史公园、国家保护区、休闲娱乐区等区域的所有土地、水面。截至1995年,美国国家公园系统面积为3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3.45%,其中,国家公园面积为1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05%。
  现如今,产生于美国的上述国家公园的思想作为一种理念已经为全世界100多个国家所普遍接受,并在1200多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地中贯彻实施。
  其实,美国对于国家公园的保护规定并非人人乐于接受,在规定之初,很有一些反对之声。有人抱怨农场、市镇、村庄被划入了保护区,所有商务活动因此受到阻碍。在税收、金钱的驱动下,以经济为目的的开发威胁着国家公园的保护。为了体现政府的保护职能,19世纪末,美国国家公园甚至由国家骑兵守卫,这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持续了几十年,直到20世纪初才结束,这国家骑兵可是直接由内政部长统帅的。
  在美国,对于如何处置国家公园乃至更广泛意义上的公共物品(资源)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对国家公园内部资源而言,国家公园的目标和国家公园存在的价值,究竟是为现代人充分利用并获益,还是兼顾子孙后代的获利而给予保护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典型的争论实例是国家公园内交通工具的使用。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为现代人提供了游览公园的便利,许多游客都选择使用它。交通工具多,无疑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的享受。但是,如果考虑为后代人留下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公园内交通工具的使用就要大大受到限制。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第1节:南京的忧伤第2节:未老先衰的景区第3节:世界遗产致命伤第4节:中国景区十大愤怒
第5节:旅游与环保第6节:美国经验第7节:什么都卖第8节:周庄的伪民俗
第9节:只有小聪明第10节:那时周庄第11节:写在周庄边上第12节:中国的艾菲尔铁塔
第13节:拆不去的天梯第14节:从最高到最长第15节:遗憾之旅第16节:平遥搬不动
第17节:平遥和丽江第18节:坍塌的古城墙第19节:神圣制造第20节:孔子乘泰山索道
第21节:泰山生气了第22节:泰山石有没有明天第23节:过把瘾就死第24节:“买断”桂林山水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