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当代悬疑小说之父:丹·布朗传 》
第二章 羽翼初丰(2)
莉萨·罗格克 Lisa Rogak
布朗来到好莱坞在一所预备学校找了一份差事,当一名西班牙语教师。就这样,丹·布朗开始了一种维持多年的生活方式——同时做两份全职工作:白天教书,晚上披星戴月地进行可能一无所获的创作。
布朗看到一家名为自由音乐家联盟的公司在报纸上登了条广告,该公司希望为自由音乐人的作品提供一个全国性的交流平台。布朗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将“动物们的合唱”副本寄给他们。自由音乐家联盟的负责人觉得这张专辑非常不错,与众不同,就收录到出版计划中。就这样,布朗有了一本精巧的、螺旋装订的小册子“动物们的合唱”:专辑里还有一本迷你型动物诗歌集。
布朗知道必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圈内人。到时,这些团体固有的排外意识在你身上就会冰释瓦解,而你也就真正开始自己的星光之路了。这一点在秘密团体中尤为明显,但谁又能说音乐圈不是这样?
于是,他加入了美国国家歌手学会。该学会名流云集,许多音乐界的大腕都是其成员,甚至包括大名鼎鼎的比利·乔和王子。学会还承诺为尚未成名的创作者提供精神支持与指导,帮助他们提高音乐技巧,培养与人沟通及协商的能力。布朗开始频频参与聚会和讲座,来往于各个工作室之间。
这天,他与学会艺术部主任布莱斯·纽伦攀谈了起来。出于工作职责,布莱斯把行业内部的特殊政策和秘诀告诉了布朗,并对他日渐转变为轻摇滚路线的音乐风格提出了建议。
她一定看出他是一位可造之才。因为就在他们见面后不久,布莱斯决定做布朗的经纪人,亲自为他策划发展路线——安排预演、演唱会,设立试听室,与各大唱片公司主管交际应酬。
不久,在布莱斯的苦心经营下,布朗迎来了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他获得了推出自己首张个人专辑的机会。专辑里的歌曲全部由布朗一人创作而成,而且专辑的封面上还印着他的个人商标——“DGB音乐”——不仅如此,好莱坞最负盛名的音乐班底还为他进行了一系列筹划和指导,制作人也是英国唱片业的年度制作人。
有了如此强大的制作阵容撑腰,布朗对他将要发行的专辑充满了信心。尽管如此,制作和发行整张专辑的资金必须由他独力承担,这简直要让他超负荷运转了。他不得不东挪西凑,四处借钱,几乎刷光了所有的信用卡,即便是这样,他仍不得不到处加班上课,就为了早日凑够资金出版他的个人专辑。
无数年轻人带着他们的音乐梦不远万里来到洛杉矶,然而到这儿之后却发现处处碰壁。失败仿佛永远没有尽头。但是丹·布朗根本不把这些所谓的失败和挫折放在眼里。
他发现自己具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而这恰恰是这些年少气盛的音乐家们所缺乏的。布朗不能理解为什么其他人会因为一连好几个月接到铺天盖地的退稿信而失魂落魄,一蹶不振。他往往把退稿信当作一位细致耐心的老师,告诉他如何查漏补缺,再接再厉。
但是,布朗很快发现自己与这个圈子本质上的不合。
同时,布朗与布莱斯相爱了。他们二人一直谨小慎微地维系着彼此之间的关系,早在开始制作布朗的首张个人专辑的时候,二人就已坠入爱河,尽管周围的人都蒙在鼓里。布莱斯和丹这么做也是情非得已,她毕竟是他的经纪人。这样的事情放在今天来讲也很容易让人误解为一个资历尚浅的男艺人被迫受控于一位气势凌人的女老板,这简直不亚于一个充斥着色情和性交易的三流肥皂剧。更重要的原因是,布莱斯比布朗整整大了十二岁。虽然他们生活在思想开放、日新月异的洛杉矶,但是按照20世纪90年代的观念,一位年轻男子与一位年长的女性谈情说爱足以让人大跌眼镜。
布莱斯完全可以从每年加入学会的成千上万名年轻男子中任意挑选一位,但是她偏偏选中了丹。毫无疑问,她看出他才华横溢,决定竭尽所能帮助他,让命运之神垂青于他。她的到来仿佛给布朗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他的创造欲望前所未有地被激发出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上海译文出版社 |
|
|
关于作者 | 关于译者 | 第一章 密码之源(1) | 第一章 密码之源(2) | 第二章 羽翼初丰(1) | 第二章 羽翼初丰(2) | 第二章 羽翼初丰(3) | 第三章 运筹帷幄(1) | 第三章 运筹帷幄(2) | 第三章 运筹帷幄(3) | 第三章 运筹帷幄(4) | 第三章 运筹帷幄(5) | 第四章 首尝败绩(1) | 第四章 首尝败绩(2) | 第四章 首尝败绩(3) | 第四章 首尝败绩(4) | 第五章 迷茫岁月(1) | 第五章 迷茫岁月(2) | 第五章 迷茫岁月(3) | 第六章 破釜沉舟(1) | 第六章 破釜沉舟(2) | 第六章 破釜沉舟(3) | 第七章 时来运转(1) | 第七章 时来运转(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