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孔學感悟集:論語力 》
第6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於丹 Yu Dan
孔健 Kong Jian
真正的健康文化是多元的,對他者是寬容的、不斷創造着新的東西。如果僅有儒教而沒有道教的存在,那我們的國傢、中國的文化構造不就成為不完全的了嗎?我之所以在電視上講完《論語》之後,又主動提出"下面要講《莊子》 ",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
儒教、道教各自的思想在中國國內占有穩固的地位,這也是一種和諧的狀態,除此並無其他解釋。
道不遠人
《〈論語〉心得》是將我在電視臺《百傢講壇》欄目上的講述內容輯書成册的。由於這個欄目,作為學者的我,也能做到將自身感悟的內容告知了衆多的視聽者。我在可以嚮大衆講演的電視舞臺上,留意到了"道不遠人"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是《中庸》裏記載的孔子的話,意思是"真正正確的道就在身邊,是在普通生活中可以實踐的"。
因為《論語》不是故事,所以不太適於廣為傳播。那麽,我着眼的目標就是通過講述發生在身邊的事情,讓大傢明白其中的道理,瞭解到凡人也可以生活在經典之中,以期讓大傢從心中自然地覺醒。
21世紀是一個多元選擇的時代,也正因為如此,人們的心靈容易出現迷惘。在這樣一個時代,人們也就都開始思考追求人生真理,"如何才能安逸地生活呢?""如何能沒有苦惱地生活?""怎樣能發現找到自己的理想?"對於這一切,大傢所想的都是"馬上""盡快""盡量簡單"地瞭解到答案。
正因為如此,與其僅僅拘泥於縝密的解釋,不如盡量用簡潔的話語來論述《論語》的真髓,我想,正因為我完全是這樣地講述了《論語》,所以纔有很多人肯聽我講述的。
我認為《論語加算盤》構築了今天日本這樣一個經濟大國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講,也可以說日本是一個很好學習《論語》、充分運用《論語》的民族。聽說此次《〈論語〉心得》在日本得以翻譯出版,我感到非常高興。在此,對擔任本書的翻譯、監修工作的孔健先生、為本書檢查日語的未來工房的竹石健先生以及講談社學藝局翻譯組的各位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謝。
我衷心期盼,經典今後也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生命也因有了經典而不斷成長。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1) | 第2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2) | 第3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3) | 第4節:前言 《論語力》"出籠"花絮(4) | 第5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1) | 第6節:序一 為日文版《論語力》出版所作的序言(2) | 第7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1) | 第8節:序二 中國出現"於丹現象"的背景(2) | 第9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1) | 第10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2) | 第11節:於丹:在成長中的感悟(3) | 第12節:於丹《論語》扶桑行(1) | 第13節:於丹《論語》扶桑行(2) | 第14節:於丹《論語》扶桑行(3) | 第15節:於丹《論語》扶桑行(4) | 第16節:於丹《論語》扶桑行(5) | 第17節:於丹日本講座(1) | 第18節:於丹日本講座(2) | 第19節:於丹日本講座(3) | 第20節:於丹日本講座(4) | 第21節:於丹日本講座(5) | 第22節:於丹日本講座(6) | 第23節:於丹日本講座(7) | 第24節:於丹日本講座(8)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