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抱住一把热情的腰:更衣记   》 第6节:从来不解醉红裙      庄秋水 Zhuang Qiushui

  实际上,以前逢年过节,太太是要穿红裙的,姨太太就只能穿粉红。这样规律化的穿着,好处是不会把人的身份弄乱。只有像刘姥姥那样的庄户人,才会见着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平儿,就以为是凤姐了。
  我一直好奇,古人穿红裙,怎么搭配呢。传统的说法是"绿衣丹裳",红配绿,那是参差对照的穿法。明清时期,红袄绿裙是很时髦的配套。《红楼梦》里林黛玉初见王熙凤,王"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褙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以中间色使原来强烈对比的颜色趋于柔和,这是大家贵妇的穿着。
  现在如果你穿着这样大面积的互补色走在大街上,回头率肯定是百分之百。西门庆看到家人媳妇宋惠莲红袄配着紫裙子,觉得怪模怪样,就送了一匹翠蓝兼四季团花喜相逢缎子给她穿。看来男人们的颜色审美不容忽视呢。
  "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连鲁迅也很懂得搭配之道呢(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披上一层精神的外衣
  人类衣着原始而且神圣的最初目标,是以一种无意识地适应身体的方式来表现精神上的渴望。披风可谓是最好的例证之一。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林黛玉"换上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罩了一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的鹤氅,束一条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头上罩了雪帽",踏雪行来。请动用一下你的想像力吧,想象一下鲜雪美人的千种风情。
  作为披风之一种,鹤氅早先是道士、隐逸士人的标准服装。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很是流行。那时候的士人好谈玄好美服还吃药(五石散),时时保持HIGH的状态,就是为了看起来有出尘之态,有如神仙。后世的人也因此喜爱穿鹤氅,过一把神仙瘾。
  明代色情小说《如意君传》里,敖曹初次觐见武则天:
  浴罢,衣以云翱鹤氅之服,束以七宝剑绦,戴以九华碧玉之冠,韬以乌巾,望之翩翩如神仙中人也。后大悦,抚掌而语曰:"仙降於吾所。"
  明明是个面首,偏偏还要弄姿作态,装作神仙中人。另一个有名的面首张昌宗好像也干过类似的事。我们姑且视为性爱前戏的一部分,是女皇的特殊嗜好。
  据敦煌壁画,隋代女人们很喜欢穿的是一种小袖式披风。这种披风一般都是翻领,大概是受外来服饰的影响所致。在《花间集》的时代,披衫、披袍一类的服装已经成了女性的日常穿着。宋朝女性更是以身材修长为美,喜欢穿"背子",又称褙子,还可称子,从上到下,竖直的线条,即便是身材矮小,也可利用视觉效果,看起来长身玉立。明代背子,有宽袖、窄袖两种分别。宽袖背子,领子一直通到下摆,衣襟上有花边装饰。窄袖背子袖口、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明代背子一度升格为正式礼服,叫做"披风"。后来更成为居家休闲服。刘姥姥初见王熙凤,她正是穿着这么一件石青刻丝灰鼠披风。
  披风这种实用性有限--御寒不如长袍,方便不如马甲--的服装样式能够流传久远,也许是因为人们都有修饰自己的欲望,而披风,有一点点"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味道。
  一件大红斗篷
  还是《红楼梦》。宝玉的红猩猩毡斗篷裾角飞扬,拢下了第四十九回花团锦簇的一篇文字。大雪天,姐妹们相聚起诗社,宝琴是贾母赐的翠羽斗篷,黛玉是白狐皮斗篷,李纨是哆啰呢斗篷,宝钗是莲青斗纹锦上添花洋线番羓丝的鹤氅,邢岫烟穷,没有斗篷穿,就只穿着家常旧衣。于是我们便从斗篷上看出宝琴正得宠,黛玉身体比较弱,岫烟出身的贫寒来。
  斗篷所具有的权力感和人际关系的透明度,让人疑惑这种服装的自然本性。服装似乎已经越过寒冷的外在进入文明世界。它所具有的审美情趣就是在内外之间造成一个空间,吸引注意力,延宕身体之间的相遇。这种道具感正是斗篷作为服装的命运。所以在传统戏曲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斗篷左右逢源。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第1节:看庄秋水"更衣"第2节:一抹微云第3节:保卫屁股第4节:夫长妇随
第5节:为什么这么黑?第6节:从来不解醉红裙第7节:一件大红斗篷第8节:妾有绣腰襦
第9节:一袄心情第10节:具有国际感的披帛第11节:对抗性游戏第12节:裙带关系
第13节:围裙的前世今生第14节:人家的姑娘有花戴第15节:云鬓花颜金步摇第16节:心有千千髻
第17节:假作真时真亦假第18节:结发为夫妻第19节:女为悦己容第20节:温润如玉
第21节:团扇团扇,美人并来遮面第22节:有暗香盈袖第23节:名叫"合欢"的秋扇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