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魔志怪 》 綉雲閣 》
第六回迷女色師提入夢 臨渤海怪亦充仙
魏文中 Wei Wenzhong
不情自迷七竅,朝日蘭房設宴,逸樂非常。時值中秋,表妹露珠來傢,顧盼顔色之好,高過不情,每當夜飲陪宴時,七竅目不轉瞬。不情暗窺甚悉,以言試探七竅曰:“爾表姊露珠與妾孰美?”七竅曰:“爾美甚。”不情曰:“夫言誑矣。”七竅曰:“爾烏知吾言為誑乎?”不情曰:“妾以郎君矚目不捨,故知之耳。”七竅曰:“目原為視人之物,目雖視之,心未常屬之也。”不情曰:“妾意欲謀露珠同事郎君,何如?”七竅喜極而言曰:“其計安在?”不情曰:“欲以媒妁,奈彼配人,不如暗損其計,揚言在外,使彼夫傢知覺,必棄露珠,然後通以媒妁之言,斷無不得。”七竅曰:“此計甚善,任爾為之。”是夜,不情苦苦勸酌,露珠歡飲過量,已入醉鄉。不情扶至蘭房,安於臥榻,笑謂七竅曰:“妾避他所,以盡郎歡。”七竅閉戶解衣,竅喜千載奇緣,遇於今夕。
紫霞默會得知,嘆曰:“吾遣虛無子闡道於世,虛心子念抱不平,臨凡亂之,不意未亂人之道。而不情已亂彼道,如不提醒,枉彼從吾學道多年,一旦墜落三途,殊為可惜。”遂命推雲使者往提真魂,速入幻境中,以免損露珠之真,且不失虛心子之道。使者領命,忙墜紅塵。
是時,七竅欲火來攻,將作不情C使者以袖拂面,昏倒於地,魂離軀殼,見一道冠道服者立於其前。七竅曰:“爾何人歟,膽敢入吾密室?”使者曰:“吾乃推雲使者,特來約君一遊妓館耳。”七竅曰:“妓館在於何地?”使者曰:“不遠。”七竅喜,隨之而行,以為美人唾手可得。
行約數武,朱門在望,使者導入,極目廊下,鐵牀銅柱排列森嚴。七竅視而畏甚,私與使者曰:“銅柱鐵牀何人所受?”使者曰:“貪淫女色者受之。”七竅曰:“管理何官?”使者曰:“陰曹閻老耳。”七竅曰:“閻老何人所作?”使者曰:“能忠能孝,能友能恭,兼不犯諸惡者作之也。”七竅曰:“閻老可得見乎?”使者曰:“入內即得見焉。”言已,由左廊拾級直入中堂。七竅身隱東隅,偷視上坐閻老,烏靴象簡,面目森然,案下罪人受笞者聲聲叫苦。七竅見形甚慘,畏而他適。
獨入一院,兩廊盡墜珠簾,心恐閻老後宮,卻步不進。無何,三四美女褰簾而出,七竅睨視,其貌情勝不情、露珠。中一女娘身服紅衣,見七竅而呼曰:“郎君奚自?”七竅曰:“不意來此,究不知是地為何地耳。”美女曰:“此名嫩柳院,郎君有情,何過門不入耶?”七竅戀彼色心,攜手同入。剛入樓閣,妓女紛紛環繞身旁。七竅情不自禁,遂摟一處子而入榻焉。處子嬌笑異常,七竅心志俱惑。肌膚甫近,自覺遍體相刺如針,急欲脫身,而處子愈抱愈緊矣。七竅呼號慘切,望救無人。忽使者至,見七竅而笑曰:“子何貪淫如是?”七竅曰:“君快救我。”使者曰:“此爾之樂境也,何雲救耶?”七竅曰:“知之矣。”使者於是連聲呼曰:“起,起!”處子聞呼釋手。七竅出榻細視,乃一有齒鐵杖,非處子也,訝然曰:“明明杖也,何能化為處子耶?”使者曰:“天下皆幻境耳,豈但處子哉!”七竅慚甚。久之,謂使者曰:“吾欲歸矣。”使者曰:“隨吾去之,自是歸路。”導之出院,嚮南而行,途坦山高,幽雅可愛。使者曰:“爾知是地乎?乃好道者將道修成,得上天玉符,同升此境逍遙快樂,不生不滅之福地耳。”七竅曰:“前面峭壁間一閣高聳,紫霧騰空者亦福地耶?”使者曰:“非也。其地名升仙丹墀,其閣為綉雲仙閣也,何得概以福地名之。”七竅曰:“綉雲閣內所居何人?”使者曰:“上天設之以待成道者。”七竅曰:“閣名綉雲,異日殆有女仙乎?”使者曰:“但能修道不忌,男女皆可有成。”七竅曰:“盍往觀之?”使者曰:“可。”剛至閣前,其內射出金光,炫人心目。
七竅諦視良久,暗自計曰:“是地似吾所素遊者,不然,何模樣依稀在吾眼界?”正疑似之際,使者曰:“爾願登此閣乎?”七竅喜曰:“願。”使者遂度霧穿雲,騰空直上。七竅隨後,登至數級,足忽虛而下墜焉。旁一老道揮以麈曰:“凡胎俗子,敢登仙閣?”七竅跪謝不遑。老道扶起,拍其額而呼曰:“勿迷爾真性,仙路有時登;倘迷爾真性,墜落不翻身。”七竅方欲究詢,老道復厲聲曰:“子可歸矣。”七竅尚依依不捨,當被老道掌推僕地,一驚而醒。細視己身,已出東廂之外。
不情自離蘭室,頻從窗隙偷窺,倏忽間弗見七竅。尋覓已久,突於東廂外得之,暗暗扶入蘭房,而露珠此時酒已醒矣。
七竅急遣之出,臥於他所,自此淫心淡然,似有修道之意。無奈不情日日悅以枕席,未幾而淫蕩如前。
紫霞暗思:“仙子脫化迷性尚且如此,何況凡夫,是不斬斷淫根,不可以救虛心子;然不情乃老猿所化,法力匪淺,欲斬淫根,必先斬老猿,以絶其望。”遂遣靈昧子臨塵討之。靈昧子曰:“老猿修道潭中,原欲成道脫彼軀殼,奈為老狐播弄,精盜仙子,助己飛升。今討老猿,不若先討老狐,以罪有所歸也。”紫霞曰:“如是爾先討老狐,老狐伏時,同討老猿,一舉兩得矣。”靈昧子曰:“虛心子欲亂道以陷身,又自陷身以昧道,仙軀墜落,自墜落耳。如虛靈不昧,老猿其奈伊何?老猿不能惑彼,則老狐播弄,亦屬無用,安費吾師婆心哉?”紫霞曰:“念彼修道多年,一失仙軀,萬劫難復,爾其急去,毋負師命可也。”靈昧子曰:“老猿妖法甚高,老狐亦然,師命往討,不賜寶器,製伏何能?”紫霞曰:“吾賜爾清心玉帶一圍,驅妖腎腸一副,有此二寶,自能伏之。”靈昧子將寶接過,謹帶身旁,拜辭紫霞,乘雲而去。雲頭高望,見老狐身臥鬆下,噓氣煉神,急急按下云車,揮之以麈。老狐扭身一化,化為烈馬,四蹄奔放,其快如風。靈昧子追至太翁山前,烈馬知不能逃,與之鬥于云裏。一時是山之上,狂風大起,走石飛沙,酣鬥逾時,勝負未定。靈昧子復以降魔訣伏之,烈馬口吐紅珠,將訣吹散。靈昧子知彼法力甚大,忙在懷內取出清心玉帶拋於中空。其帶乘風化作五爪金竜,旋繞天半。烈馬畏甚,收回紅珠,剛於潛形,早為金竜縛定,牢不可解。烈馬無奈,仍還本相;金竜亦化為寶帶,拴着狐首。老狐伏地哀求釋放,誓不興妖作怪,敗道於人。靈昧子曰:“爾播弄老猿,以毒虛心子,如能俾彼潛形斂跡,吾方宥爾。”老狐諾,靈昧子釋之,同討老猿。
老猿正在蘭房與七竅夜宴,宴罷,更已三轉。七竅入榻,忽然窗外響亮一聲。老猿默思,知是老狐至此,笑迎室外曰:“姊姊之來,為何故也?”老狐曰:“特勸妹妹歸潭耳。”老猿曰:“成仙之樂,安及蘭房,姊毋來勸,吾實不欲歸矣。”老狐曰:“姊不欲歸,必遭天譴。”老猿曰:“姊姊前日所使,恐吾不行,今日來茲,出言甚厲者何也?”老狐遂將靈昧子伏彼事一一言之。老猿曰:“靈昧子不過恃紫霞法寶,爾畏之,吾實不畏;爾服之,吾斷不服。”老狐曰:“吾錯使爾,爾如不去,罪坐吾也,為之奈何?”老猿曰:“爾欲安閑,自歸爾洞。靈昧子至,吾自與鬥焉。”老狐知諫不行,怒擊以紅珠。
老猿口吐黑霧,內有猿兒無數,各執械器同擊老狐,老狐敗去。
靈昧子挺身出詈曰:“修道之妖,宜斂妖跡,何得肆行無忌,毒及上界仙真,以成爾道乎?”老猿不答,吐霧如前。靈昧子以清心帶擲之,不意為衆猿兒所托,弗能直伏猿妖;次急以驅妖腎腸擲之空中,化為金圈百萬,衆猿盡入其內,不能脫身。老猿勢孤,束手待縛。靈昧子拴回洞府,請紫霞治之。紫霞斥之曰:“爾修爾道,何得竊人精髓以助己道耶?”老猿曰:“虛心子恨人闡道,因而投生亂道,亂道之心,何異乎猿?猿之欲藉彼以成道者,皆以亂添亂之意。真人不罪虛心子而罪老猿,何其左也?”紫霞不語,即命推雲使者暗提七竅來此,明彼心性。使者將魂提至,老猿見之,仍化不情。紫霞謂七竅曰:“爾戀不情乎?”七竅曰:“不情吾妻也,烏得不戀?”紫霞笑曰:“爾妻不情已為猿食久矣。”七竅曰:“既為猿食,又何在茲?”紫霞曰:“猿食爾妻,化爾妻形,盜爾精髓,如不醒悟,必並爾身而亦啖之。”七竅曰:“顯然吾妻在此,何猿之有?”紫霞怒曰:“爾以吾言為誑耶?”以麈揮之,不情遂化為猿,命靈昧子幽之彼洞,不準在世擾亂於人。老猿幽去,乃拍七竅之額者三,七竅似有所悟。紫霞曰:“三緘爾好友也,宜急訪尋,同闡大道。”言畢,使者導出洞外。
絆石跋蘇,自此斷絶淫根,遍訪良友,徵途之苦自不必言,而其道心總在若隱若現之際,故遇佳山佳水,心切悅之。或臨淵望洋,或登峰越嶺,或在廛市,以市為傢,或在鄉村,以村為室,春秋幾易,未嘗歸裏。
一日行至渤海,人煙輻輳,七竅遂暫居此以訪三緘。是海有一蛙精,修道千年,能化人形像,常遊市鎮,醫道活人,意欲外功積成,以登仙品。閑暇無事,遊於海岸。忽見七竅頂現清光,驚曰:“此仙子投生人世者也,吾與之交,成仙有路矣。”即化一老道,邀入肆中,訂以金蘭,膠漆不若。
時當端午,老蚌來市,愁然而謂七竅曰:“兄有遠行,與弟暫別。弟居此處,非其人切勿與交,否則不利。”七竅諾,老蚌辭去。
海角之西有黃魚老怪,喜以人血為酒,凡舟楫揚帆來茲,每每鼓浪興波,破舟沉底,掐人喉而吸血,遭害者不知凡幾。
端午日居民以竜舟為戲,老怪乘浪遍遊,目觸岸東清光旋繞,喜曰:“是必仙子投入凡胎者,若得吸其血髓,道不難成矣。”忙出水面,吐氣成艇,直達東岸,將舟泊定,化作白發老道飄然而來。七竅見老道奇異可敬,視不轉睛。老道近而揖之,七竅亦揖。交談數語,意合情投,攜手而行,入肆共飲。老怪酒量極大,飲至半酣,七竅詢曰:“道長之道號安在?”老怪曰:“毒腸。”七竅曰:“道者名諱,宜理慈和字面,鬍以毒腸名之?”老怪曰:“學道時,師常以毒腸為戒,吾恐忘卻,故以此為號焉。”七竅曰:“如道長言,自是毒腸除盡,滿腔仁慈者。”老怪笑曰:“世人之毒腸在抱者,不為名,即為利。若吾輩學道,固已名利兩忘,腸不毒矣。”七竅信以為真,不勝敬服。
酒將飲罷,毒腸曰:“爾之來此,其貿易耶,抑亦居積而為賈耶?”七竅曰:“否,否。吾之來為訪良友也。”毒腸曰:“所訪何人?”七竅曰:“三緘。”毒腸曰:“為人若何?”七竅曰:“吾素讀詩書,前得老道指示,須與三緘為友,方能有成。出訪兩遭,未剋相晤,為人何若,尚不知也。”毒腸不復再問,辭別七竅,假意歸去。乘風四顧,遠見一縷清光,從續陽山前直透空際。掉身化作道長,近而問諸侍從,乃知其為三緘也。於是撮口高噓,一小黃魚近前,問曰:“呼小妖何事?”毒腸曰:“吾欲誘七竅入洞,以食其血,恨彼不離海岸,計無所施。爾可化為三緘,助吾引誘之力,如入吾口,重賞爾躬。”小妖領命,將三緘周視一遍,急同老怪乘風而回。
次日,毒腸入市,謂七竅曰:“子欲訪得三緘,方遂爾志,吾洞昨日來一小子,自號三緘,爾隨吾去,即見之焉。”七竅諾,囑僕緊守旅戶,獨與偕行。僕私謂曰:“前之老道善氣迎人,告主毋得濫交,恐受害於匪類。今之老道猙獰可畏,非道中人也。暫與相交,尚慮受害,何反以千金之體,而蹈不測之地乎?”七竅曰:“取友一則取以道,非取以形,吾去爾勿阻之。”僕不敢言,唯唯而退。七竅隨毒腸行,甫至洞前,見一小子品貌不俗,詢其名號,果三緘也。七竅此時一見如故,誓同生死,重拜毒腸,暫居洞中。
適老蚌歸來晤七竅,入其旅捨,僅僕在焉。老蚌驚曰:“爾主安往?”僕曰:“為白發老道邀去矣。”老蚌曰:“殆哉!此子也。但不知是何海怪將彼攝去。如不往救,必有天殃,如往救之,又傷同類。”躊躇良久,衹得妖風駕動,騰空而來。
遙見清氣盤旋,為黑霧所繞,細視其處,已知在黃魚洞中。急急按下妖風,直入洞府。毒腸笑而出迎曰:“蚌兄來此鬍為?”老蚌曰:“特來勸怪耳。”毒腸曰:“所勸何事?”老蚌曰:“七竅之身,乃紫霞門徒投生塵世,爾宜護持,俟彼返本歸根時叨光弗少。”毒腸曰:“吾造修多年,正欲得一仙子而食之,以成吾道。爾毋饒舌,免傷和氣。”老蚌苦求釋放,毒腸不允,命衆小妖逐出洞門。老蚌口吐金珠,光射洞之內外,群妖畏甚,四散無蹤。毒腸怒,持劍出洞,與老蚌戰於海濱。一時黑霧迷天,海波大起。戰約數刻,老蚌力盡,為毒腸拋一金瓦,當頭打下,乘風而逃。但見金瓦騰空,隨老蚌馳追不捨。老蚌避身無地,望救無人,於莫可如何時,紫霞立在雲頭以雷訣震之,金瓦直嚮海中墜去。詢及老蚌:“何與是妖相鬥?”老蚌將救七竅事詳細稟明,紫霞曰:“如是,吾命衆理子往擒此怪。”衆理子奉命前來,與魚怪大戰三日,力不能勝,歸告紫霞。
紫霞曰:“此毒腸也,與爾相反,茲賜爾一盤,可收伏之。”衆理子曰:“盤有何奇,能收毒腸耶?”紫霞曰:“是盤乃湯王故物,刻有日新諸字,以之收拾毒腸,特易耳。”衆理子聞言,持盤而往。毒腸厲聲曰:“爾敢與吾再鬥三日乎?”衆理子曰:“誓欲與爾决一死戰,有何不敢?”毒腸於是拋起金瓦,斜斜而墜。衆理子揮之以麈,金瓦渺然。毒腸忿甚,吐出無數惡鬼,共鬥衆理子。衆理子手執湯盤照去,萬道霞光直射毒腸。
毒腸為盤所照,昏倒在地。衆理子擒歸,交與紫霞。紫霞曰:“彼已修道多年,且押赴陰山,留待後用。爾急返洞內,以救七竅,不然必為衆妖所傷。”衆理子不敢遲延,轉身入洞,果見七竅已為群妖捆束,欲吸其血矣,仍照以盤,群妖化為烏有。
當將七竅解釋,導回海岸。七竅謝曰:“救我者何人?”衆理子曰:“村民耳。”七竅曰:“是何妖物殘毒如斯?”衆理子曰:“黃魚精也。”七竅曰:“三緘不為所斃乎?”衆理子曰:“三緘前歲歸傢,今復訪爾,尚在續陽山下,洞內之三緘者,乃小妖所化也。爾速整頓行李,嚮續陽山晤之。”言畢,化作清氣,直衝霄漢。七竅知為神救,望空拜謝。
次日,辭別旅主,竟嚮續陽山而投。行約旬餘,已到山下,緣村訪問,初無有知三緘者。訪之數朝,急見一道士繞村而過。
七竅邀於路而詢之,道士曰:“三緘在敝觀住居已久,昨日辭去,不知所往焉。”七竅愁然曰:“良朋之難得也,洵不誣矣。”即偕道士入觀,拜見老道。老道留彼暫住觀中。
一日閑遊,瞥見壁題四句云:“僕馬徵車到處遊,陽春已過復逢秋;良朋不遇今何故,暗執絲鞭又渡舟。”後書“三緘”二字。七竅見此,口吟不絶,傷感成疾而歸。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一回聚仙臺諸真論道 虛無子四境遊神 | 第二回遵師言投生擇地 遊冥府奉命提魂 | 第三回三緘觀劇遇狐狸 七竅乘舟見毒竜 | 第四回訪友人誤入仙莊 遇蘇子巧生魔障 | 第五回背福海三妖喪命 遇不情七竅迷心 | 第六回迷女色師提入夢 臨渤海怪亦充仙 | 第七回望紅燈誤認蘭若 遊緑野忽遇仙亭 | 第八回率野鬼石村排陣 遇柳精泥郭為神 | 第九回朝元洞六魔擾世 靈根寺三道傳功 | 第十回黃河島赤鯉為害 泥丸國白鳳銜珠 | 第十一回盜電光三緘負疾 遊白馬萬裏思親 | 第十二回奉父母誠感天地 讀詩書道易功名 | 第十三回查良緣三請月老 得王爵四失雲卿 | 第十四回謫遼陽情傷毒役 過秦嶺念切慈親 | 第十五回遇杜公山亭養疾 逢匈奴塞外看羊 | 第十六回羊奔澗得逢仙友 虎出穴又仗神威 | 第十七回轉後洞折磨苦甚 訴前言贖取情深 | 第十八回化仙府憑空試法 出遼陽選地為傢 | 第十九回集諸仙洞中議道 化田翁郭外談玄 | 第二十回冒三緘題詩訪友 引七竅入閣言情 | 第二十一回過裙山邀入洞府 離沐水錯認歸途 | 第二十二回棄道心皆由巧辯 崇儒學幸服青衿 | 第二十三回純陽觀求桃卜卦 聚陰臺遇鬼問神 | 第二十四回仙緣莊夢友談道 盤澗𠔌有怪為鄰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