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性格習慣大解析:如何與全國各地人打交道   》 第6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4)      劉登閣 Liu Dengge

  北京人的人際關係是最有"人情味"的,他們世世代代都遵循着中國傳統觀念中"禮之用,和為貴"和"中庸之道"的準則,以保持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和諧,最終達至社會和諧。在以前的四合院中,相互沒有血親關係的幾個家庭生活在同一個空間,彼此之間相互關照,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形成一種非常友好和睦的人際關係。這種生活方式最容易使人産生感情,而且這種感情會世代相傳,形成一種穩固的文化心理。雖然現在高樓大廈代替了古老的四合院,然而這種人情文化卻一直延續下來,並不斷增添新內容。在現代北京人的日常生活中,仍然維護着良好的人際關係,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相互謙讓,不分你我。
  北京人很重友情,把人際關係看得很重,不論是他們與你交往,還是你與他們交往,都很有人情味。他們認為友情相互滲透、彼此交流是維係良好生意關係的最佳方式。例如,在吃飯問題上,幾個人一起去飯店吃飯,大傢總會爭着付錢,常常出現相互之間各不相讓、都要交錢的情況。如果一起出門,也總是爭着包攬大傢吃的用的。在他們看來,如果彼此之間利益劃分得太清楚,尤其是斤斤計較,那就是小氣和自私,更重要的是,會因為計較個人利益而破壞人際關係的和諧。
  北京人有着待人坦誠不欺、鄙薄姦詐不實的作風,有一種君子的風度。他們和朋友交往,寧肯自己吃虧,也不願損害對方,有一種"患難之交"難逢的意識。他們恪守一條格言:"騙朋友僅是一次,害自己卻是終身。"因此,他們為人古道熱腸,樂於助人,處處替別人着想,無微不至地關心朋友,並且常常不圖回報。
  北京人直爽豪放、熱情好客在全國是比較突出的。但是,他們不願片面接受別人的恩惠,哪怕是最要好的朋友,也非常註重"禮尚往來"的交往方式。因為知恩不報非君子,忘恩負義的人一嚮為北京人所不齒。因此,在與北京人打交道時,一定要註重與他們的人情交往,凡事都要講求人情味。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中國緻公出版社
第1節:前言(1)第2節:前言(2)第3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1)第4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2)
第5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3)第6節:天子腳下的北京人(4)第7節:洋氣的上海人(1)第8節:洋氣的上海人(2)
第9節:洋氣的上海人(3)第10節:洋氣的上海人(4)第11節:洋氣的上海人(5)第12節:幽默的天津人(1)
第13節:幽默的天津人(2)第14節:幽默的天津人(3)第15節:幽默的天津人(4)第16節:幽默的天津人(5)
第17節:幽默的天津人(6)第18節:幽默的天津人(7)第19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1)第20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2)
第21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3)第22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4)第23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5)第24節:辣火朝天的重慶人(6)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