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校 》 帶你去耶魯 》
第6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2)
曹藴 Cao Yun
馬徵 Ma Zheng
馬: 這個黑口袋我沒見過, 大概是老師自備的吧。 我當時用自己的書包裝工資。 收據倒是真的, 我至今還留着一張收據條, 上面是老俞親筆寫的: "給馬徵老師?菖?菖?菖期班?菖?菖?菖元"。 那時, 每期班結束, 就拿這個條去會計那裏領錢。
曹: 那張收據你一定得留着, 以後新東方博物館成立了, 那東西就稀奇了, 說不定還能拍賣呢, 哈哈! 既然那時候收入、 工作環境都不錯, 新東方的發展也充滿希望, 你怎麽會想到離開新東方去美國留學呢?
馬: 這個問題很多朋友都問過我。 我有時候會想, 如果今天讓我重新選擇, 我可能還會做出同樣的决定。 我加入新東方的時候, 已經做了出國留學的準備。 雖然新東方當時的發展前景不錯, 但我始終覺得從教書育人的角度來講, 自己的經歷和資歷都有限。 當時教書僅僅是和學生分享一些自己學習英語的體驗, 自己需要豐富和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 覺得不能滿足於現狀, 要去充電。 關於出國的决定, 是因為自己很喜歡教育和科研, 想在學術界發展。 當時很多師兄、 師姐都去美國深造了, 而且都建議我本科一畢業就去, 所以我本科一畢業就去了耶魯。 現在回過頭來看, 雖然最終沒有選擇在美國走學術道路, 但這幾年自己的收穫非常大, 無論是學習、 做學問還是做人。
曹: 你有沒有想過, 等你去美國留學歸來, 當時的同事可能已經變成新東方的高管, 有很不錯的經濟實力了, 可你還是個窮學生。
馬: 現實確實如此。 但我好像很少想他們在經濟上的巨大收益, 我倒是覺得他們這些年伴隨着新東方的成長學到的東西很可貴。 我雖然沒有他們有錢, 但我這幾年在美國的收穫絶對不是用錢可以衡量的。
曹: 其實很多人在考慮出國留學的時候, 都容易患得患失。 我覺得在出國這件事上, 沒有絶對正確或者絶對錯誤的决定, 不管去還是不去, 都要保持平衡的心態。 學習和工作的本質都一樣, 都是成長和提升的過程, 這種提升和地位沒有關係, 更不是用錢來衡量的。 比如有些人出國讀書回來會碰到 "尷尬"的局面, 以前一畢業就工作的同學居然變成自己的領導了, 或者已經創業成功、 身價百倍了, 自己卻還沒起步。 我們不妨看得遠一點,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鬆, 暫時的領先或落後不能說明什麽, 表面的落後說不定是在為下一步的超越積聚能量。 所以要始終清楚自己的步伐, 不要被別人的節奏打亂了腳步。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 第1節:目錄(1) | 第2節:目錄(2) | 第3節:目錄(3) | | 第4節:序言 | 第5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1) | 第6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2) | | 第7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3) | 第8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4) | 第9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5) | | 第10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6) | 第11節:第一章 選擇:夢想耶魯(7) | 第12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 | | 第13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2) | 第14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3) | 第15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4) | | 第16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5) | 第17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6) | 第18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7) | | 第19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8) | 第20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9) | 第21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0) | | 第22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1) | 第23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2) | 第24節:第二章 碰撞:感受耶魯(13) | |
| 第 I [II] [III] 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