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家类 故道白雲   》 第6節:3.一大把姑屍草(1)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那我們真是幸運了。我們就等明天問他吧。不過我還有一件事要問你,你在行禪的時候是怎樣令心境平靜的?”
  “你是說在行禪的時候有很多雜念嗎?是不是有思念家乡的念頭?”
  縛悉底雙手緊握着羅羅的手,說道:“你怎麽會知道的?這正是我的情形!我真不明白為什麽我今晚會這樣思傢的。對於我不能堅决修行,我感到非常難受。我覺得對你和佛陀都有歉意。”
  羅羅對他微笑。“不要自責。我最初跟隨佛陀的時候,也很挂念我的媽媽、祖父和姨祖母。不知多少個晚上,我曾獨自埋頭痛哭。我知道媽媽、祖父和姨祖母也是同樣地惦念我。但過了一些日子,就比較好一點了。”
  羅羅扶縛悉底站起來,給他一個友善的擁抱。
  “你的弟妹都很可愛。思念他們自然是難免的。不過,你很快就會適應你的新生活。這兒有很多事要去做,我們又要修行,又要讀書。聽着吧,一有機會,我便會告訴你關於我的傢人,好嗎?”
  縛悉底雙手緊握着羅羅的手,點了點頭。然後,他們便分開。羅羅去洗他的衲衣,而縛悉底則找了一柄掃帚清掃路上的竹葉。
  3.一大把姑屍草
  睡覺之前,縛悉底坐在竹枝下回顧他初遇佛陀的幾個月。那時他衹有十一歲,母親又剛去世,留下他照顧三個小弟妹。因為最小的妹妹還是個嬰孩,所以連奶也沒得吃。幸好村內有個叫雷布爾的莊主雇用縛悉底替他看顧三衹大水牛和一隻小乳牛,縛悉底纔可以天天帶水牛奶回傢給小妹妹用。他非常細心地看顧水牛,因為他知道這份工作可令他的弟妹不需挨餓。自從他的父親死後,他們的屋蓋就沒有再重新搭過。每次下雨,盧培剋就會被弄得團團轉,忙着把石罎子搬到漏水的位置去接漏下來的雨水。芭娜當時衹有六歲,但已懂得燒飯、照顧妹妹和收集林中的柴木。雖然她衹是一個小孩,卻已懂得搓面粉造烘包給大傢吃。對他們來說,可以買一點咖哩粉是非常罕有的事。每當縛悉底拖水牛回到牛房時,雷布爾廚房中傳出來的誘人的咖哩香味,往往令他垂涎三尺。自從父親死後,烘包沾上咖哩肉汁似乎已成了不可多得的佳餚。他們的衣服比爛布衹好了一點。縛悉底的下身用一塊殘破的布裹着。天氣寒冷時,他就加搭一塊咖啡色的舊布在肩膀上。這塊布雖然已殘舊褪色,但對縛悉底來說,它是非常的珍貴。
  縛悉底需要找些好的地點放水牛吃草。他知道如果水牛餓着肚子回牛房,雷布爾莊主會打他一頓的。除此之外,他還要帶一大捆青草回去,讓水牛晚上在牛房裏也有草吃。如果夜間的蚊子太多,他就要燃起火來,用煙驅趕走它們。莊主每三天以米、面粉和????給他作酬勞。有時,縛悉底會帶幾條他在尼連禪河捉來的魚回傢給芭娜煮作晚餐。
  一天中午,縛悉底洗過水牛和割了草後,很想在清涼的樹林中寧靜一下。放了水牛在林邊吃草,他便在四周圍尋找一棵可以倚着坐的大樹。突然,他停了下來。離他不到二十尺的畢波羅樹下,竟有一個男子默默地在那兒坐着。縛悉底從未見過一個坐得比他更好看的人。這男子的背部十分挺直,而他的雙腳則安然地放在大腿上。他的坐姿是那麽平穩沉着,就好像是有特別意思似的。他的雙眼閉上一半,而他微綣的手掌就輕放在大腿上。他身上搭着一件黃色的袍,赤着一邊肩膀,全身散發着平和、恬靜和威嚴。就衹望他一眼,縛悉底已感到一陣奇妙的清新。他心懷顫動,他不明白自己為何竟會因一個素未謀面的人産生這樣特別的感覺,但他依然心存敬意地呆立在那裏良久。
  那男人終於張開眼睛。當他放開雙腿輕輕按摩着腳跟和腳底時,他仍未察覺到縛悉底。慢慢起來後,他開始步行。因他是背着縛悉底而行,所以仍未看見他。縛悉底默不作聲,觀看這人緩慢卻全神貫註的步伐。大概走了七八步左右,這個男人才轉過身來。這時,他看見了縛悉底。
  他對這個男孩展顔微笑。從來沒有人這樣殷切地跟縛悉底招呼過。如同被一股無形的力量驅使,縛悉底直奔嚮他。但縛悉底走到離他數尺時,卻突然停了下來,因為他這時纔想起自己是不可以接觸任何比他高貴的人的。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1.為步行而行(1)第2節:1.為步行而行(2)第3節:1.為步行而行(3)
第4節:2.牧牛(1)第5節:2.牧牛(2)第6節:3.一大把姑屍草(1)
第7節:3.一大把姑屍草(2)第8節:4.受傷的天鵝(1)第9節:4.受傷的天鵝(2)
第10節:4.受傷的天鵝(3)第11節:5.一碗乳汁第12節:6.蕃櫻桃樹下(1)
第13節:6.蕃櫻桃樹下(2)第14節:6.蕃櫻桃樹下(3)第15節:7.白象之奬
第16節:8.寶石的項鏈(1)第17節:8.寶石的項鏈(2)第18節:9.慈悲之路
第19節:10.未出生的孩子(1)第20節:10.未出生的孩子(2)第21節:11.月下之笛
第22節:12.金蹄(1)第23節:12.金蹄(2)第24節:12.金蹄(3)
第   I   [II]   [III]   [IV]   [V]   [V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