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笔 》 柯雲路把脈當代婚戀:誰的靈魂更可悲 》
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柯雲路 Ke Yunlu
(4)互聯網上的童話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吉利鎮黃荊村瓦房小學是無數封閉在大山裏的普通小學之一,這個學校小到衹有一個叫毛利輝的老師和33個10歲以下的學生。毛老師在2006年貸款買了一臺電腦,又在父母資助下添置了數碼相機。有了這兩件“武器”,大山裏的孩子們獲得了與外界溝通的途徑。毛老師經常會用文字和照片記錄下他和孩子們的生活,然後上傳到互聯網。
那是一個寒冷的雪天,課後雪已經停了,大山裏一派“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毛老師走出教室,準備拍攝雪後的山區美景。然而很快,那些在泥濘的操場上戲耍的孩子們吸引了他的目光。在濕滑的雪地中,孩子們的小腳上套着一雙雙破爛“走光”鞋子。毛老師辛酸地用相機拍下了這些鞋子。
2006年12月11日晚,毛老師將孩子們腳上“張開了嘴巴的水鞋”、“沒有鞋後跟的膠鞋”、“用紅頭繩勉強綁在腳上的爛鞋”和“根本不對稱的也完全不合腳的破鞋”一一挂在網上,同時寫了孩子們生活與學習的窘境,帖子名為《學生“走光”,我哭了》。
短短幾天,帖子被網友們轉發到各大網站、論壇和博客。2006年12月24日,毛老師意外地接到鎮郵電所的通知,叫他去領包裹。那是網友們的自發捐贈,8個箱子裏裝着送給孩子們的33雙新鞋和33雙新襪,還有許多衣物。
第二天恰逢聖誕節,學校的孩子們全都換上了新鞋新襪,每個人都有了兩套新衣服。
事情至此衹是剛剛開了個頭,2006年1月25日,一位媒體工作者看到毛老師的帖子後嚮同行推薦,新浪網更把這個帖子放到了博客首頁,僅一天時間點擊量就達18萬次,留言二千多條之多。無數網友被這些泥濘中的小腳所牽動,大量的包裹信件涌嚮這所山村小學。最多的時候一天有一千多個包裹同時到達,致使當地郵電所的工作面臨癱瘓。
在一個包裹裏,除了贈送的衣物,孩子們還讀到了一封信。
信中說:“親愛的孩子們,我們從網上得知你們的現狀,於是被深深觸動。生活在上海,我們衹是一群平凡的公司職員,每天在波瀾不驚的寫字樓工作,讓我們對生活的期許慢慢變得麻木而現實。曾經你們所在的那個環境是我們嚮往的滿足獵奇心理的好去處。直到看到你們的鞋子、衣服和眼神,纔讓我們瞭解了生活的另一些面貌。所以,我們覺得這不是一次捐助,而衹是分享。我們所做的是那樣微不足道,不過是想讓你們相信,這個世界是一個微妙而美麗的圓圈,所有的人都是連在一起的。”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相對貧睏”的驅動與睏擾 | 第2節:沒有貓狗的村莊(1) | 第3節:沒有貓狗的村莊(2) | 第4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1) | 第5節:關於復旦大學培養文學寫作碩士的聯想(2) | 第6節:互聯網上的童話(1) | 第7節:互聯網上的童話(2) | 第8節:有一種情結叫奧運 | 第9節:陳逸飛失誤在哪裏? | 第10節:悲憫之心與人類的希望 | 第11節:林黛玉的病非藥可治 | 第12節: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 | 第13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1) | 第14節:怎樣纔是對逝去親人的最好紀念?(2) | 第15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1) | 第16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2) | 第17節:為了家庭,你的底綫在哪裏?(3) | 第18節:發現父母婚外情,孩子怎麽辦? | 第19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1) | 第20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2) | 第21節:面對孩子,你微笑了嗎?(3) | 第22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1) | 第23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2) | 第24節:婚姻中的愛情懷疑強迫癥(3) | |
| 第 I [II] [I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