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   》 第6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5)      羅展鳳 Luo Zhanfeng

  原來,二人早早存在一種超越父女的感情意嚮,彼此對對方有欲念,存幻想,會妒忌。安卡每次跟男友有肉體歡愉之後,米高總讓她有背叛的感覺;米高對安卡,也早有着一種莫名的好感,每次見她跟男朋友一起,心裏就感到難受。
  背負着道德倫理枷鎖,二人都不好受。那個晚上,二人談了一夜的話,安卡想改變二人的關係,由父女關係轉為情侶關係。年輕的安卡是如此熱切,說話毫不掩飾,她說,她一直希望昔日小男友撫摸她的手其實是屬於米高的,想和米高在一起,說此話時,米高慌忙用手掩着她的嘴巴。當安卡選擇把心裏的渴望欲求一一道出時,米高卻選擇繼續把感情壓抑,等待安卡一日出嫁,他可以全身引退。於是,當安卡在米高面前脫去內衣,欲把自己的身體呈獻給米高時,米高走近她的身旁,為她再次穿上內衣。一個行為,米高的立場,再清晰不過。
  如劉小楓所說:"米高(其文中的麥剋)不願意進入安卡的身體,不是他不欲進入,而是不願劃破現有狀態的幸福光暈。至今的父女關係是幸福的條件,儘管這種父女關係可能是虛構的,但他不敢拆除這種虛構。他知道欲望的限製,欲求太多,失去的可能愈多。"這裏,米高選擇對抗現世吊詭的人性,情願拒絶安卡的示愛,放棄忠於自己的欲求,個體欲望這裏被迫屈居理性之下,這也對應着導演的一貫信念:每個人都是自己欲望的囚徒。要自由地做一個純粹誠實的人,可不容易。
  基耶斯洛夫斯基說:"我們永遠不能十分篤定地說:'我很誠實'或'我不誠實'。我們所有行為和曾經面臨的狀況,都是我們沒有其他出路的結果。"
  這裏,基耶斯洛夫斯基再次將電影的主人公放置在極端的境遇中,面臨兩難局面,再一次對人性進行拷問,看似不符邏輯、不易存在的處境,卻又真實地在電影裏呈現發生。安卡容許自己愛上自己的養父,卻不能投入於課堂戲劇排演時男女的調情場景,她問教授,不明自己為何會愛上對方,教授沒好氣地回答她說:"人自然有其瘋狂、愚蠢一面,你自己想想。"這也解答了千千萬萬不能解釋的愛情迷思。
  這次普理斯納繼續采用電子合成器,並配以鋼琴,為故事營造一種神秘而不可知的感性氛圍。都是點睛的運用,音樂對準安卡及米高復雜的內心世界,每次當安卡(或與米高一起)處於迷茫痛苦之地,主題旋律就會適時響起,鋼琴仿佛成了二人的代言者,這種充滿個人觸感(personal touch)的配器,在電子合成器的一片迷失中孤獨演奏。大多數時候,更被電子合成器的空靈之音掩蓋,沒有行雲流水的鋼琴旋律,每次琴鍵落下,也是沉甸甸的,在電子合成器樂音的壓抑下緩緩配合、依附、緊隨,也印證了電影中基耶斯洛夫斯基對道德充滿了焦慮--生活在充滿倫理戒律的大環境下,有時候,人們不能自主,衹得依隨律令,選擇妥協。
  法理?人情?(《十誡》之五)
  有人說過:如果上帝不存在,人類也會創造一個上帝。但我不認為這個世上有絶對的正義這回事,我們永遠不可能得到它。唯一的正義存在我們心中的那把秤上,而我們的秤非常微小。我們既卑微,又不完美。
  --基耶斯洛夫斯基
  《十誡》裏的第五集,是基耶斯洛夫斯基當年最想拍的一部。當年,他拿着《十誡》中的幾個劇本到電視臺與文藝部,說可以替他們拍兩部非常便宜的電影,唯一條件是其中一部必須為"第五誡"。因為,他非常想拍這部電影,最終,《十誡》裏的第五集與第六集,都拍了兩個版本,一個是電影版,一個是電視版。
  "這個故事在講一個年輕男孩殺了一名出租車司機,然後法律殺了那位男孩。"基耶斯洛夫斯基以簡短的兩句,交代了"第五誡"的主旨,然後,又談到他的拍攝動機:"我想我拍這部影片的原因,是因為這一切都以我的名義在進行,因為我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是波蘭這個國傢的國民之一。如果在這個國傢裏,有人在另一個人的脖子上套上一個繞圈,然後把他腳下的凳子踢開,他是以我的名義在做這件事。而我並不希望它發生,我不願意看他們做這件事。我想這部影片並不真的在討論死刑,而在指涉一般的殺戮。無論你為什麽理由殺人、殺的對象是誰、誰去動手,都是錯的。我想那是我拍那部影片的第二個理由。第三個理由是我想描述波蘭的世界:一個可怕而乏味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裏,人們對彼此毫無憐憫之心,他們彼此仇視,不但不互相幫助,反而互扯後腿。在這個世界裏,他們彼此厭惡。一個孤孑者的世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聲畫聯姻 文/周黎明第2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1)
第3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2)第4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3)
第5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4)第6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5)
第7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6)第8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7)
第9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8)第10節: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十誡》及其音樂裏的終極關懷(9)
第1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第1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2)
第13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3)第14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4)
第15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5)第16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6)
第17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7)第18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8)
第19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9)第20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0)
第21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1)第22節:流動的光影聲色:塔可夫斯基的音樂色彩與本質(12)
第23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1)第24節:以音樂裝飾長鏡頭的夢:安哲羅普洛斯映畫音樂史詩(2)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