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说部 海上魂   》 第六回 夺故主姜才陷阵 立新君秀夫却邪      Chen Motao

  诗曰:留赵氏一块肉,成海外小朝廷;延宗社于将绝,岂亡国其无人?
  话说文天祥和那十个壮客一直等到天黑,还不见杜浒、金应两个人来,文天祥焦急道:“你看天色已黑,他们还不见来,前面又是一片田,这黑暗暗的却如何好走呢?我们不如率性到芦苇里去等他一夜,到明日天亮再说。你看如何?”众壮客道:“没奈何,只得如此吧。”于是众人重新又向那芦苇浅处钻进去,把当中一块芦苇推倒踏成平地,大家团团坐下等着。只见半轮明月渐渐东上,照得芦花如雪,文天祥等趁着月色,从芦苇缝里四下张望了一回,忽一个壮客低声道:“你们看,那边芦苇不是在摇动吗?”众人急低头向下张望时,果觉那边芦苇有声,象似有人在那里的光景。那个壮客又道:“看这光景,一定是有人在那里行走,但不知是元兵还是他两人?倒弄得我们叫又不是,不叫又不是,这却如何是好?”说着,只见那芦苇一直摇动过来,渐渐近了。有一个壮客看出仿佛是两个人的光景,便猜到多半是杜浒、金应了,却想出一个法子来试试看,是不是他两人,因拾了一块小石片,向着那边丢过去。只见那人回转身便跑,此时脚步声大,却听出是两个人的脚声。文天祥也晓得一定是他两人了,便高声叫道:“杜浒、金应,快点回来吧,我们在这里等着呢!”只听那边停了脚步,问道:“前面可是文将军吗?”文天祥高声应道:“正是我。”那杜浒、金应不觉好笑起来,道:“我正道此刻还有元兵在这里哩。”说着,走出来大家相见了。文天祥忙问道:“你两个为何到此刻才来?”杜浒道:“我两个正走之间,背后忽伸出一把挠钩,把我搭住了。金应走过来正想替我解脱,却也被搭住了。当时走过五个小卒来,把我两人捆住,幸亏金应会说话,被他说了一番,只拿了十两银子给他,他就放我们回来了,所以弄到这时候。”大家听说,也是好笑。文天祥也把因为天黑所以大家在这里等他的话说了一遍,于是大家就在芦苇里坐了一夜。次日,走出芦苇,便向田中走来,向田夫借问了路途,便一直奔向大路来。从此又是早行夜宿,辗转至高邮,由通州泛海到温州,投奔二王去了。这且按下慢表。
  却说那真州守将苗再成,自从文天祥去后,得了那两个心腹裨将的回报,便连忙作函通知李庭芝,且保文天祥的精忠。李庭芝得了这信,才晓得从前错疑了他,后来见文天祥并没有来,便把此事也丢开了。这日,民间忽纷纷传说元人大军已由临安旋师,带着皇上等北归去了。李庭芝便连忙叫探子四出探听。过了几日,探子探得确实,是元军已经起行了。李庭芝听说,便连夜移了一角公文向真州,叫苗再成火速兴兵来扬州会齐,想半路上去劫回銮舆。苗再成接了这角公文,当时调齐了五万人马,带了十员勇将,星夜飞奔扬州而来,一路无话。不日到了扬州,此时李庭芝早已调齐了六万人马,带着十余员勇将,在城外扎下营寨,专等苗再成来到。当下两军相会,李庭芝便大会将校,商议出师。李庭芝先开言道:“今日此举,乃社稷存亡所关。诸将军最要紧的是合力同心,不可此疑彼忌,就使平日有睚眦小隙,到今日之下也须以国事为重,不可徒以小忿不能忍,致乱大谋。”两旁将校听了,如雷的答应了一声。只听李庭芝又说道:“我想瓜州乃贼人必由之路,意欲大军径趋瓜州,绝其归路。不知众将军以为然否?”众将校齐道:“小将唯将军之命是听。”苗再成便道:“大军出征,不可无帅以统之。今日之事,当推李将军为元帅,众将军均不得有异议,李将军亦不得推辞。”众将校齐道:“小将们愿受指挥!”李庭芝听了,便说道:“今日此举乃为国事,既承诸位将军错爱,以大任见委,我也不敢推辞,但是军法如山,诸将军切须自爱。我如今便要发令了。”说罢,便下命令:姜才领四千兵马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朱焕领二万兵马为前军;孙贵领二万兵马为左翼;胡惟孝领二万兵马为右翼;苗再成领二万兵马为合后,押运粮饷;李庭芝自己领了二万六千兵马为中军。当下众将官领令退去,整齐了队伍,三声炮响,拔队起行,十一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瓜州而来。一路上晓行夜宿,无话可叙。
  不一日,大军行抵瓜州,前军探子报道:“元人大军已入瓜州城了,今尚有一半留屯城外,以为犄角。请元帅定夺。”李庭芝听说,连忙下令安营扎寨。军士们方掘壕筑垒乱纷纷之际,忽听得敌军鼓角齐鸣,营门大开,飞出一彪人马,旌旗皆赤,当先两员大将:一个使方天画戟,一个使三尖两刃刀,好不凶猛,冲将过来。先锋姜才见了,叫声:“不好!”也不等将令,便带了四千兵马,自己挺着双枪,当先一马迎将上去。到得两阵对圆,射住阵脚,两下通了姓名,姜才才晓得那使戟的名叫巴罕,使刀的名叫哈雅。姜才便舞动双枪来战两人,只见姜才那两支枪如雪舞梨花一般上下翻飞,真个神出鬼没,好不利害,不慌不忙地敌住两员猛将。那巴罕、哈雅两人却如走马灯一般把姜才围在当中,战了五六十合,不分胜负。那巴罕见战姜才不下,便心生一计,拨转马头就走,姜才把坐下马一夹,便如飞地追去。那哈雅见了,便也推坐下马,从姜才背后追了来。姜才见哈雅追得近了,便拨转马头来战哈雅。那哈雅却不和他战,拨转马头就走。姜才再追了来,那巴罕却又从背后来追姜才。姜才一看,早知是计,姜才却将计就计,故意把坐下马推得慢了,只管向前跑。那巴罕看看追到临近,见姜才并不回战他,他便对准姜才后心,尽力一戟刺来。姜才眼明手快,把身向右一歪,那戟早刺空了。
  姜才左手往下一夹,把戟夹住;巴罕正想用力来挣脱,只见姜才扭转身躯,右手一枪迎面刺了来,只吓得巴罕魂不附体。连忙放了戟,将身向后便倒卧在鞍上,拨转马头就走。姜才也丢了戟,拨转马头追下来。哈雅见了,连忙推马绕到姜才面前,把姜才接住厮杀。那巴罕跑到阵前换了兵刃,重新出来,却令三军一齐杀上前来,想来围姜才。姜才见了,早把马一勒,脚下用力一夹,那马便托地跳出圈外,姜才向自己阵前把枪梢一挥,那四千兵马便如潮一般涌了上来。两下里兵对兵,将对将,混战了一回,正杀得难解难分之际,此时李庭芝早已安好营寨,向苗再成、朱焕、孙贵、胡惟孝等各各受了计策,命前后左右四军,急急分头去了。
  先说那朱焕领了将令,前来接应姜才。那姜才正和元军酣战之际,得了接应,勇气百倍,一齐拥杀过去。那元军已战得筋疲力尽,如何挡得这支生力军?登时纷纷退了下去,且战且走,约退有一里多路。忽然,后面喊声大震,巴罕、哈雅两人回头看时,只见从背后又来了两彪兵马,截住去路。原来这两支人马正是李庭芝遣的孙贵、胡惟孝领了左右两翼兵马,从小道绕到元军背后来截他归路。此时元军首尾不能相顾,只杀得四分五落,四窜逃走。
  正在危急之际,忽见孙贵、胡惟孝二军豁的分作两行,从中间杀进一彪人马,原来是元人营中援兵到了。此时巴罕早被姜才一枪刺死马下,只剩得哈雅死里逃生,连忙迎了上来,合做一处,向归路逃走。那孙贵、胡惟孝两支兵马并不追赶,只从两旁夹着乱杀,姜才和朱焕却从后面追来。那元兵此时只顾逃生,无心接战,却被孙贵、胡惟孝两军杀得尸骸遍野,血流成渠,元兵拼命地逃出两军之间,落荒而走。那孙贵、胡惟孝却合了姜才、朱焕,四员大将领着大军一齐追来。
  却说那元人的援军中一员大将名叫勒多,带了残兵,当先匹马,奔向营前来;到得营前,便大叫:“开门!”一声未了,只见营门开处,飞出一彪人马,当先一员大将手执大刀,勒多推马迎上前去。两马相交,只听勒多大叫一声:“不好了!”说时迟,那时快,那员大将早已手起刀落,勒多头颅落地,那无首的尸身便从马上倒撞下来,只剩得一匹空马回转头跑开去了。
  原来这员大将不是别人,正是苗再成领了李庭芝将令从小道绕到元军营前,正值元人援军已出,只剩得老弱兵丁守着空营,苗再成便砍开营门,夺了营寨,如今杀了勒多。那哈雅见了,早已拨转马头,带着数十残兵向城中逃走去了。这里苗再成接着姜才等,便也不再追了,大家入了元人营中歇下,等候李庭芝大军。不一回,李庭芝得了全胜之信,便率了大军,拔队来到元人营前,将大军仍旧分作前、后、左、右、中,扎下五个大营。众将校进帐各各报了功,当下埋锅造饭,众三军饱餐了一顿。李庭芝便下令,命前、后、左、右四军分作四门攻城,命姜才领了四千骑兵往来作为游骑,自己督着中军擂鼓助战。当下四面驾起云梯,将士奋勇齐进,怎奈此时元人大军皆在城中,竭力守御,城上矢石如雨点一般打下来,苗再成等四员大将督着军士死不肯退,一直攻到黄昏时候。那元人却把瓜州城守得非常坚固,城垛随缺随修。李庭芝看看天黑了,无奈,下令鸣金收军。当夜李庭芝想道:“我此来乃为欲夺回銮舆,并非欲得瓜州;何必这样呆攻城池,却几时能攻得破呢?”
  因想了一策,便传命各将校进帐听令。当时众将校进帐谒了元帅,分立两旁,李庭芝便道:“明日攻城,只要苗将军、孙将军、胡将军三位分兵攻其东、西、南三面,留出北门不攻,让他逃走。姜将军和朱将军今夜三更时分速带四万人马,偃旗息鼓,绕道过北门去,离北门三十里外扎住,截其归路,邀击銮舆,休得有误。”众人领令退去,那姜才和朱焕自然是去依计而行,不必说了。
  次日黎明,三声炮响,鼓角齐鸣,众三军一齐奋勇攻城。苗再成等却教军士声声喊道:“快送銮舆出来!不然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无及!”
  三军齐声大喊,呼声震天,攻了一早晨,才鸣金收军。用了午饭之后,仍旧是大喊攻城。那元军大帅巴延,在城中听宋军声声喊叫要还他銮舆,却又留出北门不攻,早已猜破李庭芝的用意,便想了一策,将计就计,把大军留下一半在瓜州守城,自己带了车驾,领着四万人马,故意暗暗地开了北门,装作逃走的神气,向大路奔来;却命大将阿珠领了六万兵马,偃旗息鼓,从山径小路里奔到浦子市旁边一个山里埋伏着。
  却说巴延带领人马出了北门,走有三十多里路,果见有一队兵马拦住去路。旗门开处,当先两员大将横刀出马,正是姜才、朱焕两人。巴延见了,把鞭梢向左边一指,登时飞出一员大将手舞大刀,带着一队人马杀将过来,朱焕连忙接住迎战;巴延见了,把鞭梢向右边一指,从右边里又飞出一员大将,手挺长枪,带着一队人马杀将过来,姜才却接住迎战;巴延又把鞭梢一挥,那三军便一齐拥过来。姜才和朱焕彼此不能相顾,那元兵却早从当中杀开一条血路,那两员将官也弃了朱焕、姜才,一齐逃走去了。姜才、朱焕连忙合了兵马,如飞地追下来,看看追了五六里,正到浦子市地方,只见那元军却向左边转弯去了。姜才和朱焕正赶到转弯地方,忽见从山坳里猛飞出一彪军马,他两人猝不及防,早被那彪兵马围得匝匝密密,风雨不漏。姜才、朱焕两人大惊,心知中计,连忙令军士结了一个大方阵,四面向外抵御。那阿珠却立在山峰上大叫道:“两位将军,此时不降,更待何时?”姜才抬头看见,便破口大骂,阿珠却笑而不答,手拿着令旗,左右指挥,见姜才等杀到那边,便把令旗指向那边,那军士便围向那边来。姜才和朱焕困在重围里,真是无可奈何,可怜那四万军士,从未时一直战到戌时,天又黑,腹又饥,真是精疲力尽,看看军士已死伤得一半了。正在危急之际,忽见东南上人马大乱,姜才、朱焕便带着将士杀上前去,正遇见一彪援军,原来是李庭芝因见他们天黑了还没有回来,心中焦急,便亲自领着中军赶来接应,果见姜才等被元军围住,便从东南上杀了进来。当下大家相见了。那元军见援兵来了,早如云收雾卷一般退进山坳,追上巴延大军,逍逍遥遥地竟回大都去了,不提。
  却说李庭芝当下见着姜才、朱焕,便问道:“你们为何倒会被他围住?銮舆向哪里去了?”姜才、朱焕两人把始末原由细细叙了一遍,又向李庭芝请罪。李庭芝听说,才晓得銮舆已去得远,不能追着了,顿足大恨道:“咳,这都是我该死失计了,致令不能夺回銮舆,却与二将军何罪呢?如今既然如此,没奈何只得且回去再图后举吧。”当下整齐了队伍,回到瓜州城下,会齐了苗再成等,次日便一齐拔队起行,也不攻瓜州城,竟投向归路去了。不日,李庭芝回到扬州,苗再成自投向真州去了,不在话下。
  却说那二王车驾,自从那日会着张全,便一齐投奔温州而来。到得温州,杨淑妃因晓得从前高宗南渡时候,曾到过温州,驻跸在一个江心寺里,到如今还留下一把高宗的御座供在寺中。杨淑妃便叫杨亮节吩咐军士探听了江心寺所在,便把车马一齐推到寺中来。到得寺里,杨淑妃和二王群臣等见了那御座,一齐哭拜了一回,于是便歇在江心寺中,探听朝中信息。那一日,忽见陈宜中跑进寺来,见着杨淑妃和二王,跪倒痛哭不已;杨淑妃也是流泪,问了一回朝中情形,才晓得已经迎降了。众人听说,皆十分伤感。过了几日,那朝中大臣陆秀夫、苏刘义等和秀王与都陆续逃到温州,见了二王,说是元兵已入临安了。杨淑妃等好不伤心,又问太后和圣上的安。杨亮节等便和陆秀夫商议趋福州图兴复之计,陆秀夫道:“如今张世杰手下尚有强兵数万,现逃在定海,而且此人将略非凡,欲图兴复大计,非召此人来不可。”杨淑妃道:“既然如此,却如何能够召得此人来呢。”杨亮节道:“这个容易,此人素来忠义,只要哪个替二王写一道手谕去召他,他断无不来之理。”杨淑妃听了大喜,当时便命陆秀夫替二王写了一道手谕,向定海去召张世杰了。
  却说张世杰自从入海之后,那刘师勇不久便一病身亡,只剩下张世杰和手下几员将官,带着数万水师在定海等元兵旋师。正等得焦急,那日忽奉到这道手谕,张世杰看了,心中忖道:“既然如此,我与其在此呆等,不如辅二王向福州去建事业,将来还怕没处杀贼人吗?”当下想定主意,便连夜领着水师奔温州而来。到得温州海口,张世杰把战舰一齐泊定了,命手下将官守着,自己独自一个上岸来,奔到江心寺中,见了二王,哭拜了一回,起来忽见陈宜中立在那边,便怒目横眉大骂道:“你这东西,都是你阻战议降,辱君误国,如今还敢逃到这里来!难道还要误二王吗?”只骂得陈宜中股栗汗下,连忙赔罪道:“老夫老昏失计,悔已无及,如今只能来投二王图后举,以冀赎罪于万一,祈将军容恕之。”杨淑妃和群臣等因陈宜中乃老臣,熟习朝中典故,便连忙替他向张世杰劝解了一回。张世杰还是忿忿不已,杨亮节没奈何,劝陈宜中向二王叩头谢罪,请了赦,张世杰才勉强罢了。当下陆秀夫便和张世杰商量兴复之计,张世杰道:“我的意思:先推益王为都元帅,广王为副都元帅,便率领大军经趋福州,以后事业,到得福州再议。你道如何?”陆秀夫道:“正宜如此,但是我想:须先命秀王为福建察访使,先到闽中抚吏民、谕百姓,檄召诸路忠义,同谋兴复。二王迟两日再行,免得车驾到彼,临时匆忙。不知此策善否?”张世杰道:“这样也好,但须以速为妙,叫秀王明日就去吧。”陆秀夫点头称是。当下大家商议停妥,张世杰道:“既然如此,我先到舟中去等候车驾,请秀王和我同去吧。”秀王与答应了,当下便和张世杰两人拜别了二王,经赴战舰。
  次日黎明,张世杰派了二十只战舰,八千水军,叫秀王带着径赴福州去了。这里二王和群臣等到第四日,才登舟起行,一路上冲风破浪,杨淑妃和二王好不惊恐。不日到了福州,那秀王早已把诸事办得停妥,把大都督府改为二王的宫殿,当时率同福州各官吏迎接出城来。当下大众一齐入了城,只有战舰和军士屯在长门。此时二王进了宫,草草把群臣暂安置于各官吏衙中。
  次日,群臣率领各官吏入宫朝见了二王,众人正在商议兴复大计,忽内侍传报文天祥在宫门外求见。二王和群臣听说文天祥来了,皆各大喜,连忙传命召文天祥进见。当下文天祥进来见了二王和杨淑妃,在阶下痛哭流涕,把贾余庆如何误国,自己如何被执逃走,和路上探听得圣上已随元军北去的话说了一遍,后来自己和壮客逃到温州,值车驾已起行数日,便驾了轻舟连夜追来,所以此刻才到此地。杨淑妃和二王及群臣听到圣上北去,早已哭得不成声了。此时群臣已把杨淑妃和二王劝住了,众人便商议道:“如今圣上既已北去,天下不可一日无君,须请益王速正大位。”杨淑妃道:“嗣子幼冲,何堪当宗社重任?”群臣力请不已,杨淑妃无奈,只得答应了。便命择了吉日,把大都督府正堂改为垂拱殿,便厅改为延和殿。到得吉日,群臣朝服上殿,各大臣因益王年幼,便请杨淑妃垂帘训政,上杨淑妃尊号为皇太妃,改元为景炎元年。那益王昰,便登上御座,即了大位。群臣当阶三呼才毕,忽闻殿中一声大响,又不象雷震,又不象房屋倒了,这一声好不凶猛,把群臣吓得一个个伏在阶下不敢动。皇太妃在帘内,只吓得三十六个牙齿打得如鼓板一般响,幸亏有众宫嫔护着。那帝昰年幼,早吓得哭出声来。此时只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三人面不改色,连忙跑到御座旁边护住帝昰.少顷声止,群臣惊定,皇太妃哭道:“这定是嗣子福薄,不堪正大位,故上天降此凶兆为惊戒了。”群臣惊疑莫敢对,陆秀夫却正色厉声道:“天道难知,事在人为,安得有什么福命兆头!若一定说凡事皆有兆,这一声又安知非除旧布新的吉兆呢?总是太妃万不可以存此疑惧,有阻臣下雄心。”皇太妃和群臣听了这话,才把惊疑之心稍定了。当下内侍便朗诵诏书,大封群臣,以陈宜中为左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陈文龙和刘黻参知政事,张世杰为枢密副使,陆秀夫签书枢密院事,苏刘义为主管殿前司,杨亮节、俞如珪、张全三人皆仍旧官。进封广王禺为卫王,秀王仍旧。升福州为福安府,以王刚中知福安府事,其余官吏皆仍旧职,各小臣进级有差。当下群臣皆叩头谢了恩,只见文天祥并不谢恩,却跪在当阶奏道:“微臣有言上奏,伏乞皇太妃、皇上圣鉴。”正是:君子小人本冰炭,出将人相皆生涯。
  欲知文天祥所奏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Previous Chapter   Next Chapter >>   
第一回 贾似道丧师辱国 文天祥兴兵勤王第二回 张世杰焦山败绩 郑虎臣漳洲诛奸
第三回 觇国势群臣逃亡 作后图二王出镇第四回 杀卞彪世杰入海 骂余庆天祥留元
第五回 壮客同心救主将 天祥冒死求二王第六回 夺故主姜才陷阵 立新君秀夫却邪
第七回 没心肝投降相继 有意气殉难如林第八回 张世杰奉王入海 王积翁背主献城
第九回 天祥聚兵雩都县 时赏大战赣州城第十回 兴国县天祥败北 方石岭巩信施威
第十一回 元兵救泉袭浅湾 宋主溺水成惊疾第十二回 奔波里幼主登遐 患难中新君即位
第十三回 造行宫崖山驻跸 乘国丧元人兴师第十四回 天祥被执五坡岭 弘范大破崖门山
第十五回 陆秀夫负主投海 张世杰殉国亡身第十六回 勇天祥慷慨就刑 惊博罗忠魂显圣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