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建筑 中外建筑的文化脉络:追逐建筑   》 寻找建筑文脉(5)      刘元举 Liu Yuanju

  他们走得很慢,大约走到了黄昏时分,人困马乏之时,突然就看到了远处的佛光寺,飘飘渺渺中幻若蜃楼。梁先生驻足仔细一看,仅从那大殿的外部轮廓他就可以确定为佛光寺了。于是,一行四人惊喜得不能自已。
  中国古建筑是采用木制结构,而木制结构的建筑物其寿命是很难持久的。所以,在国内如果能够发现一栋真正的唐代建筑,那实在是可喜可贺的。也许在建筑师的想象世界里盼得太久了,所以,他们一旦来到了真正的唐代建筑面前竟担心是不是真实的。
  佛光寺近在咫尺,那雄伟的斗拱和殿的比例、轮廓竟那么激动人心,让你看上一眼就无法平静。肯定是唐代的建筑,唐以后的建筑是绝不同于这种建筑风格的。它有着一种结构的震慑力和感染力,层层交叠的斗拱像古生物的壮硕的躯体,只因承受了无法蒙受的委曲和重压,而藏头缩尾,在极剧的痛苦中将自己折迭起来。这是一种最稳妥最牢固的姿势,千万年都不会松动变形。我曾于1992年在北京的华都饭店应邀出席了中国建筑学会,工作人员发给我一个会议牌戴在胸前。那个牌子上边有一个鲜明的符号,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斗拱。一位白发苍苍,神态飘逸的老教授告诉我斗拱是中国建筑学会的会徽。与会者每个人胸前都有这个会徽,这使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这个会徽。我就不断地随时随地地琢磨着,何以用这个作为建筑界的标志呢?古建筑上边有那么多的构件嘛!是因为它最美吗?还是因为它的作用最大?也许只是因为它的责任最大,压力也最大。无疑,它已经成了中国建筑的一个符号,一个最具表现力穿透力的符号。令我震撼的是它是一个痛苦的符号,一个扭曲的符号,千万年来凝固成一个永恒的象征。
  梁先生对斗拱的理解一定会更深。他认为建筑是民族文化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或者干脆就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梁先生对此有着深刻而独特的悟性。他的学生们都知道他有一只小陶猪,视若瑰宝。给学生上课时,他就在课堂上把这个小东西端在股掌之间让学生观赏。他说这就是民族文化之美和建筑之美,他问学生能不能看出来。学生们一个个大瞪着眼睛,困惑不已。在学生的眼里,这只小陶猪平平淡淡,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但是,梁先生就像拈花授法的法师,在逐一观察着他的弟子们。林洙在《大匠的困惑》一书写道:
  “梁先生拿着小陶猪,不但让学生看,还要他们用手摸。他说:‘ 建筑也一样不仅要用眼睛看,有时还要用手去摸,才能悟出其断面设计上的妙处。’
  “他拿起我的手抚摩小陶猪的脊骨说:‘这根线条,刚劲有力又流畅,它对整个造型起了决定作用。这和圆滚滚的肥猪好像很难联系在一起。但就整个小猪的造型来说,却又惟妙惟肖。”
  我的一位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的朋友现在写起了小说,他写起了小说而扔掉的建筑。我与他谈起建筑时,他似乎对涉猎到的关于建筑的话题一概不感兴趣,却唯独对梁先生充满敬意。他也说到了那个小陶猪。他说文革期间批判梁先生时,那个小陶猪也失宠了,它在学生宿舍那多灰杂乱的窗台上蒙受灰尘,似有无尽的委曲。他说他看到那只灵性的小宠物时,它已经断为两截了。我想,林洙一定没有见到这只断裂的小陶猪,否则的话,她该有多么伤心。
  林洙是梁先生的学生,也是林徽因身后作了梁先生的妻子。从她的书中能够看出他对梁先生有着多么深刻的体验。她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
  那是67年的一天,清华大学的文革领导小组命令梁先生在三日内搬出家门。林洙和梁先生在清理一堆书籍时,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大牛皮纸袋子。打开一看,里边全是些精美的塑像和小雕塑品图片。一股久违的喜悦之情顿时溢满梁先生那清癯的面颊。林洙知道,这是他多年研究雕塑史所搜集的资料,他一直珍藏着。因为珍惜才久违了,因为久违了才焕发出一种意外的欣喜。于是,两个人头挨头地蹲坐在一堆乱书中,忘我地进入了这些图片的欣赏中。有一对汉代铜虎图深得梁先生的赞美,他拿在手上反复端详:头、身、尾、爪就没有一处不显示出力量之美。梁先生情不自禁地对林洙说:“你看看,眉,你看看多……”他本来说要说“多美”的,可是,那个“美”字刚要脱口,忽然意识到这要犯忌的,于是慌忙改口“多……多么毒啊!”这句话完成之后,这对老夫少妻不禁惊怔地对视片刻,忽然大笑起来。他们好久好久没有这么笑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目录寻找建筑文脉(1)寻找建筑文脉(2)
寻找建筑文脉(3)寻找建筑文脉(4)寻找建筑文脉(5)
寻找建筑文脉(6)寻找建筑文脉(7)寻找建筑文脉(8)
寻找建筑文脉(9)西方的诱惑(1)西方的诱惑(2)
西方的诱惑(3)西方的诱惑(4)西方的诱惑(5)
西方的诱惑(6)西方的诱惑(7)西方的诱惑(8)
广州有个佘俊南张锦秋之于西安(1)张锦秋之于西安(2)
建筑学巨擘陈植(1)建筑学巨擘陈植(2)建筑学巨擘陈植(3)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