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评传 劉紹銘作品係列:吃馬鈴薯的日子   》 第6節:童工歲月      劉紹銘 Liu Shaoming

  二、童工歲月
  我做第一件差事的“單位”剛好與鬍菊人兄相同:聖類斯中學。這是天主教慈幼會辦的學校,附設印刷所。初一念完後,傢貧無以為繼,學校長老見憐,收留在印刷所做童工。
  鬍菊人是怎樣跟這傢教會學校結緣的,我始終沒問他。他的緣卻結得比我深。我在工場做工,他在教堂當“小弟”,除做打掃清潔工作外,每天早上還要搖着串鈴幫神父做輔祭。
  他拿工資若幹,我不知道。我拿的是一個月港幣八十元,並每天管一頓午飯。三十多年前八十元港幣能派上什麽用場?以起碼的生活標準論,剛夠衣食,但無餘錢租房子。那時的公共交通費是以一角算的。初級郵局職員的底薪我記得是二百五十元。
  聖類斯印刷廠的頭子是個荷蘭“師傅”。神職的師傅就是英文的“兄弟”,他們終身不娶,服務教會,除不能行神父聖職外,其他世俗的犧牲也一樣。
  荷蘭師傅的廣東話,既“唔識聽”(不懂得聽),又“唔識講”(不懂得講)。廠內各技術員工概屬俗人,對於英文目不識丁。我唯念了初一,英文領悟能力也僅限於片語單字。想不到時勢造英雄,我的英文水平半吊子不到,居然被迫扮演溝通角色——對內,下情上達,替工友傳話給師傅聽;對外,送貨到也是由“唔識聽、唔識講”主持校政的貴族天主教學校去,如九竜的瑪利諾書院。
  自己剛失學,肩膀上托着幾百本練習簿乘舟車兩三小時,到達專為千金小姐開設的美國學校時,氣喘之餘,百感交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為什麽偏沒自己的份?瑪利諾的學生,其校服鮮明漂亮。每次送貨到校時,若碰上下課時間,就會看到門外有不少轎車,等候這些金枝玉葉出現,接她們回傢。
  那時候懵懵懂懂,不知什麽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也不知有所謂階級說。看到轎車上的父母摟着乖女兒心肝寶貝一番時,衹會嘆自己福薄。十多歲的年紀,又無旁人煽動,想不到要“革命”。
  其實,階級不同,待遇自有天壤之別。不必涉身社會,在學校就可以體驗到。慈幼會在港興學本以孤兒和清寒子弟為對象,但因管教嚴格,歷年會考成績優異,所以有錢人也送子弟去就讀。
  如果做寄宿生,那真個是“一入侯門深似海”。一年除寒暑二假,學生不許單獨越校門一步。早上6時起床梳洗後,不論你是儒傢還是佛傢、道傢,一律得到教堂去“望彌撒”。每天三頓飯,以今天的標準看,相當涼薄——吃飽是沒問題的,但營養不足。
  星期天校門開放,不是給學生機會到外邊撒野,而是讓傢長到裏面來與孩子聚溫情。其時,做父母的恨不得把天下間能滋補孩子的食物全都搬來,用銀調羹一口一口地喂到孩子嘴裏。
  這個時候的階級分別就特別明顯了。我和弟弟的身份可說是“中間人物”,因為我們雖無父母,但伯父母偶爾來探望,也循例帶些吃的東西來。
  最可憐的是連遠親也沒有的孤兒。當年我還不明白他們為什麽每到周日就在球場消磨整個下午,現在想通了,不遠遠地跑開,難道企望人傢分你一杯羹?
  我當了印刷廠的工友後,下午的一頓飯也在學生餐廳吃。隔壁就是神父師傅的飯堂:刀叉並列,白色桌布一塵不染,上有喝酒的夜光杯。他們吃的有魚有肉,不在話下。
  我怎麽知道的?一來是以後我認識了一個動了凡心還了俗的師傅,得知一二;二來我有幸與各長老平起平坐,在他們的飯堂吃過一次午餐。
  原來,小孩子在教會學校集訓多時,耳濡目染久了,就很自然地動了當教徒之念。我也不例外。
  長老集團有個規矩,哪一個孩子哪天受洗成了教徒,就可暫時升格,受招待到“隔壁”去吃一頓飯。受洗一生纔一次,那種破格招待,不用說也是下不為例。
  那頓飯究竟吃了什麽不記得了。不過,套用《水滸傳》的一句話,但見“水陸俱備”就是。學生飯堂吃的肉食多是從意大利運來的莫名其妙的罐頭食品,盡是油光水滑的肥肉;長老飯堂裏吃的是供刀叉琢磨的品種。
  總之,那頓飯吃得我一佛升天,暗念:人生在世,每天若能吃到這種飯菜,做出傢人也不壞。後來我真的把這個主意告訴了伯父,他大大訓了我一頓,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劉傢香火問題,我乃因此作罷。
  在印刷工廠當雜役相當消耗體力。離開伯父傢去上班前,早餐倒必在附近的小攤子上打發,一碗清粥,兩根油條,未到正午,早已“餓”火中燒。如果不是傢貧,中飯應在外邊吃頓好的,可是為了省錢,衹好將就過去。兩邊飯堂一板之隔,頗有天堂與地獄之別。
  今天的聖類斯,據雲已成貴族學校。如果三十多年前我通世事,當會給長老獻計:他們的飯堂最好不要與清貧子弟的餐廳相連,以減少“階級仇恨”的滋生。
  現今想來,出傢人比我們吃得好,也是應該的事,一來他們身無長物;二來不近女色(動凡心者作別論),口腹之欲就是他們人生在世唯一的享受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第1節:新版自序第2節:前言第3節:目錄第4節:童年雜憶(1)
第5節:童年雜憶(2)第6節:童工歲月第7節:的士公司接綫生第8節:文書生涯
第9節:黑市教師第10節:傢貧莫論親(1)第11節:傢貧莫論親(2)第12節:朋友是熟的好
第13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第14節:吃馬鈴薯的日子(2)第15節:吃馬鈴薯的日子(3)第16節:吃馬鈴薯的日子(4)
第17節:吃馬鈴薯的日子(5)第18節:吃馬鈴薯的日子(6)第19節:吃馬鈴薯的日子(7)第20節:吃馬鈴薯的日子(8)
第21節:吃馬鈴薯的日子(9)第22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0)第23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1)第24節:吃馬鈴薯的日子(12)
第   I   [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