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家评传 》 刘绍铭作品系列:吃马铃薯的日子 》
第6节:童工岁月
刘绍铭 Liu Shaoming
二、童工岁月
我做第一件差事的“单位”刚好与胡菊人兄相同:圣类斯中学。这是天主教慈幼会办的学校,附设印刷所。初一念完后,家贫无以为继,学校长老见怜,收留在印刷所做童工。
胡菊人是怎样跟这家教会学校结缘的,我始终没问他。他的缘却结得比我深。我在工场做工,他在教堂当“小弟”,除做打扫清洁工作外,每天早上还要摇着串铃帮神父做辅祭。
他拿工资若干,我不知道。我拿的是一个月港币八十元,并每天管一顿午饭。三十多年前八十元港币能派上什么用场?以起码的生活标准论,刚够衣食,但无余钱租房子。那时的公共交通费是以一角算的。初级邮局职员的底薪我记得是二百五十元。
圣类斯印刷厂的头子是个荷兰“师傅”。神职的师傅就是英文的“兄弟”,他们终身不娶,服务教会,除不能行神父圣职外,其他世俗的牺牲也一样。
荷兰师傅的广东话,既“唔识听”(不懂得听),又“唔识讲”(不懂得讲)。厂内各技术员工概属俗人,对于英文目不识丁。我唯念了初一,英文领悟能力也仅限于片语单字。想不到时势造英雄,我的英文水平半吊子不到,居然被迫扮演沟通角色——对内,下情上达,替工友传话给师傅听;对外,送货到也是由“唔识听、唔识讲”主持校政的贵族天主教学校去,如九龙的玛利诺书院。
自己刚失学,肩膀上托着几百本练习簿乘舟车两三小时,到达专为千金小姐开设的美国学校时,气喘之余,百感交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为什么偏没自己的份?玛利诺的学生,其校服鲜明漂亮。每次送货到校时,若碰上下课时间,就会看到门外有不少轿车,等候这些金枝玉叶出现,接她们回家。
那时候懵懵懂懂,不知什么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也不知有所谓阶级说。看到轿车上的父母搂着乖女儿心肝宝贝一番时,只会叹自己福薄。十多岁的年纪,又无旁人煽动,想不到要“革命”。
其实,阶级不同,待遇自有天壤之别。不必涉身社会,在学校就可以体验到。慈幼会在港兴学本以孤儿和清寒子弟为对象,但因管教严格,历年会考成绩优异,所以有钱人也送子弟去就读。
如果做寄宿生,那真个是“一入侯门深似海”。一年除寒暑二假,学生不许单独越校门一步。早上6时起床梳洗后,不论你是儒家还是佛家、道家,一律得到教堂去“望弥撒”。每天三顿饭,以今天的标准看,相当凉薄——吃饱是没问题的,但营养不足。
星期天校门开放,不是给学生机会到外边撒野,而是让家长到里面来与孩子聚温情。其时,做父母的恨不得把天下间能滋补孩子的食物全都搬来,用银调羹一口一口地喂到孩子嘴里。
这个时候的阶级分别就特别明显了。我和弟弟的身份可说是“中间人物”,因为我们虽无父母,但伯父母偶尔来探望,也循例带些吃的东西来。
最可怜的是连远亲也没有的孤儿。当年我还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每到周日就在球场消磨整个下午,现在想通了,不远远地跑开,难道企望人家分你一杯羹?
我当了印刷厂的工友后,下午的一顿饭也在学生餐厅吃。隔壁就是神父师傅的饭堂:刀叉并列,白色桌布一尘不染,上有喝酒的夜光杯。他们吃的有鱼有肉,不在话下。
我怎么知道的?一来是以后我认识了一个动了凡心还了俗的师傅,得知一二;二来我有幸与各长老平起平坐,在他们的饭堂吃过一次午餐。
原来,小孩子在教会学校集训多时,耳濡目染久了,就很自然地动了当教徒之念。我也不例外。
长老集团有个规矩,哪一个孩子哪天受洗成了教徒,就可暂时升格,受招待到“隔壁”去吃一顿饭。受洗一生才一次,那种破格招待,不用说也是下不为例。
那顿饭究竟吃了什么不记得了。不过,套用《水浒传》的一句话,但见“水陆俱备”就是。学生饭堂吃的肉食多是从意大利运来的莫名其妙的罐头食品,尽是油光水滑的肥肉;长老饭堂里吃的是供刀叉琢磨的品种。
总之,那顿饭吃得我一佛升天,暗念:人生在世,每天若能吃到这种饭菜,做出家人也不坏。后来我真的把这个主意告诉了伯父,他大大训了我一顿,其中一个理由就是刘家香火问题,我乃因此作罢。
在印刷工厂当杂役相当消耗体力。离开伯父家去上班前,早餐倒必在附近的小摊子上打发,一碗清粥,两根油条,未到正午,早已“饿”火中烧。如果不是家贫,中饭应在外边吃顿好的,可是为了省钱,只好将就过去。两边饭堂一板之隔,颇有天堂与地狱之别。
今天的圣类斯,据云已成贵族学校。如果三十多年前我通世事,当会给长老献计:他们的饭堂最好不要与清贫子弟的餐厅相连,以减少“阶级仇恨”的滋生。
现今想来,出家人比我们吃得好,也是应该的事,一来他们身无长物;二来不近女色(动凡心者作别论),口腹之欲就是他们人生在世唯一的享受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江苏教育出版社 |
|
|
第1节:新版自序 | 第2节:前言 | 第3节:目录 | 第4节:童年杂忆(1) | 第5节:童年杂忆(2) | 第6节:童工岁月 | 第7节:的士公司接线生 | 第8节:文书生涯 | 第9节:黑市教师 | 第10节:家贫莫论亲(1) | 第11节:家贫莫论亲(2) | 第12节:朋友是熟的好 | 第13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 | 第14节:吃马铃薯的日子(2) | 第15节:吃马铃薯的日子(3) | 第16节:吃马铃薯的日子(4) | 第17节:吃马铃薯的日子(5) | 第18节:吃马铃薯的日子(6) | 第19节:吃马铃薯的日子(7) | 第20节:吃马铃薯的日子(8) | 第21节:吃马铃薯的日子(9) | 第22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0) | 第23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1) | 第24节:吃马铃薯的日子(12)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