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礼仪 成就你的君子风范:礼乐人生   》 第6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5)      彭林 Peng Lin

  古人讲“礼乐教化”,是“寓教于礼”,就是把教育理念隐含在具体的礼仪形式之中。这种礼仪可以伴随你的一生,所以有“人生礼仪”的说法,比方成年有成年礼,结婚有婚礼,人际交往有交际礼,乡人聚会有乡饮酒礼,人死了有丧礼和祭礼,国与国交往有聘礼等等,把这套东西变成一个社会规范,人人去做,家家去做,这个社会风气就改变了。
  礼与乐,乐更加重要,是礼的内在动力。儒家特别强调人内在的德性,《礼记》有一句话,叫做“德辉动于内”,“理(礼)发诸外”。你内心要有一个“德”字,这个“德”字在发着光辉,你的合于礼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于外,内外俱修,这才是一个君子。
  儒家礼乐思想的边缘化
  有同学讲了,照你这么讲,我们传统的礼乐思想是非常讲究互相尊重的,怎么现在大家一提起古代的“礼”,脑子里就会想到好像还有另外一些东西,就会想到电视连续剧里面三跪九叩,口口声声喊“奴才”、“奴才不敢”、“奴才如何”之类的画面,尽是一些尊卑分明的东西呢?那么我要告诉大家,这就是历史,历史的发展有的时候是曲折的。在孔子和他的弟子在世的时期,他们把怎么样教化人、怎么样做可以最有成效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已经发挥到了尽善尽美的地步。可是,治国的权力却是在统治者手上,统治者是否采用他们的理论,就很难说了,这要看各方面的情况。孔子生前,曾经周游列国,希望能有君王采纳他的治国方案,结果是到处碰壁,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史记?叔孙通传》说了这样一件事。汉高祖取得天下之后,有一天召开庆祝会,满朝的大臣都是跟着他打仗的,很多人是草莽出身,没有文化,没有教养,结果在喝醉了之后互相争功,胡喊乱叫,甚至拔剑击柱。刘邦一看很生气,但是拿他们没办法。这个时候,他下面有一位谋臣叫叔孙通,这个人很能揣摩刘邦的心思,他说别着急,我来给你想办法。于是,他就找了他的学生,又找了朝廷里面一帮人,着汉高祖祭孔图
  手制定礼仪,然后教他们演习。演习完了让刘邦看,刘邦一看很高兴。后来,长乐宫建好了,要举行朝会,所有的大臣走到宫殿门口就被拦住,不许随便进去,要有“谒者”,就是礼仪官,一个一个把你引进去,文官站在什么地方,武官站在什么地方,都有规定。宫廷内外,到处是骑兵步卒,到处是各种旗帜,显现出一种威严的气象。等到人全部站齐了,好,这时候刘邦才坐在辇中,前呼后拥地被人抬着上殿。这个时候,所有的大臣都要在礼官的引导下,一个一个上来给他磕头祝贺。满朝文武,人人震悚肃敬。这样一来,刘邦可高兴坏了,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有多快活,有多神气。后来,这套东西叔孙通不断地让它完善,当然是投其所好,因为帝王很喜欢这套东西。儒家的礼仪本来是为了改造人性的,人跟人要互相尊重的,结果在朝廷里面多出了这么一块,这一块后来越来越发展、越来越重要。孔子和他的学生的那一套理论尽管一直有学者在研究,但在政府机构里,却是慢慢地被边缘化了。一讲到“礼”就是朝廷的礼仪,天子的威仪。其实我们读《左传》《战国策》等先秦文献就可以知道,当时的朝仪,君臣是互相对坐的。可是,后来不许臣子坐着了,得要站着。最后是不能站着,得要跪着。这种仪式和思想跟孔子的礼乐教化的思想是大相径庭的。
  我曾经把“二十四史”里面所有《礼乐志》给翻了一遍,觉得孔子的礼乐思想一步一步被边缘化的轨迹是非常清楚的。在《史记》里面,有“八书”,“书”是记载典章制度的,后来的史书改叫“志”。《史记》里的八书,《礼书》是第一,《乐书》是第二,《礼书》、《乐书》是摆在最前面的,后面才是《平准书》《河渠书》等等。司马迁把礼、乐看作是引导一个国家的人民的最重要的制度。到了《汉书》里面就不同了,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影响很大,就把《律历志》放在最前面,首先要看天,天答应不答应,就把自然的天变成一个神灵的天,《礼志》《乐志》放到后面去了。再到《晋书》里面,《天文志》下来是《地理志》,《地理志》下来是《律历志》,《礼志》摆到第四去了。再到《隋书》里面,它又把这个“礼”摆到前面,第一是《礼》,但是它改叫《礼仪》了。“礼”改称“礼仪”,这是很大的变化。古人讲“礼”,是包括形式和内涵的,是有思想的仪式;而“仪”主要是指仪式,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古人批评某些形式主义的东西的时候,往往会说:“这是仪,不是礼。”这样的批评是很严厉的,因为你丢掉了礼的灵魂,只剩下形式了。这时候的《礼仪志》包括一些什么内容呢?不外乎是几品官穿什么衣服,戴什么帽子,衣服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等等,这哪里还有孔子礼学思想的气味?《隋书》里的《乐》,改叫《音乐》了,这个改变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是触到了儒家礼乐思想的根本了。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在儒家音乐思想里面,“音”和“乐”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怎么可以混在一起呢?《乐记》里有魏文侯跟子夏的一个对话。魏文侯说,哎呀子夏,你很有学问,我向你请教一个问题,我“端冕而听古乐”,把这帽子弄得端端正正,想恭恭敬敬地听一段古乐,没想到,我听一会儿就想睡觉了,实在提不起兴趣来。可是我听那些新乐(拿我们今天的话叫流行音乐),哎呀,我一个晚上都不想睡觉,请问这是什么道理?子夏听了就笑了,说你问的是“乐”,实际上说的是“音”。你所说的新乐,是乱七八糟的音,靡靡之音,亡国之音,哪里配称“乐”!只有具有道德教化的音才可以称为“乐”。历史上的圣王,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功成治定,国泰民安,都有当时的颂歌。这种颂歌有乐舞,你看了之后,可以知道他们怎么除暴安良、如何安定社会。可是你喜欢听的那种新乐呢,男女杂厕,一帮人在上面窜来窜去,看完以后不知所云,不知道它要表达什么主题。我们从子夏的这段回答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儒家是非常看重音和乐的区别的,这一点千万不可小看,而《隋书》不仅犯了这个忌,而且《音乐》里记载的东西,开始偏重于乐器和技术方面了,各种各样唱的东西都叫音乐,这就远离了先秦儒家的“乐”的概念。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中华书局
第1节:礼乐人生前言第2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第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2)
第4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3)第5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4)第6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5)
第7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6)第8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7)第9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8)
第10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9)第11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0)第12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1)
第13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2)第14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3)第15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4)
第16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5)第17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6)第18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7)
第19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8)第20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19)第21节:礼乐原典与君子人生(20)
第22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1)第23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2)第24节:礼乐文化与人文素养(3)
第   I   [II]   [I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