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学者 1949年后的梁漱溟   》 第6节:梁漱溟与毛泽东(6)      汪东林 Wang Donglin

  梁漱溟在年轻时也曾热衷于西方的宪政制度,包括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议会制,他对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以法治国的做法,一直是赞同的。但后来基于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研究,尤其是几十年来中国的现状,使他对欧美式的政治,特别是两党制(一上一下)发生了疑问,认为未必符合中国的国情。梁漱溟有自己的主张和想法,但在当时的重庆却无人可说,说了也未必有人听。于是他想到了中共,想到了毛泽东,能不能到延安去向中共领袖们陈述一下自己的想法,即使没有什么结果吧,也可立此存照。况且离上次去延安,八年过去了。多么不寻常的八年,中国终于打败了日本,如同八年前毛泽东所说。现在再去延安看看,兴许会很有意思的。
  主意已定,提出要求,二赴延安很快成行。梁漱溟在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的安排下,先搭飞机到北京,然后再由北京赴延安。同机的有美国驻延安的代表,还有画家尹瘦石等。梁漱溟到延安第二次见到毛泽东,寒暄后即提出,他希望能有一个机会,请毛泽东找十位中共领导人(包括毛在内),听他陈述自己对当前中国的一点意见,如能满足,感激之至。毛泽东当即同意了。梁漱溟这次赴延安,虽然也是一个人,不代表任何人,但他现时的身份与上次不同。1938年初赴延安,他是社会贤达,无党无派,现时,他却是民盟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又是民盟总部的常务委员、秘书长。
  第二天,梁漱溟被请到一间不大的会议室里,毛泽东首先迎上来同他握手,除早已认识的张闻天外,又分别见过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等中共领导人。梁漱溟情绪颇为激动,兴冲冲就讲开了。他说:
  谢谢各位中共的朋友们给我这样一个好机会,我很高兴。现在重庆情势很好。国共领袖蒋介石先生和毛泽东先生亲自谈判签订的停战协定已经生效,政协会议顺利召开,有了五项协议,各党各派的代表劲头很高,社会各界反响亦好。但中国今后将走什么路呢?我不知道中共的朋友们怎么想,但在重庆,似乎方方面面都在说中国也要实行欧美式的宪政,即两个大党一上一下,轮流执政,平时势不两立,台下的专挑毛病,攻击台上的,翻过来也是这样。当然还有司法独立、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等等,说者头头是道,听者也蛮有味道,不见有人提出疑问,更无人持反对态度。包括我所在的民盟诸同仁,多数人是多年来一直盼望在中国能实现上述政治思想和主张的。我本人从年轻时开始,也曾一度欣赏和赞同西方的宪政制度。但面对中国的现实,在大家谈得正热闹的时候,我却发生疑问了。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资料来源】当代中国出版社
第1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第2节:梁漱溟与毛泽东(2)
第3节:梁漱溟与毛泽东(3)第4节:梁漱溟与毛泽东(4)
第5节:梁漱溟与毛泽东(5)第6节:梁漱溟与毛泽东(6)
第7节:梁漱溟与毛泽东(7)第8节:梁漱溟与毛泽东(8)
第9节:梁漱溟与毛泽东(9)第10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0)
第11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1)第12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2)
第13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3)第14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4)
第15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5)第16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6)
第17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7)第18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历史公案补遗(1)
第19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历史公案补遗(2)第20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历史公案补遗(3)
第21节:梁漱溟与毛泽东1953年历史公案补遗(4)第22节:梁漱溟在"文革"风暴中(1)
第23节:梁漱溟在"文革"风暴中(2)第24节:梁漱溟在"文革"风暴中(3)
第   I   [I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