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心靈體操   》 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      劉心武 Liu Xinwu

  科學與理性,是人類文明的核心。科學仍在繼續發展,人類確實還面臨着許多當代科學尚未能破譯的領域,未破譯則産生神秘效應。人類的理性更有待展拓融通,未展拓融通則會令歪理邪說乘虛而入。有人打出"東方神秘主義"的旗號,不講究精密的科學實證而熱衷於模糊把握,不實行數字化管理而陷入含混敷衍,那是很危險的。2001年11月5日《深圳特區報》有《春都何以跌入睏境?》一篇報道,說本來以專門生産火腿腸的春都集團公司盲目擴張以後,由盈轉虧,情急之下,從全國各地物色了一批"算命大師"作為智囊團,大到人事任免、投資决策,小到領導出差的方向、辦公室門的朝嚮,全都聽命於"大師"的吉兇判斷。1997年集團頽勢大暴露後,竟安排全體中層以上幹部集體聆聽"大師"們講"意念",結果到如今春都上百條生産綫全綫告停,虧損達6.7億元,還欠下13億債務。據我所知,國外的一些大企業,特別是香港特區的一些企業傢,也有請"風水先生",以"東方神秘主義"補實證科學之不足的,但那都衹不過是像蓮姊那樣的"小迷信",主要的意義還在平衡心理,以對付世界時局詭譎一面,而並不會像春都集團公司老總那樣完全沉溺在了大迷信的旋渦中。看來春都集團實在該多多引進林黛玉那樣的,有着"吉兇不在鳥音中"的健康精神的白領--當然,身體應該比林妹妹好--並讓其進入領導層;曹雪芹有一回還寫到,林黛玉跟賈寶玉私下議論:"咱們傢也太花費了,我雖不管事,心裏每常閑了,替你們一算計,出的多進得少,如今若不省儉,必致後手不接。"她還是個有統計學頭腦的數字化管理人才呢!
  話茬還是回到蓮姊那樣的最一般的社會存在上,不管是離退休的,還在崗的工薪族,還是下崗的兄弟姊妹,以及一般的白領人士、在校學生,包括仍在農村的和到城市打工的農友,面對着確實有諸多未知數的生活現實,我們的心靈上一定要有理性的喬木,在這前提下可以容納一點聞鵲生喜的"小迷信"花草,但最好是能夠有林黛玉那樣的徹底唯物主義信念:"人有吉兇事,不在鳥音中。"任憑來自何方的邪種想往我們心靈裏栽下大迷信的幡竿,都能自覺地加以抵製。
  一把米有多少粒?
  新來的小阿姨端着鍋問妻子:"我抓的這三把米是不是太多了?要不要數數一共多少粒?"妻子莫名其妙,一旁的我也驚詫不已。原來,她在前一傢幫廚,那傢的女主人就曾讓她數過米粒。吃過晚飯收拾完一切,小阿姨主動跟我們細說端詳。那傢女主人年事已高,她管她叫姥姥,她一去,姥姥就跟她交代,要用玻璃量杯量米做飯。姥姥說,每次量出的米粒,上下誤差不會超出八粒。可是那天玻璃量杯落地碎掉了,是姥姥自己失手砸碎的,小阿姨就衹好用手抓米,衡量着兩把米差不多,但姥姥非要她把那米一粒粒數過……我和妻子聽着都笑了。小阿姨不笑,她認真地告訴我們,其實姥姥是個很好的人,她並不是吝嗇刻薄,就那麽個脾氣,不論事情大小,一概要精細計算,這樣做好處也真不少。比如姥姥陽臺上養的花,因為換土施肥澆水什麽的全都根據書上的規定按量執行,所以總是葉肥花豔;又比如好些人傢因為總不能嚴格按規定配兌消毒液弄得氣味熏人,殺菌效果又不好,姥姥卻總是量杯量筒來回按說明書細細配兌,結果消毒作用非常充分。當然,依小阿姨的見識,姥姥這樣的脾性壞處挺多,首先就是幾乎沒有哪個阿姨能在她那裏長做,姥姥跟鄰居們的關係也總是很緊張,甚至跟抽空來看望她的兒孫也總要不歡而散,因為姥姥一天到晚總在那裏"合理精確計算",讓再好脾氣的人也難以長期忍受。妻子喟嘆說,這位姥姥活得多纍啊!小阿姨就告訴我們,姥姥前些時候去世了,大傢都說是纍心纍死的。
  小阿姨講述的這位姥姥可能是具有這類心理疾患的人士中的一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其實就是我們自己,在某些事情上、在某些場合面對某些問題時,心理上也會出現算計過細,導致別人心煩自己心纍的毛病。
  就整個社會的進步而言,數字化確實是必要的推動手段。尤其科技的發展,計算得越精微,邁出的步子就越大,像現在大傢經常挂在嘴裏的納米技術,就是以超精微計算為基礎的新技術。已故美籍華裔歷史學家黃仁宇,他的主要立論就是一個好的社會必須是一個進入數字化管理的社會。"數碼"這個詞彙現在已經大踏步進入了日常消費領域,數碼相機、數碼手機、數碼彩電、數碼冰箱、數碼空調……都意味着以精確的數字為代碼的新技術正在全面覆蓋我們的社會生活。從這個角度來說,對精確計算的數字心存敬畏,是必要的。
  但是,社會生活的意義除了科技進步、經濟高速增長,還應該更加人道、更能促進人性中的那些良善因素的豐茂,這方面要做的事情恐怕不是一味地施以數字化手段就能奏效的,應該以熏陶、感化的方式來浸潤性地進行,那方式有時甚至可以是十分模糊與曖昧的。就個人而言,在傢裏準備出許多的度量衡器具,比如供每次從菜市場歸來時按品種復驗斤兩的彈簧秤什麽的,固然未為不可,不過千萬不能以為人生的任何領域都是可以一律數字化地加以精微計量的,尤其是情感領域、審美領域,還有日常人際相處的微妙境界,都是非數字化、非精微算計,含糊一些,包容多些,伸縮尺度大些,進退餘地寬些,纔為好、為善、為快樂、為輕鬆,纔既有利於自身延年益壽,也有利於滋潤他人,乃至和諧於社會。
  不能馬虎的事情絶對別馬虎,可以馬虎的事情則一定要馬虎,這纔是正常的人生、正常的心態、正常的活法。不該馬虎的事卻馬虎了,多半會危害他人與社會,並到頭來自嘗苦果;可以馬虎的事偏不馬虎,也許倒不一定對他人和社會造成什麽損害,但一定會遭人厭煩,自己則會在多餘的焦慮與煩躁中弄得了無樂趣,最後心纍而亡卻難以被未亡者以溫情憶念。一把米究竟有多少粒?沒算計過嗎?那麽,好,永遠也不去探究,便是你一生的福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1節:我的心理保健操第2節:皺皮蘋果第3節:譬如朝露第4節:春水浴心
第5節:心靈百葉窗第6節:一把米有多少粒第7節:這朵花兒叫喜歡第8節:雲錦滿心湖
第9節:鏇出自己的小木梨第10節:長吻蜂第11節:別臨時擺動舌尖第12節:香檳玫瑰
第13節:淡黃的銀杏第14節:親近牛筋草第15節:康熙開心果第16節:碰頭食
第17節:勇對平淡第18節:從今不怵這衹杯第19節:顧影自賞第20節:栽棵自己的樹
第21節:裝滿自己的碗第22節:半拉西瓜第23節:邁過本命年的“坎兒”第24節:我的緑寶石
第   I   [II]   [III]   [IV]   [V]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