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记 》 淳熙三山志 》
捲第一地理類一
梁剋傢 Liang Kegu
○敘州
《周禮》:職方掌天下之圖與其地,七閩與焉。七者,所服國數也。
初,夏少康封庶子於會稽,二十世至勾踐,又六世,無疆為楚所滅,【《通鑒》周顯王三十五年。】子孫播越海上。七世至無諸、搖,姓騶氏。【(底本作“亡諸”,今統一作“無諸”。以下不另出校。)一曰駱氏。】
秦始皇二十六年既並天下,置三十六郡。乃使尉屠睢平百越,廢為君長,【(底本作“廢為君最”,據崇抄、庫本、《史記》改。)】以其地為閩中郡。【按:《史記·始皇帝紀》,二十六年分三十六郡。三十二年,使蒙恬破鬍。三十三年,置桂林、南海、象郡。《東越傳》:(即《史記·東越列傳》。)“秦已並天下,皆廢為君長,以其地為閩中郡。”蓋在置諸郡之後,史缺其年。】諸侯伐秦,無諸、搖帥閩中兵從番君滅秦。項羽主命,弗王。以故,佐漢伐楚。
高帝五年,封無諸為閩越王,王故地,都冶。【蘇林註《嚴助傳》曰:“冶,山名,今名東冶。”林,魏黃初人,當得之。今甌冶池山是也。(底本作“甌冶地山”,據庫本、崇抄改。)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於其南闢為球場,即山為亭,作詩題於其壁,自為《序》,大略雲:“場北有山,維石岩岩。峰巒巉峭聳其左,林壑幽邃在其右。是用啓滌高深,必盡其趣;建創亭宇,鹹適其宜。勒為二十詠,有望京山、觀海亭、雙鬆嶺、登山路、天泉池、玩琴臺、筋竹岩、枇杷川、秋蘆岡、桃李塢、芳茗原、山陰亭、含清洞、紅蕉坪、越壑橋、獨秀峰、篔簹坳、八角亭、磐石椒、白土𠔌詩各一章,章六句。”內《望京山》雲:“積高依郡城,迥拔凌霄漢。”蓋始以“望京”名之也。時觀察推官馮審為《記》,刻石,大略言次元“報政之暇,燕遊城之東偏,曰左衙營,遂命開治。化磽確為坦夷,(底本作“址夷”,庫本作“夷址”,據崇抄改。)去荊棘於叢薄,以為球常其北乃連接山麓,翳薈荒榛。公日一往或再往焉,捫蘿躡石,不憚危峭。轉石而峰巒出,瀎坳而池塘見。為潭、為洞、為島、為沼,窈窕深邃,安可殫極,凡二十有九,所聲於歌詠者二十篇。”蓋又有漣漪亭、東陽坡、分路橋、乾岡岑、木瓜亭、石堤橋、海榴亭、鬆筠陌、夜合亭未為詩也。至大中十年,亭壁之詩已無存者。刺史楊發訪於邑客,得其本,為鑱諸碑陰而識之。其後,碑石埋沍。((底本作“埋沍”,庫本作“埋沒”,崇抄作“埋湮”。又,底本於“沍”字下、“皇朝”前虛一格,原為尊崇本朝而提格,非缺字,庫本填入“洎”字,不齲))皇朝熙寧二年夏,新子城。役人裒土,於宣毅營北將軍山下得之。乃輦而置於郡中日新堂之西廡,有程大卿師孟題記,今存。其言宣毅營,即舊左衙營,今廣節營也。將軍山,即唐望京山,舊冶山也。按《治平圖》,則曰泉山;《熙寧圖》名為將軍,未詳所始。經纍代營造修築,山形今卑小矣。然觀唐元和中猶巉峭幽邃如許,則秦、漢間益可知。閩越王故城即此山西北。】孝惠三年,立閩越君搖為東海王,都東甌。【應劭註“東海”曰:“在吳郡東南濱海。”徐廣註“東甌”曰:“今之永寧也。”永寧即今永嘉。師古曰:“今泉州”,蓋指福州。非也。】吳王濞敗,子駒亡閩越,怨東甌殺其父,屢勸擊之。建元三年,閩越圍東甌。帝遣嚴助發會稽兵浮海救之。閩越聞風而遁。【其年,東甌舉國徙江淮。】六年,其王郢擅擊南越。【《嚴助傳》:“閩王以八月舉兵於冶南。”蓋兵已離所都,由南路以往。】復遣王恢、韓安國兩道擊之。弟餘善鏦殺郢,遣使者上符節,請所立。【《嚴助傳》雲:“不敢自立,以待天子之明詔。餘善意欲漢立之耳。”】漢以繇君醜獨不與謀。【張晏曰:“繇,邑號”。】使立為繇王,奉無諸祭祀。餘善威行國中,民多屬,遂竊自立為王。帝聞之,因立為東越王。【漢衹封醜王繇邑,以奉閩祀,有意於郡縣之矣。及餘善自立以繼郢,(底本作“繪郢”,據庫本、崇抄改。)乃因而封之。按:司馬遷作《東越傳》,總閩越、東甌為名。立為東越王者,盡王此閩越、東甌之地也。自秦以會稽郡之南皆為閩中郡。漢高、惠始分為二。建元三年,東甌既徙江淮,其地無所屬,閩越並有之。至此,乃盡以封餘善,故曰東越王。班固《漢書》用遷之文,乃以東甌請舉國徙中國,改為“東越請舉國徙中國”。其名始不辨矣。蓋漢唯有東越、南越。此則“東越”其統名也。與繇王並處。既立餘善,亦不廢繇王,故曰“與繇王並處”。】元鼎五年,餘善請從擊南越,不至。漢將請伐之。兵臨境,乃反。【《朱買臣傳》:“時東越數反覆,買臣因言:‘故東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今聞東越王更徙處南行,去泉山五百裏,居大澤中。今發兵浮海,直指泉山,可破滅也’。”是時,元鼎六年,餘善之立,已二十五年矣。買臣故言舊時東越王衹守泉山之險,今乃去之而南,可直指其巢穴而取之。蓋謂所都之地。顔師古曰:“即今泉州之山”,謂福州也。自隋文平陳,改豐州為泉州。唐開元置“福州折衝”,亦號“泉山府兵”,皆即今甌冶山為名爾。(據所述,泉山即冶山,亦即甌冶池山。天泉池,或即甌冶池之原名。泉山當亦因此得名。)唐裴次元作《天泉池》詩題其山亭雲:“遊鱗息枯池,(底本作“□鱗息枯池”,缺一字,庫本作“魚鱗息枯池”,據崇抄補。)廣之使涵泳。疏鑿得蒙泉,澄明睹秦鏡。”今山下猶有泉一泓。紹興間,薛殿撰弼創泉山堂其側,蓋識古也。舊城在此山西北,越王山之南。《越山寺記》乃雲:“山本泉山。因遷今城,乃指故都以‘越王’名之”,非也。後之人又不詳究始末,以餘善與醜為共王其地,疑各別在一處。有以泉山為在蓮華山下,有指鼓山為說,皆失之。買臣言:“更徙處南〔行〕,(底本作“更徙處南去泉山五百裏”,據《漢書·朱買臣傳》補“行”字。)去泉山五百裏”,即所謂“泉南”,猶言“冶南”也。泉山堂側有竜王祠。王參政之望因禱雨獲應,更名“喜雨”。】詔朱買臣與韓說出句章,【今慈溪。】浮海東往;楊僕出武林;【今錢唐。】王溫舒出梅嶺;【今虔化。】越侯出若耶、白沙【今會稽有若耶溪。】擊之。【漢時,東越四境民物稀曠。史言“守武林”,“田餘幹”,(底本作“由餘幹”,崇抄同,據庫本改。)“入尋陽”,可見矣。】元封元年入東越。繇王居股殺餘善,以其衆降。帝以其阻、悍、數反覆。改封居股東成侯,萬戶。【《漢表》:“東成在九江郡。”】遷其民江淮間,遂虛其地。或竄山𠔌,後稍稍出,因自立為冶縣。【前、後漢及晉以來《地理志》並無此縣名。《前漢志》雖有“治縣”,疑是“冶”字。然考之《後漢志》,乃是章安,今臺州臨海縣地也。惟《晉志》雲:“武帝滅之,徙其人,名為東冶。”《舊唐志》雲:“其逃亡者自立為冶縣”,得之。】漢置會稽南部都尉於塞上,以禁備之。【治回浦,鄞縣南回浦鄉,漢邊縣,有障塞尉,掌禁備羌夷犯塞者。自武帝既廢東越,遂於塞上置“治”縣,以處近境之民。又置回浦以為南部都尉治所。故《前漢志》此兩縣最在會稽郡諸縣之後。顔師古註“治縣”曰:“本閩越地。”註“回浦”曰:“南部都尉治”,是也。“治”縣在今臨海,舊東甌地,閩王郢至餘善皆得而有之,又秦統名為“閩中”,謂之“本閩越地”可也。而《宋書志》,瀋約所作,乃引司馬彪雲:“章安,故冶地”。然則,臨海亦冶地也。又引張勃《吳錄》雲:“閩越王冶鑄地”,蓋以“治”字為“冶”字。後人因之,遂以漢嘗置冶縣於此。且無諸都冶,搖都東甌,自是兩處。若置冶縣,豈於東甌界中又置?(底本作“豈於東甌界中又冶”,庫本同,據崇抄改。)今州治去臨海一千二百裏,若置縣在此,其界至臨海;則《前漢表》縣大率方百裏,又安得一縣如此之遠乎?況“治”縣,始改為章安,續又分章安南為永寧;不應永寧介乎其中,(底本作“不□永寧介乎其中”,缺一字,庫本作“不將永寧介乎其中”,據崇抄補。)而南北斷為兩境,皆名冶縣。故今《前、後漢志》及唐《元和郡國志》皆作“治”字。《宋志》又云:“後分冶地為東、南二部都尉。東部,臨海是也;南部,建安是也。”此固後漢至吳時所分。吳時,多指東越之地呼為東冶,故云爾。以為漢嘗置冶縣於此,(底本作“治縣於此”,據庫本、崇抄改。)則誤。】光武時,罷都尉。【時遂廢回浦縣。】後復置南部。【建安元年,孫策令永寧長韓晏領南部都尉,將兵討東冶時,方立此名。及晏敗,以賀齊代之。八年,始置府於建安。】建安初,始有侯官等五縣。【《舊記》(“舊記”,即林世程《閩中記》,下皆同。)謂光武以為東侯官,未見其據。建安元年,孫策渡浙江。會稽太守王朗浮海奔東冶。侯官長商升不納,賴虞翻說之,乃為起兵。策復遣將擊之。是時,縣皆豪傑自立,可知也。未幾,升降於賀齊。(底本作“外降於賀齊”,據庫本、崇抄及《三國志》改。)建安、南平、漢興三縣復反。又其後,東冶五縣反。四縣名見前,其一,史缺書。自孫氏時,五縣既平,始隨立為縣。或者,乃以遁逃者出,漢復立為冶縣,亦誤矣。】吳景帝時,置麯郍都尉,領謫徒造船於此。【《舊記》:開元寺東直巷,吳時都尉營,號“船潮。】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治,建安、侯官屬焉。【時建安屬縣:(底本作“建安土縣”,據崇抄、庫本改。)吳興、東平、建陽、將樂、昭武、延平。建衡元年,李勗從建安海道擊交趾。】
晉太康三年,始以侯官為晉安郡,嚴高為守。初治故都,遷今城。縣八。【原豐、新羅、宛平、同安、侯官、羅江、晉安、溫麻。】隸揚州。【漢武帝元封五年始置刺史,時東越已虛矣。吳時,以丹陽郡為刺史治所,今建康。晉因之。】元康元年隸江州。【時以疆土曠遠,統理尤難,分置江州。以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七郡,荊湖之武昌、桂陽、安成三郡置。(底本作“佳陽安城”,崇抄同,庫本作“襄陽安城”,據《晉書·地理志》改。)刺史治所初在豫章,鹹康六年移治潯陽,今江州。】宋泰始四年,改為晉平郡。【《舊記》雲:元嘉中改為昌國。考《宋書》無。】縣五。【按:《宋志》:晉安太守領縣五:侯官、原豐、晉安、羅江、溫麻,而無新羅、宛平、同安者,並省也。或以為是時析置南安郡,非也。《宋志》即無此南安郡。其晉安縣,即今南安之地。故知是並剩】尋復故。【《宋書》:晉安王子勳敗,遂改為晉平,以封休祐,似嫌其名稱。六年,休祐死。明年,徙其十三子於晉平。齊建元四年,封王子懋為晉安王,相距十餘年。史缺更復。】梁天監中,置南安郡。【以晉安縣地置。時始置竜溪縣,遂以晉安縣為南安郡而屬焉。按《隋志》:梁武帝天監十年,有州二十三,郡三百五十。其後頻事經略,開拓閩越。謂此。】普通六年,【(底本作“晉通”,據崇抄改。)】遂以晉安、建安、南安三郡屬東揚州。【先是,宋武帝惡江州疆大,常欲分之。孝建元年,因討平臧質,(底本“臧質”前二字殘損不明,據崇抄、庫本補。)遂分揚州之會稽、東陽、新安、永嘉、臨海五郡為東揚州。刺史治所在會稽,至是遂以三郡屬之,從其近也。】陳永定初,升為閩州,領三郡,始為刺史治所。【時以陳寶應為閩州刺史。】天嘉六年,州罷。【以寶應敗故,廢。】還屬東揚。光大元年,復升為豐州。隋開皇九年,平陳,改為泉州。廢建安、南安二郡來屬。大業初,復為閩州。三年,改為建安郡。【治閩縣。】縣四。【閩、建安、南安、竜溪。】唐武德元年改為建州。四年,移建州於建安。【是時,閩縣屬建州。】六年,析置泉州。【《舊唐志》雲:“貞觀初為泉州”,非也。四年,移建州。五年,以南安為豐州。六年,置泉州。宜以《新唐書》為正。(底本作“宜以新唐為正”,庫本同,據崇抄於“唐”字下補“書”字。)】縣五。【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八年,置都督府,領建、豐三州。【《寰宇記》雲:“武德四年,為豐州外都督,領泉、建、潮。”《會要》雲:“武德八年改為豐州都督府”。按:《新唐書》,武德四年未有泉州。五年始置豐州於南安。《寰宇記》年與州名及所領皆誤;《會要》州名誤。宜以《元和志》為正。】貞觀初,隸嶺南道,廢豐州來屬,縣六。【萬安,今福清,聖歷二年置。】景雲二年,改為閩州都督府。【是歲六月,分天下,置汴、齊、兗、魏、冀、並、蒲、鄜、涇、秦、益、綿、遂、荊、岐、通、梁、襄、揚、越、安、潤、洪、潭二十四郡都督。閏六月,置按察使。七月,停新置都督府。是時,二十四郡都督之命並不行。惟閩州都督乃是歲正月指揮,不在停廢之列。】領泉、建、漳、潮五州。【先是,垂拱二年,析置漳州。聖歷二年,以舊豐州為武榮州。是歲,以武榮州為泉州。】開元十三年,改為福州都督府。【或曰:以董奉福上名。】十九年,置泉山府兵。【《治平志》:“按察使席豫奏:福、泉等州山洞僻遠,江海廣深,請於福州置上折衝府兵千二百人。】二十一年,置經略使。【《治平志》有:八月十二日敕。】二十二年,以漳、潮歸嶺南,督泉、建、汀四州。【二十一年,置汀州。】天寶元年,改隸江南東道。尋改為長樂郡。【改刺史為太守,仍為長樂經略使。】縣八。【古田、尤溪。】復領漳、潮二州。十載,復以漳、潮歸嶺南。【《舊記》雲:“二年”,非。】至德二載,置經略軍、寧海軍。乾元元年,改為都防御使兼寧海軍使,復為福州都督府。【改太守為刺史,置防御使以治軍事,刺史兼之。】上元元年,升節度使,領州六,【《舊記》雲:“代宗時領溫州”。《治平記》雲:“寶應元年,袁晁反,攻陷臺、溫、明三州。李承昭率兵破之。遂以溫州來屬。未幾,歸越州。按:《唐書》:“臺州人袁晁僭號,改元寶勝。李光弼遣將破之於衢州。廣德二年,晁伏誅。免越州今歲田租之半。三州給復一年。”其間來屬未詳,姑載之。縣九。永泰。析侯官、尤溪置。】大歷六年,罷節度,置都團練觀察處置使。【(崇抄作“罷節度使都督置團練觀察處置等使”,略異。)以潮州歸嶺南。】乾符五年,黃巢入閩,焮蕩幾荊中和四年,陳岩逐其帥鄭鎰,自稱觀察使。光啓二年,王潮據泉州,岩表為刺史。岩卒,其婦弟範暉自稱留後,驕暴失衆心。衆道潮以來,【(崇抄作“衆迎潮以來”。)潮遣弟審知攻之。景福二年入福州。乾寧元年,授潮觀察使。三年,《唐表》作“四年”。(底本作“唐袁”。據庫本、崇抄改。)】升為威武軍,拜節度使。四年,卒。【潮自光、壽南渡,由贛州入漳浦,(底本作“山贛川”,庫本作“由贛川”,據崇抄改。)據泉、福。十二年,葬晉江。】審知立。【初,潮未至,民謠曰:“潮水來,岩頭沒;潮水去,矢口出。”至是驗。】梁開平三年,封閩王。縣十。【乾化元年,以梅溪場為閩清縣。】貞明六年,升為大都督府。唐同光三年,卒,子延翰立。天成元年,偽建國,稱大閩國王。【(底本作“大明國王”,據庫本、崇抄改。)】十二月,延稟殺延翰,推延鈞為節度觀察留後。長興四年,僭號,改元竜啓。升為長樂府。縣十四。【是歲,以羅源場為羅源縣,感德場為寧德縣,歸化場為德化縣,建州永順場為順昌縣,鹹屬。】子繼鵬為尹。清泰二年,繼鵬弒立,改元通文。晉天福四年,朱文進等害之。季父延羲立,改元永攏明年,延政始罰後三年,延政僭號於建州,國號殷。【以將樂為鏞州,延平鎮為鐔州。】開運元年,文進殺延羲自立。晉因授以節度。國人尋殺之,迎延政於建州。明年,延政稱閩王。以福州為東都,領州七,【(底本作“領州十”,按,原領福、建、泉、漳、汀五州加鏞、鐔二州,當是七州,“十”當為“七”之誤書。庫本、崇抄作“領州七”,據改。)】縣十三,【是歲,析出順昌。】子繼昌留守。列校李仁達殺繼昌,立僧卓岩明,【雪峰僧,莆田人。】未幾,殺之自立。其年,延政為南唐所滅。【自光啓二年丙午入閩,有神僧黃■〈涅,工代土〉築,(底本作“黃■〈涅,工代土〉築”,崇抄、庫本作“黃■〈涅,工代土〉槃”。)人就問之。僧雲:“騎馬來,騎馬去。”滅之明年,歲復丙午。蓋六十年。】漢乾祐元年,仁達舉國歸吳越。縣十一。【是歲,改鐔州為劍州,以尤溪隸之。三年,又以德化歸泉州。】周廣順元年,改為彰武軍。【避周太祖名。今法祥院有建隆三年《石□殿記》:(底本作“石□殿記”,缺一字,他本同。)“功德主上軍散兵馬使充彰武軍省勾院使徐廷鎬。”】皇朝太平興國三年,錢氏納土,復為威武軍。領州六、軍一,【鏞州,失所廢年月。是歲,析建州之邵武為邵武軍。】屬兩浙西南路。四年,領軍二。【是歲,析泉之莆田,置興化軍。】六年,縣十二。【是歲,析閩縣九鄉置懷安。】雍熙二年,始為福建路。嘉祐四年,帶鈐轄。大觀元年,升為帥府。四年,罷。建炎三年,復升為帥府。自太康置守,至今淳熙八年,凡九百年。考占星土。蓋鬥、牛、須女之分也。【(底本作“須□”,缺一字,據庫本、崇抄補。)《周禮》以經星十二次,辨九州之地,以觀妖祥”。內吳越屬“星紀”。《前漢志》謂交趾、南海等郡,皆其分野。(底本作“分□”,缺一字,據崇抄補。)《晉志》:自南鬥十二度至女七度為吳越,(底本作“□志”,缺一字,據崇抄並《晉書·天文志》補。)特言其大界也。非止謂本州。】
廣輪之數具列於後雲:【(底本作“具列於後亡”,據崇抄改。)】
東--西四百五十裏。
南--北五百七十八裏。
東南--西北四百九十四裏。
東北--西南千八十裏。
東百九十裏至海。
西二百六十裏至界首,又百二十五裏至南劍州。
南百七十八裏至界首,又六十三裏至興化軍。
北四百裏至界首,又百三十裏至建寧府政和縣。
東南二百八裏至海。
西南五百四十裏至界首,又四百二十五裏至南劍州。
東北五百四十裏至界首,又三百二十裏至溫州。
西北二百八十六裏至界首,又百十八裏至南劍州。
《三山志》捲第一終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關於《淳熙三山志》 | 前言 | 總敘 | 凡例 | 序 | 捲第一地理類一 | 捲第二地理類二 | 捲第三地理類三 | 捲第四地理類四 | 捲第五地理類五 | 捲第六地理類六 | 捲第七公廨類一 | 捲第八公廨類二 | 捲第九公廨類三 | 捲第十版籍類一 | 捲第十一版籍類二 | 捲第十二版籍類三 | 捲第十三版籍類四 | 捲第十四版籍類五 | 捲第十五版籍類六 | 捲第十六版籍類七 | 捲第十七財賦類 | 捲第十八兵防類一 | 捲第十九兵防類二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