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 人生探索:大腦裏的8個騙子   》 第6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6)      科迪莉亞·法恩 Cordelia Fine

  這下事情可就棘手了。為了照顧新生兒,我僅僅為了擬定購物清單就需花上一整天的時間。不過,感謝老天,我那假想的樂觀再度取勝,讓我得以撇下所有讓人氣餒的念頭,不顧眼前的任何阻礙,再度開始奮筆疾書。這本書的出版證明這個策略對我的確管用,但是,現在我要嚮你揭穿這些活脫脫地奪走你的幸福、健康和成就的幻象了。
  拒絶接受不堪承受的想法
  我們衹能通過大腦來認識自己和外在的世界。哲學家對此甚為擔憂,但大部分人並不認為這有何不妥。弗洛伊德曾倡導自我“拒絶接受不堪承受的想法”。自此之後,實驗心理學家紛紛致力於揭發大腦背後的秘密,並把這作為他們的畢生志願。
  我們先從幾個基本現象談起:我們經常會虛懷若𠔌卻又勉強地表示,自己比一般人更有道德、更為勤奮而且駕駛技術更好(即使是剛發生車禍,並被送進醫院的司機也這麽認為)。換句話說,沒有人會認為自己是遜色於他人的。從統計學的角度看來,這是絶不可能的。而如果我們所選取的樣本是一堆愛慕虛榮的大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種結果當然無可厚非。
  首先,大腦會盡可能選取對自己最為有利的方式詮釋問題。假如我被問及駕駛技術如何,我會毫不遲疑地回答,我的駕駛技術高於平均水準。事實上,在時速一公裏以上時,我的駕駛技術的確無懈可擊,但一旦低於這個時速,車身上的烤漆隨時都有被颳傷的可能。光是修理擦碰障礙物後留下的颳痕,我就要花上一大筆錢。有時我甚至會想幹脆用防撞泡沫將整部車子裹起來算了。相比之下,我母親倒車靠停技術之精確神速,可真是令人驚嘆不已。但她卻時常在路口與前頭那輛“早就應該起步”的車子追尾。當然,我母親同樣自認為她擁有平均水平之上的駕駛水準。現在不難看出為何我們敢大言不慚地宣稱自己的駕駛技術並不比一般人差了吧?倘若欠缺明確的標準,我們便會以最切合自己能力的方式來詮釋問題。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資料來源】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第1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第2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2)第3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3)
第4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4)第5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5)第6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6)
第7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7)第8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8)第9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9)
第10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0)第11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1)第12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2)
第13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3)第14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4)第15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5)
第16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6)第17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7)第18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8)
第19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19)第20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20)第21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21)
第22節:大腦裏的8個騙子(22)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