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论 细述金瓶梅   》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3)      杨鸿儒 Yang Hongru

  吴沃尧即吴趼人(公元1866 —1910年),在上海著述甚丰,名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在当时颇流行,对政治、社会、经济的黑暗腐败现象勇于暴露,主张恢复传统道德,是谴责小说的代表作家。他在《杂说》中感叹于《金瓶梅》这样的“惩淫之作”,“非独著者之自负如此,即善读者亦能知其意,固非余一人之私言也。顾世人每每指为淫书,官府且从而禁之,亦可见善读书之难其人矣……是岂独不善读书而已耶?毋亦道德缺乏之过耶?”吴趼人有丰富的创作经验与结撰成果,他说的专家学者的话,特别是最后一句,更引人深思。在一个道德缺乏的社会里,这类作品更容易被人与污秽的社会现象挂起钩来受到指责与禁毁,从而把它有价值的部分淹没了。
  《金瓶梅》的自然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它过于重视细节描写而忽视了作品的倾向性。看起来这也许是难以理解的,小说开卷就是“酒”、“色”、“财”、“气”《四贪词》,正文第一回又以《眼儿媚》词作缘起写了很长一段入话。用“情”、“色”二字警劝世人;故事又以南宋末年的时代为背景;“朝中宠信高、杨、童、蔡四个奸臣”,“四方盗贼蜂起”,“惟有宋江,替天行道,专抱不平,杀天下赃官污吏,豪恶刁民”,然后才说到书中人物武大身上。它不是泛泛几句提过就算了,四个奸臣中,杨、蔡都同西门庆有关。书中还有详细的铺叙:水浒起义则以武松为线索,也同西门庆、潘金莲故事发生联系。这样一百回的书,《金瓶梅》的故事分明以整个动乱的时代作为背景,作者难道不是也有一番缜密的思考、严谨的用心吗?
  《金瓶梅》全书以一首七言律诗作为结束语,这是一般读者意想不到的:
  闲阅遗书思惘然,谁知天道有循环。
  西门豪横难存嗣,经济颠狂定被歼。
  楼月善良终有寿,瓶梅淫佚早归泉。
  可怪金莲遭恶报,遗臭千年作话传。
  《金瓶梅》究竟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还是一部自然主义的小说,尚需读者在实际阅读后,从实际出发而后论定。
  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金瓶梅》是第一部以现实生活和家庭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表面上写的是宋代社会,其实反映的是晚明社会的生活,内容充满了强烈的现实气息。它是第一个把笔触深入到了家庭日常生活的范围,细致摹写了一个家庭的衣食住行、饮食起居、喜丧礼仪、社会交往、妻妾斗争以及兴衰际遇,从而为我国长篇小说的取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最难能可贵之处,更在于它选择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在当时非常典型的,以金银财富为核心的商人家庭,并通过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对中国16世纪社会生活和社会风俗作了生动而逼真的描绘。
  《金瓶梅》创作于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正是我国明代中晚期。它的主题是描写当时新兴商人的历史悲剧。它通过西门庆及其家庭的兴衰,他的广泛的商业活动、社会交往和个人私生活,特别是他如何暴发致富、又如何依附封建统治阶级。最后又如何纵欲身亡的历史,表现晚明时代我国商人的崛起,他们的雄心和孱弱、野性和兽性乃至最终走向自我迷失和毁灭的过程。
  但是,由于我国16世纪后期急剧发展的商品经济对于封建社会的冲击,由于当时畸形发展的商品经济自身的不足和缺陷,由于当时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决定了先天不足的中国商品经济的萌芽与发展,使中国商人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阶级。所以,西门庆的悲剧,正是前资本主义时代中国商人的历史悲剧。从这个意义上说,《金瓶梅》是一部具有崭新历史内涵和意义的古典小说,它的价值一方面在于暴露封建黑暗,一方面在于描写商业、商人的悲剧,并通过这一悲剧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我国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动。
  当这部艺术巨制刚一问世,便立即震动了中国的文坛和社会。当时及以后的一些著名文人学者,竞相阅读它,评谈它,有些称“奇”称“快”,有些既“惊”又“喜”,称为“奇书”,推崇备至。另一方面,由于它那丰富复杂的内容,尖锐的题材和作者不明等原因,激起人们的探索热情。然而,在更长的时间里,它遭到的是诅咒和禁毁,始终未能摆脱被封建统治者强加的“诲淫”的恶名。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选集】千古一奇梅
序 言一 关于《金瓶梅》创作之传说(1)一 关于《金瓶梅》创作之传说(2)
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1)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2)二 《金瓶梅》是一部伟大的写实小说(3)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1)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2)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3)
三 新中国成立后《金瓶梅》之际遇(4)四 《金瓶梅》是比较难以研究的小说一 版本流传(1)
一 版本流传(2)一 版本流传(3)二 作者之谜(1)
二 作者之谜(2)二 作者之谜(3)二 作者之谜(4)
二 作者之谜(5)一 西门庆二 潘金莲(1)
二 潘金莲(2)三 李瓶儿(1)三 李瓶儿(2)
第   I   [II]   [III]   [IV]   [V]   [VI]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