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集 》 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 》
第6节:关于革命文学
鲁迅 Lu Xun
有人以为知识阶级要灭亡了,其实知识永远是需要的,知识灭亡的事情,决没有这种道理。但是新知识者与旧知识者完全不同,在我小的时候(四十年前),所谓知识者,他们只知道写信的方式,--祖父抬头几个字,以后祭祖应该怎样设置--摆几个碗,几个碟子,这种东西,现在已经夭亡了。现在所谓知识者--就是到外国留学的先生们,讲孔子的经济学,回国讲罗素杜威学(胡适等标榜的主义),他们最漂亮,最阔绰,他们可以坐汽车,也可住洋房(坐汽车的事,今天我也是这样来的,不过,这是诸位的盛意),但是,这能否长久,实属问题,恐怕也要灭亡的。将来的知识者,研究为将来有用的东西,是另有其他有益于群众的一个人,他们在现在,把握住实际问题,来求自己的艺术,并不是抱着个人主义的,个人主义也是不能存在的,与其说是研究知识阶级的夭亡,到不如说,研究为将来而斗争的艺术。讲到知识的存在与否,虽然好像为己,他的事业既然同群众结合,那末,他的存在,也就不是单为自己了。
《关于革命文学》
--1927年11月2日在上海复旦大学讲
我今天很荣幸与诸君共聚一堂,讨论澎湃一时的"革命文学"。我记得德国有一个文学家讲:"当代的文学家,讲一句话,写一篇文章,社会上的人士,有很大的魔力注目他,所以文学家是很难做的。"
在前几年,俄国有两期的革命,第一期是三月革命,第二期是十一月大革命。当时文学家为环境之压迫,没有功夫做文章,发表他自己的意见,亦没有一个印刷机关,可以拿他的作品印刷出来,所以这时候的人民,穷苦到了不得,以致只能分散各地,各糊其口。讲到这里,我们就想起"穷则益工"的这句俗语,但是以现在的情形来讲,这句话讲不通的,一定要"半穷则益工"才是讲得通,因为有思想的人,不能用力去做工;用力的人,亦不能以有思想的工作去做。如黄包车夫,要他拉车,又要他思想,是不可能的,所以将有思想的人去做工,亦是同一之理。
讲到现在中国混乱的现象,照我的眼光去推测,有二大原因:(一)中国人之思想太守旧;(二)中西文化之冲突,东方文化有东方的优点,西方文化有西方的优点,在此文化发达的地方,所以文学不能进步。为什么呢?因为人生在这文明进化的时代,思想百出,物质之进步,神乎其神,所以人有了危险的疾病,容易复原,以致造成思想进步得快,而人的寿长。所以人的思想,往往不能由时而转移,观是要救文学的弊病,必须要将人的思想改革一下。
我们知道革命是要流血的,痛苦的。然而没有真实的破坏,就没有真实的文学。我可以做一个譬喻,昔日法国有一个歌妓名THAIS,很名闻于法国,全国青年受其引诱而堕落者,不可胜数。当时有个很老的基督教徒,以为THAIS这个人是最恶的魔鬼,非叫她来修道,引她到正道,社会上的青年男子,一定不能入于正规。他叫她来修道以后,她一日到晚不息的修道;可是这年老的基督教徒见了THAIS以后,睡眠也看见她的面目,走路也看见她的面目,一日二十四小时,无时不想到她的美貌可欢,后来他去探望她的修道地方,不料她道已修成,可怜这年老的基督徒,成为失恋的罪人。从这段故事,我们知道:一个在少年极恶的歌妓,到老就变为极善的善人;一个在少年极善的基督教徒,到年老就变成极恶的罪人。推而至于文学,亦是如此。一时代有一时代的文学,不必要拘于题目而做,要照自己心中要说的说,说出的东西才是不死的。
我少年多看俄国、波斯、荷兰等国的小说,深知他们亦时常起来革命,但是他们的思想,终是不符事实,往往到了革命既成,他们就不问世事。如俄国的文学家,他们到革命成功了,就逃到别国去过生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在未革命以前,以革命为神圣的、应当的;不知达到了目的,每餐只有两块面包,到不如前日的生活舒服,所以他们垂首丧气的漂泊在他乡。再讲我们中国,在民国未成立以前,一般人士均热烈提倡革命;到了革命成功,一般下等阶级人民,均站立起来了,而主持革命的人,到不如不革命自由。所以现在中国产生了一班遗老,他们均痛恨革命。所以现在仍旧看见拖辫子的老先生,表示他并不埋没前清的君主政体。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资料来源】珠海出版社 |
|
|
第1节:聪明人不能做事,世界是属于傻子的 | 第2节:在北京第二师范学院的讲演(1) | 第3节:在北京第二师范学院的讲演(2) | 第4节:离骚与反离骚 | 第5节:再论"第三种人"》 | 第6节:关于革命文学 | 第7节:文学与社会(1) | 第8节:文学与社会(2) | 第9节:流氓与文学 革命文学与遵命文学 | 第10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 | 第11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2) | 第12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3) | 第13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4) | 第14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5) | 第15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6) | 第16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7) | 第17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8) | 第18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9) | 第19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0) | 第20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1) | 第21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2) | 第22节: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13) | 第23节:少读中国书,做好事之徒 | 第24节:在中山大学学生会欢迎会上的讲演 | |
| 第 I [II] 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