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史 》 兩晉南北朝的另類歷史:華麗血時代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梅毅 Mei Yi
“及帝晚年,諸子並弱,而太子不令,朝臣內外,皆屬意於(齊王)攸”。晉武帝左右的諂臣中書監荀勖、侍中馮NFDA5害怕武帝死後司馬攸繼統,會對自己身傢地位不利,便乘間進讒於晉武帝:“陛下萬歲之後,太子不得立也。”武帝大驚,問:“為什麽?”荀勖在一邊也講:“朝內朝外官員皆歸心於齊王,太子怎能得立呢?陛下如果不信,可以假裝下詔書讓齊王之國(回到其封地),肯定會出現舉朝以為不可的局面。”馮NFDA5在一旁敲邊鼓:“陛下遣諸侯之國,也是國傢大法,應該從親人着手。至親莫若齊王,他應該首先響應命令離開京城去自己的封地。”
由於早存過節於心,晉武帝大以為然。他宣示詔令,假意又把濟南郡劃入齊國封地,又封司馬攸兒子司馬蹇為北海王,詔贈六佾之舞、黃鉞朝車等等儀物,命齊王司馬攸回封地就任。
詔下,朝中王渾、王駿、羊琇、王濟等一幫大臣紛紛勸諫,以為齊王是至親王爺,應留京輔政纔是。同時,大臣們又擡出司馬昭、皇太後等人的遺命,舉典論舊,勸說晉武帝收回成命。武帝不聽,認為“兄弟至親,今出齊王,是朕傢事”,把王渾、王濟等人貶放外任。
憂懼怨恨之間,又深知荀勖、馮NFDA5等人在背後構陷自己,齊王司馬攸就上書乞求自己為死去的生母王太後守陵,“帝不許”。眼見催促之國的詔書一道比一道急,司馬攸又氣又急,病勢加劇。
為了查明這位老弟是否裝病以推拖離京,晉武帝不停派宮中禦醫到齊王府邸診視。“諸醫希旨,皆言無疾”。禦醫們終日宮中行走,個個都是人精,揣知武帝心思,回宮後都報稱齊王身體好好的。
真實情況是,眼見皇帝大哥的詔書死催,齊王司馬攸病勢一天沉過一天,但催其上道的詔書已經日益嚴厲,沒有絲毫迴旋的餘地。
齊王司馬攸生性剛強,屬於那種“凍死迎風站”的脾性。雖然他已經病得幾乎不能走路,仍舊掙紮着換上一身新朝服,梳洗冠帶停當,入宮面辭武帝。“疾雖睏,尚自整厲,舉止如常。帝益疑無疾。”兄弟兩人各懷心事,握手道別。辭出數日,半路顛覆辛苦的齊王終於支持不住,吐血而亡,年僅三十六歲。
晉武帝接知皇弟死訊,纔明悟司馬攸不是裝病,而是真死。武帝也悲從中來,慟哭不已。侍中馮NFDA5倒也會開導,說:“齊王名過其實,而天下歸之。現在他自己得病身亡,是社稷之福,陛下您何必如此哀痛呢1晉武帝收淚而止。
臨喪之時,司馬攸之子司馬冏伏地號啕,哭訴禦醫誣稱其父無病,耽延了診治。晉武帝愧疚之下,也順坡而下,下詔處死了數位為齊王診病的禦醫,藉此也掩飾他自己的過失。
哭歸哭,愧歸愧,估計晉武帝也暗自舒了一口氣:這位英武聰明的兄弟再不會威脅到自己兒子的皇位了。
持平而論,晉武帝有如此呆癡之太子,還不如把君位留給同父同母的親弟司馬攸。依據常理推斷,本性至孝、寬和謙虛的司馬攸真正繼承了帝位,也不會對傻侄子下毒手。而且,國賴長君,又具有豐富的領兵和統治經驗,晉朝的國祚很可能是另外一番鼎盛景象。但歷史沒有任何“如果”和“假設”,存在就是事實,父子傢天下的嫡長襲位製亦非能輕易動搖,每個歷史人物都有其獨特的、固有的命運!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1) | 中華盛事的胎動期(2) | 三分一統晉業興 | 大好江山誰承繼(1) | 大好江山誰承繼(2) | 大好江山誰承繼(3) | “牝雞司晨”朝綱紊(1) | “牝雞司晨”朝綱紊(2) | “牝雞司晨”朝綱紊(3) | 樹欲靜而風不止(1) | 樹欲靜而風不止(2) | 樹欲靜而風不止(3) | 血肉橫飛殺戮始(1) | 血肉橫飛殺戮始(2) | 血肉橫飛殺戮始(3) | 血肉橫飛殺戮始(4) | 攻伐大亂滿京城(1) | 攻伐大亂滿京城(2) | 攻伐大亂滿京城(3) | 你方唱罷我登場(1) | 你方唱罷我登場(2) | 你方唱罷我登場(3) | 你方唱罷我登場(4) | 你方唱罷我登場(5) | |
| 第 I [II] [III] [IV] [V] [VI] [VII] [VIII] [IX] [10] [XI] [X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