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文 》 一爐煙火 》
第6節:Punch Line
劉紹銘 Liu Shaoming
Punch Line
據舒蕪替劉應爭編選的《知堂小品》寫的序言說,1936年5月,美國記者Edgar Snow 曾嚮魯迅請教,“中國新文學運動以來最優秀的雜文作傢是誰”。魯迅拿出來的名單:周作人、林語堂、周樹人(魯迅)、陳獨秀、梁啓超。
舒蕪對“雜文”一詞作了補充說:“此所謂雜文是最廣義的,包括目下流行的狹義的雜文和狹義的散文兩類……但如果照狹義的分類,以魯迅為雜文傢之首,則周作人為散文傢之首,倒也合乎事實。”
周作人在中國新文學運動時期的經典地位,如不因人廢言,應毋庸置疑。他的小品,平淡衝和,面對生死大難,筆下一樣古井不波。在他的回憶中,初戀的滋味衹不過是“自己的情緒大約衹是淡淡的一種戀慕”。
魯迅把雜文看做匕首,生性“睚眥必報”。周作人卻是另一種脾氣。他對一切野蠻誇張的東西都起反感。因此他不喜歡喝酒時跟人傢劃拳,覺得“劃拳的叫聲與姿勢實在有點可畏”。他最自得其樂的,是“由草木蟲魚,窺知人類之事”。《蒼蠅》一文,最能反映他這類書寫的特色。但對今天的讀者來說,這特色同時也是一種障礙。《蒼蠅》不足兩千字,引文除《詩經》和陸佃的《埤雅》外,還兼收小林一茶的俳句、希臘Lukianos的《蒼蠅頌》、Fabre的《昆蟲記》、Homeros的史詩和美女Muia被月神懲罰變為蒼蠅的故事。問題是,作為散文來看,這麽短小的篇幅弄得滿天神佛,作者哪有說話餘地?
周氏散文在文學史中既享經典地位,我們在香港講授中國現代文學的老師當然要把他的作品列入教材。教人為難的是,我們認為他最有特色的作品,學生不一定看得下去。錢理群等人的《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所舉的幾篇名作中,有《故鄉的野菜》。不可不知的是,半“文抄公體”的《蒼蠅》固不易啃,典出《西湖遊覽志》和顧祿《清嘉錄》的薺菜也不易消化。實難想象在鋼筋水泥堆中長大的孩子怎會對“二年生草本植物,花白色,莖葉嫩時可食”的野菜發生情感。
急性子的香港人,看文章習慣從第一句開始就等着punch line出現。魯迅動不動就“橫眉冷語”,有在螃蟹體內看到法海和尚容顔的本領,他的雜文punch line多的是。張愛玲把人生看做一襲爬滿了蚤子的華服。她的punch line就是蒼涼的手勢。周作人小品,閑適清澀。Punch是“揮拳猛擊”。他老先生連劃拳都受不了,自然不會punch人傢。結果作品就少見punch line。
欣賞周作人作品的淡雅,真的要耐着性子。在上述錢理群那本書推舉周氏的名篇中,還有《北京的菜食》。飽滿親和,洗盡“文抄公體”氣味,果是佳作。此文成於1925年。作者當時對作為皇城有五百多年的北京情形並不熟悉,但因沒吃過很好吃的點心,“總覺得住在古老的京城裏吃不到包含歷史的精煉的或頽廢的點心是一個很大的缺陷”。什麽是“頽廢”的點心,他沒有說明。他坦言自己是“遺老”型人物,對新房子裏賣的東西都持懷疑態度,因為凡是“關於風流享受的事”他是迷信傳統的。
他在西四牌樓以南走過,望着異馥齋丈許高的木招牌出神。這是義和團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陰暗的字跡引起他一種“焚香靜坐的安閑而豐腴的生活的幻想”。但他還是不敢走進這傢香店去,怕的是“他們在香盒上已放着花露水與日光皂了”。
北京的茶食為什麽不好吃?因為不夠“頽廢”,缺乏“歷史的精煉”。本來嘛,果腹的東西,能夠果腹不就成了,幹嗎還這麽斤斤計較?但周作人不這麽想。在《藥味集·賣糖》的附記中他這麽說:“看一地方的生活特色,食品很是重要,不但是日常飯粥,即點心以至閑食,亦均有意義,衹可惜少人註意……其實男女之事大同小異,不值得那麽用心,倒還不如各種吃食盡有趣味,大可談談也。”
原來男女之事不過大同小異,怪不得初戀的滋味對他說來“衹是淡淡的一種戀慕”。《北京的茶食》結尾一段,每多獨得之見,可作知堂老人的美學自白:“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纔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越精煉越好。可憐現在的中國生活,卻是極端地乾燥粗鄙,別的不說,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終未曾吃到好點心。”
細看這段文字,其實也有些punch line味道。“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飽的點心”,因說法比較獨特,或可勉強拿來充數。“我發現拍馬屁跟談戀愛一樣,不容許第三者冷眼旁觀”,語出錢書的小說《圍城》。這種“濃”得可以的punch line,周作人是寫不來的。錢書文采飛揚,聰明外露。周作人口味清“淡”,深受日本文風影響,神形內斂,一如他在《蒼蠅》引用的小林一茶的俳句:“笠上的蒼蠅,比我更早地飛進去了。”
去年我在嶺南大學開中國現代文學的課,本科生、外係生和兼讀生加起來,近二百人。學期快完時,我給同學做了不記名問捲,請他們就詩歌、散文和小說三種文類,以個人喜愛作準,分別列出名次。結果散文組得票最高的是梁實秋。其次是豐子愷。再下來是朱自清。周作人連一票也沒拿到。
由此可見排行榜這種玩意,因時因地製宜,實在沒有什麽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理。魯迅推周作人為首選,因為他不是punch line hunter。他認識到知堂描繪草木蟲魚大千世界所需的深沉功力。但要慧眼識人,本身也該有相當的分量。我們的才識哪能跟魯迅比。周作人的文字,少見讓我們眼前一亮的句子,難怪“吃虧”了。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江蘇教育出版社 |
|
|
第1節:新版自序 | 第2節:序 | 第3節:目錄 | 第4節:靈魂也要按摩 | 第5節:張恨水的散文 | 第6節:Punch Line | 第7節:鬼兄 | 第8節:散文極短篇? | 第9節:取名的藝術 | 第10節:恍如隔世 | 第11節:羅友彤異聞錄 | 第12節:說不完的蘇茜黃故事 | 第13節:穿T shirt的母親 | 第14節:看我上雲梯 | 第15節:張建雄吃的文化 | 第16節:Used Wife源考 | 第17節:現代生死學 | 第18節:本店不打駡顧客 | 第19節:夏志清傳奇(1) | 第20節:夏志清傳奇(2) | 第21節:浪漫與偏見 | 第22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1) | 第23節:白先勇是這樣長大的(2) | 第24節:王德威如此繁華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