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思考 到古代中国去旅行   》 宋元玩具(1)      伊永文 Yi Yongwen

  在中国玩具发展史上,宋元是极其重要的一环,这一时期的玩具,总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玩具作为一种商品,成为市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玩具已从昔日王公贵族掌中物,化为寻常百姓家的摆设和赏玩之品。
  二是玩具已成为节庆、时令的一种标示。在宋元的每
  一个重大节庆、时令中,均有相应的玩具出现,而且重食,重用,食用兼备,成为宋元玩具的潮流。
  三是各种新奇的玩具不断问世,如走马灯、扯铃,都是运用较先进的机械技术原理制作的,从而开辟了中国玩具一个崭新的时期。
  先说第一点。宋有李嵩,元有王振鹏,两位大画家均作《货郎图》传世。他们所展示的也均是宋元儿童欢喜雀跃欢迎货郎担的热烈场景。又据文莹《玉壶清话》记载:曹彬过周岁日时,父母便将百玩之具罗列于席上,看他拿什么玩具。曹彬左手捉干戈,右手取俎豆,过了一会儿又取了一印……通过儿童这一独特视角,我们看到:出售玩具和喜爱玩具,在宋元社会已成为一种普遍的习俗。宋代话本《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就描写了作为独立的商业行当的玩具买卖的一面:当日万员外邻居,一个公公,七十余岁,小
  名叫做合哥。大伯道:“合哥,你只管躲懒,没个长进,今日也好去上行些个‘山亭儿’来卖。”合哥挑着两个土袋,搋着二三百钱,来焦吉庄里,问焦吉上行些个“山亭儿”,拣几个物事,唤做:山亭儿庵儿宝塔儿石桥儿屏风儿人物儿买了几件了。合哥道:“更把几件好样式底‘山亭儿’卖与我。”大字焦吉道:“你自去屋角头窗子外面自拣几个。”于此可见,宋代的“山亭儿”之类玩具已有专门制作的手工作坊,而且分不同档次。有专门从事批发玩具的,也有专挑担零卖玩具的。元代城市中,还有自己制作玩具,自己挑担零售者,如元杂剧《张孔目智勘魔合罗》中就有这样的一个事例。
  宋李嵩《货郎图》(局部)宋元的玩具市场已十分庞大,品种十分齐全。像小银枪刀、打马象棋、杖头傀儡、棋子棋盘、选官图、蒱牌骰子、扇牌儿、钓竿、绢孩儿、弹弓、勃鸽铃、毽子、风筝、斗叶、壶筹、象棋、促织盆、镟影戏等。在元大都,各式各样的小儿戏剧玩具,可以比次填道。有的玩具如《武林旧事》所说:悉以通草罗帛,雕饰为楼台故事之类,饰以珠翠,极其精致,一盘至直数万,然皆浮靡无用之物,不过资一玩耳。
  《老乞大》还记:从当时中国带回高丽国的货物中,就有为数不少的玩具,如“小孩子的铃子一百个”,“女裙上佩带的小刀”,“象棋、双陆各十对”,这表明元代玩具数量、品种之多,还向周边国家出口。
  宋元玩具第二特点是所具有的节庆性和时令性。如每
  逢“打春”,东京城内百姓就纷纷仿效开封府前置土春牛
  的模样,做成花装栏座,上列百戏人物、春幡雪柳的小春牛,互相赠送。元大都二月二日时,市人便用竹拴琉璃小
  泡,在内养数条小鱼,沿街擎卖。端午节来到时,宋元城市商家都制艾虎、泥张天师、彩线符袋牌等“辟邪”玩具出售。
  “七夕”是宋元玩具制作、买卖的高峰。在东京,每
  逢初六日、七日晚,市民多结彩楼于庭,唤作“乞巧楼”,为的是放置“魔合罗”。如元曲中所说:今宵两星相会期,正乞巧投机。沉李浮瓜肴馔美,把几个摩呵啰儿摆起。齐拜礼,端的是塑得来可嬉。
  所谓“魔合罗”,又可称之为“摩诃罗”、“磨喝乐”等等,是梵语的音译,是佛经中的神名,传自西域。在宋代小说、元杂剧中,魔合罗成为漂亮可爱的化身。如《十三郎五岁朝天》:“又是一个眉清目秀,唇红齿白,魔合罗般一个能言能语,百问百答。”又如《忍字记》:“花朵儿浑家不打紧,有魔合罗般一双男女。”一般来讲,魔合罗是小塑的土偶,但用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装罩。也有将魔合罗装饰得金珠牙翠,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后一章回 >>   
绝技(1)绝技(2)绝技(3)伎巧(1)
伎巧(2)宋元玩具(1)宋元玩具(2)宋元玩具(3)
李开先与笑话(1)李开先与笑话(2)李开先与笑话(3)明清象声(1)
明清象声(2)明清象声(3)高尔夫球源何在(1)高尔夫球源何在(2)
高尔夫球源何在(3)高尔夫球源何在(4)“叶子戏”的演变(1)“叶子戏”的演变(2)
“叶子戏”的演变((3)“汉文化圈”的交流(1)“汉文化圈”的交流(2)“汉文化圈”的交流(2)
第   I   [II]   [III]   [IV]   页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