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书类 》 《論語》心得 》
第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6)
傅佩榮 Fu Peirong
首先,就“意”來看,每個人都有想象力,都可以猜測事理。一般而言,在事情尚未發生、理由尚未查明之前,我們喜歡發揮想象力,猜測真正的情況。但是,猜測成為習慣之後,主觀意志往往勝過客觀真相,甚至加以麯解,指鹿為馬,顛倒黑白。英國哲學家培根強調求真精神,主張打破“市場假象”,因為市場謠言紛紛,衹能造成人心惶惶。其次,一旦想象形成,就會認定“必然”如此,把它當作一個信念來堅持,反而看不清事理的發展。一塊錢的銅板雖小,
你不可能去操縱整個世界,你所能控製的衹是你自己的思想、感覺和行為。——艾伯特?埃利斯若是緊靠眼睛,也會遮蔽一切陽光。缺少光明,自然無法註意新的跡象,衹能睏陷於主觀的狹隘世界裏。孔子被孟子推為“聖之時者”,因為“時機”改變,人的觀念與行為也須隨之調整。然而,這又不是投機取巧,而是因時製宜。最明顯的例子是:“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憲問》)若是念念在“必”,則無法考慮“時”。
接着,“固”就是不知變通的意思。儒傢堅持仁義,但是在實踐上則以“通權達變”為原則。譬如,二十四孝令人感動,但未必人人皆可效法。重要的是孝心,表現方式則需要因時因地因人因事而判斷。孔子鼓勵大傢學習,因為“學則不固”,見多識廣之後,可以避免頑固執著,自己的心情也會比較開朗。
最後一步是“我”。儒傢對於人我關係,首重“恕”字,“如心為恕”,就是將心比心,為人設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顔淵》),這是互相尊重的態度。凡是牽涉到別人的言行,都要謹慎為之,以免盲目膨脹自我否定別人,形成各種不必要的睏境。儒傢固然肯定道德修行,但是從未忽略理性與智慧。孔子自己的處世態度就深具彈性——“無可無不可”,然而這又與見風轉舵的鄉願大不相同。何以故?因為任何信念在付諸行動時,都要考慮相關條件的改變,而不是“執一廢百”的方式可以奏效的。
除非閉門造車,否則一旦與人交往,就須選擇合宜的途徑,以求互相尊重、集思廣益、大公無私。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意、必、固、我”的人將會寸步難行。化解頑固孔子不僅博學知禮,而且樂於表達意見,與當時各國的諸侯大夫時相往還,在教育學生方面更是不遺餘力。久而久之,有些人認為他是喜歡說話,逞弄口才,未必真有什麽偉大的理想。請看下面一段對話:
微生畝謂孔子曰:“丘何為是棲棲者與?無乃為佞乎?”孔子曰:“非敢為佞也,疾固也。”(《憲問》)
當面聽到別人質疑自己:忙忙碌碌,東奔西跑,難道是為了逞弄口才嗎?這時孔子心中一定覺得遺憾,不過他還是鎮定如恆地回答:我不是為了逞弄口才,而是為了討厭頑固。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
|
第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 | 第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 | 第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3) | 第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4) | 第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5) | 第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6) | 第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7) | 第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8) | 第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9) | 第1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0) | 第1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1) | 第1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2) | 第1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3) | 第1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4) | 第15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5) | 第16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6) | 第17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7) | 第18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8) | 第19節:傅佩榮《論語》心得(19) | 第20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0) | 第21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1) | 第22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2) | 第23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3) | 第24節:傅佩榮《論語》心得(24)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