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记录 》 一個女驢友的野外旅行記:生死墨脫 》
第6節:嚮墨脫挺進(3)
伍娟 Wu Juan
第二天我們的隊伍壯大到6個人,除了我們三個和那個搭摩托來的廣東男孩,還有一對因為連綿不斷的雨被睏在這裏兩天的廣東小夫妻。我們可能是今年最後一批進墨脫的遊客。
汗密開店的老闆曾眼鏡是個時尚帥氣的男孩子,四川人,27歲,左耳戴了一隻精緻的藏銀耳環,鼻梁上架一副黑色塑料框架的裝飾眼鏡,穿一套鵝黃色的衝鋒衣。
剛開始我完全把他誤認為同類,我問他:“你一個人嗎?也是從拉薩到這裏的嗎?”後來纔知道他是在汗密開旅店的老闆,出來採購貨物,打算和幾個背夫一起帶貨物進山,因為連綿不絶的雨已經在派鄉等了三天了。
於是我們6個人决定搭他包的卡車到鬆林口,一條高低不平的亂石路爬伸嚮遠處,隱沒在前方的叢林中,難以想象車怎樣在這樣的亂石上通過。
卡車的後面沒有棚,我們十幾個人,各自抓住頂棚的鐵桿,感覺同抓在冰棍上無異。兩個小時10公裏的路程,我的手被凜冽的寒風吹得刺骨的痛,可是抓住車頂上鐵桿的手一刻也不敢放開。害怕一鬆手會整個人飛出車外。
所有的人都隨着車的顛簸,忽左忽右,或跳起來,或整個身體以手臂為半徑,呈弧綫甩來甩去,像在簸箕裏飛騰的麥粒,甚是滑稽。有幾次因為路面的突然下陷,或者高低不平的急轉彎,我感覺車已經傾斜得幾乎快要側翻過來,我一邊驚叫,一邊躲避路旁從臉上橫掃而過的樹枝。
冷得實在受不了的時候,乘路面稍微平整一點,趕緊塞了一大塊巧剋力到嘴裏,希望藉可可增加些熱量,沒想到剛在我嘴裏融了一丁點,就被抖落得飛出車外。他們帶的6箱小鴨崽,也被抖得一個勁地“嘎嘎”叫。
幸虧一路的景色倒是美麗至極,色彩很是豐富,火紅的,明黃的,翠緑的,墨緑的,加上山間不知名的野花,組成一幅美麗的油畫。
終於抵達了鬆林口,這裏是公路的盡頭,接下來的路途哪怕再艱辛,也衹有靠唯一的交通工具“腳”來丈量了。
南迦巴瓦峰直刺雲端,這個被《中國國傢地理》評為中國最美麗雪山之首的山體在不遠的地方靜立。它是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據載“南迦巴瓦”在藏語中的解釋,一為“雷電燃燒在雲端”,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後一個名字考證出自於《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
從名字裏,我們或許多少也能體味出南迦巴瓦峰的剛烈。南迦巴瓦峰為一鞍形雙峰山。南邊是乃彭峰,一直往下伸延到郁郁葱葱的林海裏,北面是加拉白壘峰,海拔也有7234米,兩山之間是3條巨大的山𠔌冰川。
從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到墨脫縣旁的背崩鄉,即從海拔7782米的皚皚白雪的高緯度風貌到海拔600米蕉葉搖曳的赤道熱帶風光,這樣反差強烈的氣候,就是所謂的一山四季。
我們今天的任務是翻越海拔4200米的多雄拉雪山。看了一下時間快10點了,我套好雪套,趕緊出發。資料裏說翻多雄拉一定要在中午之前翻過埡口,因為一到下午雪山就容易有暴風雪,暴風雪會直接導致迷失方向,而在雪山迷失方向是相當危險的。
昨天就聽當地人說起之前有17個人因為在山上迷路,差點全部凍死掉,因為不能辨別方向,他們在山上被睏了10個小時,其實一直是在離山腳很近的地方打轉。
往我們前行的方向望過去,無際的雪白嚮上蔓延,視綫隨海拔升高,好像已經可以感受到山上越發稀薄的空氣,我深深呼了一口氣,想起了從青藏綫進來在沱沱河那晚的高原恐懼癥。
那天我是在黃昏下的車,打點好旅店,坐在長江第一橋看夕陽,金色的餘暉撒在河面上,發出耀眼的光,遠處天邊的水鳥自由自在地翺翔,偶爾傳來一聲歡快的鳴囀,一切都顯得那麽的美好,我呼吸着潮濕而新鮮的空氣,感到俗世的一切紛擾都離我遠去了。直到天漸漸暗下來,氣溫慢慢降低,我纔慢慢地踱回到旅店。
请欣赏:
请给我换一个看看! 拜托,快把噪音停掉!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資料來源】重慶出版社 |
|
|
第1節:一個人遠行(1) | 第2節:一個人遠行(2) | 第3節:一個人遠行(3) | 第4節:嚮墨脫挺進(1) | 第5節:嚮墨脫挺進(2) | 第6節:嚮墨脫挺進(3) | 第7節:嚮墨脫挺進(4) | 第8節:嚮墨脫挺進(5) | 第9節:嚮墨脫挺進(6) | 第10節:阿尼橋驚魂夜(1) | 第11節:阿尼橋驚魂夜(2) | 第12節:阿尼橋驚魂夜(3) | 第13節:阿尼橋驚魂夜(4) | 第14節:阿尼橋驚魂夜(5) | 第15節:阿尼橋驚魂夜(6) | 第16節:沒有盡頭的路(1) | 第17節:沒有盡頭的路(2) | 第18節:沒有盡頭的路(3) | 第19節:沒有盡頭的路(4) | 第20節:沒有盡頭的路(5) | 第21節:沒有盡頭的路(6) | 第22節:沒有盡頭的路(7) | 第23節:美麗的雪山,善良的人(1) | 第24節:美麗的雪山,善良的人(2) | |
| 第 I [II] 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