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古董 馬未都說收藏:陶瓷篇(上)   》 秦始皇的貢獻      馬未都 Ma Weidou

  如此壯觀的兵馬俑,反映了當時高度的陶器文明。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想見秦始皇是一個什麽樣的皇帝。這個皇帝做過的最偉大的一件事往往被我們忽略,就是他統一了文字。
  秦始皇拿下江山以後,做了很多事情。他首先要做的,就是統一所有亂七八糟的事情。《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秦始皇把重量單位、體積單位、長度單位、貨幣、文字全部統一,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他的詔書到了桂林,桂林的人看不懂,不認識你這字,無法執行,所以他一定要統一文字。不統一文字,中央的精神不能下達,到了下面就變味兒。統一度量衡也很偉大,今天可能覺得不是很重要,其實非常重要,我們生活中很多不方便的地方,都是因為度量衡的不統一。直到今天全世界沒有統一的度量衡,導致有時候遇到一些換算上的問題。西方人願意用“磅”,我們用“斤”,兩個詞之間沒有什麽關係,換算起來非常麻煩,成為生活中的一個不便利。
  秦始皇拿下政權的時候,統一文字對他來說有極大的好處。他在統一文字的過程中,讓李斯率領一部分人,以秦代的篆書為基礎,把戰國文字統一成一種容易識別的字,叫小篆。對書法稍微有點兒瞭解的人都知道,小篆是一個很重要的書體。一般說“真草隸篆”,“篆”就是小篆。大篆非常難認,而稍微有一點兒書法知識,或者讓人傢教一教,小篆基本就能認,跟現代漢字書寫的方法基本一致。電影《英雄》裏有這麽一段:梁朝偉扮演的殘劍,天天在書館的沙盤上練一個“劍”字,這個字是小篆,可他寫在李斯前頭了。殘劍是趙國人,他“心中有劍”,要拿下天下,可他讓我看就是一個殘廢的劍。他天天在書館裏練李斯後來發明的小篆,還差着好些年呢,這字是後人發明的,所以這是一個常識問題。在看電影當中,如果你不瞭解這段歷史,你覺得很自然;但當你瞭解這段歷史,你會覺得很滑稽。我看這一幕時就覺得特喜劇——他寫着不該寫的字。
  秦始皇統一文字,對我們民族的好處是後代人不能想象的,是後代人應該感恩的。歷史上我們的民族無論怎麽分裂,最終要合一,就是因為漢字。如果漢字不統一,我們的國傢不可能在長達兩千年的時間裏沒有分裂。歐洲就是一個例子,歐洲的文字非常相近,比如英文、法文、德文中有很多字根非常相近,但文字並不統一。中國的方言很多,我想一個人很難掌握中國所有的方言,比如一個北方人,到了南方基本上就聽不懂人傢的話了。但是沒關係,我們衹要寫字,大傢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以文字為準,聚集在這樣一種文化、這樣一種文字之下的國傢,具有極強的凝聚力。這就是秦始皇統一文字給我們民族帶來的最大好處。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选集】百傢講壇
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甘肅彩陶秦磚漢瓦文物的證據—馬鐙秦兵馬俑(1)秦始皇的貢獻
漢俑市場上的陶俑釉陶唐三彩唐人愛馬唐三彩馬
陶與瓷的區別瓷器的優勢原始青瓷三國兩晉南北朝動物造型流行虎子
唐朝盛世南青北白南青—越窯北白—邢窯長沙窯 魯山花瓷法門寺秘色瓷
第   I   [II]   [III]   頁

評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