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案小说 春阿氏謀夫案   》 第六回 春阿氏提署受刑 德樹堂沿銜訪案      冷佛 Leng Fo

  話說提督衙門因問了德氏等口供,連日又改派問官,熬審阿氏。阿氏是青年女子,因為受刑不過,衹得抱屈招認。當時承審司員,回了堂憲,說阿氏謀害親夫,連日訊究,已得實供。定日將阿氏全案送交刑部。不想各界人士,聽了這個消息,大為不平,秋水得了此信,卻極口稱快。當時寫了封信,遣人與烏公送去。信上說阿氏在傢時,原不正經,此次殺夫,决定是阿氏所為,別無疑義。烏公得了此信,將信將疑,心與市隱通電,笑着道:“那日你不肯來,秋水調查此案,現在他得意已極。按他來信上說,簡直是損我。你怎麽袖手旁觀,自不來此呢?”市隱隔着電話笑道:“我並非不管。秋水為人,原有些乖謬脾氣,人傢說白,他偏要說黑。衆人說真,他口裏偏要說假。我想這件事,不能魯莽。提督衙門裏,此次訊問阿氏,也不無粗疏之處。近日白話報紙錄出口供之後,裏巷的議論,皆為不平。紛紛與報館投函,替阿氏聲冤。大概報上的話,您已經看見了。昨日在提督衙門裏,刑訊阿氏。阿氏供說:“自從過門後,我丈夫春英,無故就嚮我辱駡。這兩句話,可疑得很。若不是受刑不過,斷無此言。記得那日翼裏,除范氏一人,回說阿氏夫婦素日不和外,其餘文光等,及文光二女,供的是伊嫂過門後,並無不和。這就是先後不符,可疑可怪的地方。”烏公道:“是的,是的。但是這件事情,你又沒工夫調查,依你說怎麽辦好呢?”市隱道:“事緩則圓。據各處的議論,范氏的別號,叫什麽蓋九城,又叫蓋北城,平素的聲名很壞。我往各處打聽,她實在是暗娼出身。文光的朋友,有一個姓普的,號叫什麽亭,是他們佐領之弟,與鄙友原淡然兩人相好。就在此案出現的前一天,同在普雲樓上,喝過一回酒。我是各處窮忙,不暇及此。您再打發別人,探聽探聽,如有其事,不妨將普某拘案,問他個水落石出。社會的輿論,自然就平復了,”烏公連連稱是,囑托市隱道:“明天您擇個工夫,到我這兒談談。”市隱亦笑道:“我有工夫便去。秋水那裏,您先不用理他,等着案結之後,他也就明白了。”烏公答應聲是,放下耳機。
  正要呼喚瑞二,忽見竹簾一啓,走進一人,正是協尉福壽,垂手嚮烏公回道:“連升,德樹堂兩人有緊要公事要見大人。”烏公道:“叫他們進來。”福壽答應一聲,出去傳喚。又見瑞二進來,回說:“鶴大人,普大人來了。”烏公忙的迎出,衹見鶴、普二人,一面說着話兒,自外走來,三人見禮畢,讓至書房。鶴公坐下道:“恪謹,你看見沒有,白話報上把我們損苦了,硬說我們翼裏,不會辦事。其實我們翼裏,哪有審判的權力呀!”烏公道:“您不用說了,若不是信你話的,斷不致惹人訕笑。報上的議論,與我所見的略同。我們調查的情形,原沒敢指出實據。若都依你所說春阿氏越發的冤了。”鶴公道:“我調查的情形,俱是實情,誰想此事之中,還另有緣故呢。”烏公笑着道:“你的眼光稍淺,當日若同你辯駁,你必不樂意。”說着,福壽等進來,望見鶴、普二公在此。一一請安後,嚮烏公回道:“連升、德樹堂來了。”說着,門簾一啓,連升、德樹堂二人進來,見了烏公等報名請安,烏公叫連升道:“我叫你探聽的事,得了消息沒有?”連升喳了一聲,笑道回道:“大人交派的事,我已經訪明了。大抵鈺福的報告,還不的確。”烏公道:“鈺福的報告,你且不必管。他的報告,雖然未必的確,你調查的情形,也難保無錯。”連升又喳了一聲道:“范氏的綽號,原叫蓋北城,又叫蓋九城。她跟大沙雁兒他們,都是一路貨,早先就倚着吃事。近來倉庫兩面兒,也都結了完了。她跟着文光,就算從良啦。文光的牛錄普津,有個兄弟普雲,此人有二十多歲,挑眉立目,很像個軟須子。范氏在傢的時候,普雲也認識過她。他二人有無別情,連升可沒法去調查。”這一句話,說的烏公、鶴公並普公、福壽等,都嗤嗤的笑了,德樹堂扭過頭去,亦笑個不住,連升雖知說錯,然而話已出口,駟不及舌,衹得莊莊重重的接着回道:“文光傢裏,普雲常去。若按報上說,阿氏是屈在已極,若不是阿氏害夫,必是范氏所為,毫無疑義了。”烏公道:“這事你調查的的確麽?”連升道:“確與不確,連升不敢說定。可是揣情度理,若不因為姦情,也决不至於動兇。我在文光傢裏,查看情形,大概殺人的兇,不止一人,不管是阿氏、范氏,總得有姦夫幫忙。”烏公聽了此話,點了點頭,隨令福壽等,將普晉、普雲的住址記下,吩咐連升等挂椿跟着,勿令普雲漏網,連升等連連答應,福壽亦隨後退下。
  烏公把瑞二喚來,令把近日的白話報紙,按天揀出,遞與鶴公道:“這報上的話,一點不錯。所指的錯誤,亦極有理。你細細的看看。”鶴公接了報紙,一而把帽子摘下,一面取出眼鏡來戴上,看那報上,有疑心子的來函,題目是《春阿氏原供,與烏翼尉訪查不符》,一件一件的指出錯誤,上寫着:“昨天貴報上,登載提督衙門,春阿氏的供詞。原供上說:自過門後,我男人無故嚮我打駡。又供說二十七日行人情回應,我男人無故,又嚮我打駡。又供說:在東屋洗臉的時候,自己打算尋死。又供說自己一陣心迷,纔把男人殺了。”鶴公把眼鏡放下道:“如此說來,春阿氏的口供,已承認殺夫是實了。噯呀,怪得很。”普公亦納悶道:“這事怪得很。怎麽這些口供,都被白話報訪去了呢?”烏公笑道:“你真糊塗,前幾日正堂有諭,叫承審司員,把訊問春阿氏的供詞,一律登報,免得外界妄生猜疑,你難道不知道嗎?當初若不登還好,自登出報來,反成了笑話了,”鶴公道:“誰說不是呢。這些口供,與我們所訊口供,大不相同,俗語說:小孩兒嘴裏討實話。那天二正說,伊嫂過門後,並無不和。二十七日他跟他嫂子回傢,一會兒就睡了覺啦。死鬼春英,並沒有辱駡阿氏的話呀。”普公亦納悶道:“大概衙門裏,許是用刑給問出來的。我想這件事,極為可怪。若說文光、范氏深夜睡熟,怎麽聽見動作,就知是春英已死,阿氏跳水缸呢?若說是阿氏有意尋死,緣何洗臉時不去尋死,又跑到西房去,用刀殺夫呢?殺夫之後,若真個有意尋死,為何不用刀自抹,反把切菜刀送在東房,又跑到廚房裏,去投水缸呢?”鶴公亦納悶道:“真是可怪,怪不得白話報紙這樣指摘,這些口供,純乎是受刑不過,製出來的。”
  烏公亦皺眉道:“為這事不要緊,我得罪一個朋友。”鶴公忙問何故?烏公嘆了口氣,遲了半晌道:“咱們的事,本不該求人。我恐其不洽輿論,招人指摘,所以把蘇市隱、聞秋水二人一同請出,求他們事外幫忙,我們也好作臉。誰想秋水來信……”說着,把來信取出,遞與普公道:“他說春阿氏不是好人,笑我們猜疑范氏,成了糊塗獄。信皮兒上面,稱我大人,寫我官銜,意思之中滿是挖苦我。昨天又來了一信,依舊的滿紙謾駡,楞說報上所說,都是捉風捕影,一句亦信不得。你道這件事,可笑不可笑?”鶴公道:“那麽蘇市隱先生,也沒有來嗎?”烏公道:“方纔蘇市隱通了電來,他的事情很忙,近日與聞秋水也不常見面。據他調查,與白話報上所見略同。跟連升的報告,也相差不遠。”普公道:“這麽一說,這普雲必是個嫌疑犯了。方纔恪翁交派,實在有理。”鶴公亦插口道:“我想這件事,不宜遲緩,急早把普雲拘獲,送交提署吧,不然,春阿氏就要屈打成招了。”烏公笑着道:“你這個人,可真會後雲覆雨。據你的意思,既說是阿氏所害,怎麽又反過嘴來,說她冤枉了呢?”鶴公急辯道:“不是我一人說冤,人人為阿氏聲冤,我何必懸揣謬斷呢。”烏公笑指道:“你真是好口齒,我說不過你。”說的普公亦笑了。
  一時瑞二進來,回道:“晚飯已齊。”鶴公忙着要走,烏公道:“你這是何苦,在這裏吃飯,不是一樣嗎?”說着,廚役等安放桌凳,鶴公、普公也不便推辭,彼此謙遜半日,各自坐下。僕人等擺上酒菜,普公道:“當我們這類差事,真是受罪。你看那別的衙門,差不多的丞參員司,都是花天酒地,日夜暄呼,看看人傢有多們樂呀。”烏公笑着道:“你這話大不通了。世間苦樂,並沒有一定的標準。在你以為苦,在旁人就以為樂。你以為樂的,旁人就以為苦、一苦一樂,就是眼前境界,心念上的分別,又何必發這些牢騷呢。”鶴公道:“我也要同你擡杠。苦子樂子,本是兩件事,如何說是一樣呢?”烏公一面酌酒,一面笑道:“你不要擡杠。你心裏以為樂,就是樂了。你心裏以為苦,就是苦了。中庸上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現出來,便可以為喜,為怒,為哀,為樂。在於未發之先,那喜怒哀樂,還不是一個理嗎。”鶴公一面喝酒,笑嘻嘻的道:“咱們別擡杠。你說是苦樂一樣,那麽阿氏一案,就不必深追了,反正屈也是不屈,不屈也是屈,屈不屈同是一理,咱們就不用究了。”這一句話,說得烏公、普公笑個不住。烏公把酒杯放下,笑的喘不過氣來,噯呀了一聲,指着鶴公道:“你要把我笑死。”普公亦笑道:“鶴三哥的快言快語,真招人好笑。”鶴公一面喝酒,一面用筷子指道:“你們不要笑,這不是正理嗎。”說的烏、普二公又都笑了。烏公將飲了一口酒,亦笑得吐了。忙笑對鶴公道:“阿氏屈不屈,是法律上的事情,不能以哲理論斷,我的話你沒聽明白,糊裏糊塗,你說到哪兒去了?”
  鶴公正欲發言,忽的壁上電鈴當當亂響。瑞二忙的跑過,摘下耳機來問是哪裏,又對着電機道:大人用飯呢!有什麽事,回頭再說吧。”說着,挂了耳機,烏公忙喝道:“什麽事這樣說話,難道我吃飯時,就不能當時說話了麽?”說着,把糊塗混帳,駡個不休。普公忙勸道:“不要生氣,告訴這一回,下回來了電話,不可以如此對待就是了。若遇了堂官打電。豈不是麻煩嗎。”烏公站起道:“若真是堂官,還不要緊,若是秋水那人,因這一次電話,就能惱我一生。知我的還能原諒,不知我的聽了,這不是闊老惡習麽。”瑞二站立一旁,不敢則聲。遲了一刻回道:“方纔的電話,是福壽福大老爺,從公所打來的。若是別人,我當時就來回了。”烏公又喝道:“更混蛋!翼裏老爺們,當的國傢差事,論職分雖比我小,並不是我雇的工人,你們要這樣膽大,豈不該死!”說的瑞二臉上,萬分難過。隨又摘下耳機,叫了公所的號碼兒,隨又嚮烏公道:“福老爺請您說話。”烏公放下筷子,來接耳機。
  原來協尉福壽,因在左翼公所,接了提署電話,說春阿氏謀害親夫,業已訊得確供。定日要送交刑部,委翼派人的話。烏公道:“那麽春阿氏謀害親夫,承認了沒有呢?”福壽道:“承認與未承認,大概報紙所說,盡是實供。今天衙門來電,要傳令文光到案,不知是什麽緣故?”烏公道:“既如此,就先傳文光。”說罷,將耳機放下。鶴公、普公問說福壽來電,為什麽事情?烏公一面催飯,一面把提督衙門現已訊得確供,不日要送交刑部的話,細述一遍。鶴公道:“這麽一說,春阿氏謀害親夫,是確而又確啦。”烏公亦皺眉道:“這事我真是為難,鬧的我張口結舌,也不敢說定了。”話未說完,忽見門上來回,說隊兵鈺福,要求見大人。烏公點頭說:“叫他進來,”傢人答應而去。工夫不大,衹見鈺福掀簾進來,見了烏公等,挨次請安。烏公一面漱口一面問道:“你調查的怎麽樣了?”鈺福笑道:“回大人話,阿氏為人,的確有不正經名兒。今天早間,隊兵在澡堂子裏,聽見人說,死鬼春英,是個標就溜溜的樣子,常在澡堂洗澡。有時他四肢朝天,躺在凳子上睡覺。洗澡的人,全部不愛近他,因為他兩衹大腳,非常之臭。”說的鶴公、普公俱都笑了。烏公亦笑道:“說了半天,我都沒聽明白,究竟此案的原兇,還是春阿氏不是呢?”鈺福道:“現在報紙上一登,隊兵倒不敢說了。”烏公一面要擦臉,一面嚮普公道:“你們二位,也不知飽了沒有?我這裏粗茶淡飯,怠慢得很。”普公陪笑道:“鶴三哥飽不飽,我不知道。我是已經飽了。”說着,梆鑼聲響,外面已經起更。僕人把杯盤撤去,按坐送茶。烏公喚懷福道:“你不要專看報紙,從來市井上,沒有真是非。我們當去的差事,要想着如人之意,恐怕不能。古人說: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那真是有定力的話。若是一大吠影,群吠聲,那還有公理嗎?”鶴公亦笑道:“咱們是當官差,辦官事。報館的話,也可信可不信。你怎麽調查的,你就照直的說。”
  鈺福道:“春阿氏的模樣兒,生的很漂亮。在傢的時候,很有不正的名兒。過門之後,她一心一意的戀愛舊交,不肯與春英同床,所以她婆婆、丈夫,全都不樂。”烏公道:“范氏的為人如何?你調查了沒有?”鈺福又回道:“范氏的外號兒,實在叫蓋九城,自嫁文光之後,雖說的好穿好戴,嘴極能說,而莊莊重重。很透正派。連升所說的普津,原是個窮佐領。那佐領圖記,還在外頭署着呢。他兄弟普雲,雖不是正派一路人,而確是文光的小使。”因嚮烏公笑道:“這旗下的事,你還不知道嗎?沒錢的窮牛桑,慣與領催往來。接長補短,藉上包兒錢糧,就是那們擋子事。因此涎皮淡臉的,常在文傢苟事。買買東西呀,掃掃院子呀,簡斷截說吧,沒什麽起色。”普公點頭道:“這一類人,哪能有起色。他既這樣下賤,就難怪人說他與蓋九城不清楚了。”鈺福道:“喳,可不是吧。終日際捶腰捶腿,笑笑嘻嘻。阿氏過門後,哪裏看得上啊。一來春阿氏是個偷香國手,二來蓋九城是個流猾婦人。婆媳兩個,哪兒能對勁呢!”烏公點頭道:“你調查的很是詳細,為什麽殺人的兇器,又藏在范氏屋裏呢?”鈺福答應聲喳,順着腦門子,滴滴流汗。遲了半日回道:“兇器是怎麽件事,隊兵倒沒去調查。”烏公道:“這就不對。調查案件,應從要緊地方,先為着手。案件枝節,很不必過於追求。若是大海尋針,不是難上加難嗎!”鈺福連連稱是。烏公道:“你再去打聽得了細底。即來報告。”
  鈺福連連答應,退了出來,暗想此案的情形,可真個奇怪。阿氏是殺人兇犯,怎麽混身上下,並無血跡,反在頭頂,脅下,有了重傷呢?以一個青年女子,能把丈夫害死,還能將屍首移在床下,能令白色衣裳,不雜血痕,真是可怪的很。又納悶道:殺夫之後,既打算自己尋死,為何不就用兇刀自刎,反把他送到東房,自己又到廚房,去投水缸呢?一面想着,一面細問。又想着方纔光景,烏公雖未申飭,那種問兇器的意思,就是不以為然,我若隨聲附和,再說范氏,一來與連升氣不出,二來也說不下去。正自思索,背後走來一人,拍了鈺福一掌。鈺福忙的回頭,那人又咚咚的跪了。鈺福忙問道:“誰這麽打哈哈,嚇了我一身汗。”連問數遍,左右無人。又嚷道:“你再不言語,我可要駡了。”話未說完,衹見有幾人提燈,自東跑來。又見有槍隊數人,拉馬走來。西面有看街兵丁,高聲喊道:“鶴大人、普大人,六條鬍同往西咧。”鈺福忙止腳步,一面將號衣大衫兒脫下拆疊,望見烏公門首,鶴、普二公先後上馬,烏公亦隨後相送。有技勇槍隊等,左右圍護,擁着鶴公、普公,往西去了。鈺福在墻陰之下,看得逼真,把拍肩的那人,駡了半日,也沒有問出是誰來。衹得低頭忍氣,悻悻的回傢。
  這鈺福傢裏,也沒有別人。衹有母親媳婦娘兒三個度日。到了門首,衹見人山人海,圍着看熱鬧,裏面有婦人聲音,高聲駡道:“街坊四鄰,你們都聽聽。如今這年月,顛倒兒顛拉,媳婦是祖宗,婆婆是傢奴,你們給評評,是我昏瞶了,是她欺辱我。”又一人勸道:“大姐,您傢去罷。三更半夜滿街上嚷嚷什麽?是了也就是了,就是怎麽說呢?”那老婦又哭着道:“噯喲,姐姐們您可不知道啊,自從我們三靈兒,補了口分之後,喝。這位公主女,就上了天兒了。喝,福田造化啦,爺爺兒能掙錢什麽薫魚兒咧,灌腸咧,成天際亂填塞。我今兒喝點豆汁兒,她就驢臉子瓜搭。立刻就給我個樣兒。我這老婆子,豈不是越活越冤嗎?”一面數落,一面痛哭。有旁人勸道:“老太太,不用說了。傢傢觀世時,到處彌勒佛。誰傢過日子都有本難念的經。”說着,將老婦攙起,又勸解道:“三更半夜的,您進去歇歇兒罷。”這一片話,鈺福站在一旁,聽了逼真,知是母親與媳婦愛氏,不定又因為什麽,鬧了些個閑氣。遂用手分開衆人,一面道着藉光,一面說:“街坊鄰捨,這不是謀害親夫春阿氏害人呢!”又嚮他母親說道:“這麽大年紀,您又怎麽了?”衆人亦勸道:“得了,您傢去歇着罷。”說着,拉拉扯扯,把張氏攙入。鈺福對着衆人道說勞駕,又笑道:“無緣無故,又惹得街坊笑話。這是怎麽說呢?”衆人皆陪笑道:“不要緊,不要緊。居傢度日,這是常有的事嗎。俗語說:悖晦爺娘,不下雨的天,您也不用言語了。”說着,又嚮鈺福打聽春阿氏的消息。鈺福道:“咳,不用提了。總算春阿氏有點兒來歷,不知她怎麽弄的,居然白話報上,直替她伸冤,那山巷議論,更不用細提了。”又有一人道:“鈺子,你看見沒有?帽兒鬍同西口,貼了些匿名揭帖,帖上話語,駡是提督衙門,說承審司員,有個叫金某的,不不案由,膽敢以非刑拷問,屈打成招。看的主兒,全都極其憤懣,很替阿氏不平。你說北衙門裏,有多麽事惡。”又有一人道:“你說的笑話兒還小。聽說北衙門的司官,昨天在什剎海飯莊子,要賄賂報館的主筆。主筆不受,今天在白話報上。又給合盤托出了,你說有多麽笑話呀!”鈺福亦陪笑答道:“衙門的官事,本來是瞎鬧。報館的新聞,也不可當作真事。告訴您幾位說罷,阿氏的根底,滿在我肚子裏呢。我們的親戚,跟他娘傢,拉扯着是親戚。深兒裏的事,你就不用問了。天長日久,總有個水落石衆人聽了此話,皆欲再問,忽見鈺福媳婦愛氏勿勿自門內走出,淚眼婆娑,拍了鈺福一掌,凄凄切切的道:“你傢裏來瞧瞧,德樹堂大哥來了好半天啦。”又見有一人走出,趕嚮鈺福道:“嘿,老臺,方纔在六條鬍同,實在是我的錯。”說罷,請了個安。鈺福亦忙着還禮,擡頭一看,正是德樹堂,不由得恍然大悟,遂對了德樹堂道:“嘿,花鼻鼻兒,在早期影子裏,沒那麽嚇人的。”德樹堂道:“得咧,我拍你一巴掌,也沒那麽駡人的。”說着,兩人都笑了。鈺福與鄰傢衆人道了費心,又說傢裏閑吵,叫老街坊見笑,手拉着德樹堂,一同走人。見母親張氏,坐此炕上,猶自灑淚。鈺福道:“你這是何苦,因為豆兒大的事,吵煩什麽?招惹一群人,有多麽笑話兒呀。”一語未了,張氏又高聲嚷道:“嘔,是了,你娶了媳婦不要媽了麽?”一面說一面哭。德樹堂忙的解勸,又叫着愛氏道:“弟妹,你給老太太陪個不是。平白無故,這是怎麽說呢?”愛氏亦一面擦淚,走來請安。德樹堂道:“太太你罷我了。”張氏一面擦淚,反倒扭過頭來,嗚嗚哭道:“我可受不起。竈王爺多麽大,我們大奶奶多麽大。叫她給我請安,不是折我壽麽?將來他爺爺兒,還要供起她來呢。”鈺福聽了此話,滿臉冒火,不容分說,揪過愛氏,按倒便打。德樹堂嚷道:“嘿,鈺子,這是怎麽說,這不是誠心敬意跟我不來嗎。”說着,把鈺福拉住。愛氏倒在地上,又哭又喊,又用頭撞地道:“你宰了我啵,我不愛活着了。”鈺福撒了愛氏,氣還未息,不提防炕上張氏,又哭又喊的鬧了起來,又忙的跑過,一面把鈺福勸住,將愛氏拉起,一面勸着張氏,先到別屋裏坐着,大傢你言我語,連德樹堂等,都過去請安,勸說老太太不用生氣。又回來勸鈺福道:“居傢度日,沒這樣打開的。老太太年老糊塗,尚有可恕。好端端的你揪住弟妹就打,那還行了嗎!老太太說她,你就別言語了。”鈺福輓了辮發,粗脖紅筋的道:“咱們是外場的人,像這宗事情,能壓的下去嗎,饒這麽着,還鬧些閑排兒呢。”一面說,一面與德樹堂斟茶,又喚愛氏道:“嘿,你把爐子裏添一點兒炭,再做一吊兒水去。”愛氏坐在一旁,裝作未聞,一面用手巾擦淚,竟自不理。鈺福說了兩遍,並不答言。德樹堂道:“老臺,你不用張羅,我也不喝了,正經你明天早起,同我出一趟城,一來為阿氏的案,二來天橋西邊兒,新開了一座茶館,也有酒罎子,代賣熟雞子、鹹花生等等,我請你個酒喝,咱們再詳細談談。”鈺福一面說話,一面賭着氣掣起茶壺來,自去檐下泵水。又叫德樹堂道:“嘿,德子,這陣兒院子很覺涼快,咱們在院裏坐着罷。”德樹堂道:“弟妹,您也歇着罷。鈺子的脾氣,你難道不知道麽?”說着,捲了長衣服,出來嚮鈺福道:“你不用煎水了,咱門明天見罷。”鈺福放了辮子,隨後相送。又打聽連升、潤喜,今天在哪裏該班兒,德樹堂道:“他們摸普雲去,還沒有回來呢。大概今天晚上,總可以勾下來。連二也調查實啦,春英是范氏所害,有普雲幫兇。你費了會子事,恐怕你要擔不是。”鈺福道:“咳,味兒事,咱們哥兒門的話,當差也吃飯,不當差也吃飯。連二的話,咱門是好歹心裏分啦。要說春阿氏的話,滿在我肚子裏呢。久日以後,你準得知道。現在的話,擱着他的放着我的,井水不礙河水路,好漢作了好漢當。”德樹堂贊道:“嘿,得,好朋友,說句怎麽的話罷,這件事情,滿聽你的招呼,有時要外撇枝兒,嚮着連二的話,你儘管吐沫唾我。”說着,去了。
  至次日早起。德樹堂來找鈺福,欲往公泰軒茶社。與那茶友祥某,探聽文光傢內出事的緣由。不想鈺福因昨晚婆媳嘔氣,直鬧至日出,亦未合眼。忽聽德樹堂在外呼喚,忙的出來道:“喝,你倒早班兒。”一面說,一面讓德樹堂進去,好一同出去。德樹堂再三不肯,說是天已不早,公泰軒裏有祥爺等着呢。鈺福不便再讓,回去換了衣服,同着德樹堂,逕往公泰軒一路而來。鈺福為着傢事,懊惱已極。又因一夜未睡,一路上垂頭喪氣,悶悶不樂,德樹堂道:“傢務事小,你不用挂在心上。平白無故,皺什麽眉毛呢?”鈺福道:“我不是皺眉毛,因為我們傢務事,我倒想起春英來了。居傢度日,這些閑話口舌,最容易出事。阿氏的姦夫,雖未訪明是誰,可是殺害春英時,也未必有人幫忙。不必說平素不和,就便是恩愛夫妻,也許有殺夫時候。”這一句話,說的德樹堂笑個不住,扯着鈺福道:“嘿,老臺,我同你並不玩笑。怎麽着,我們弟妹,也要殺你嗎?”鈺福亦笑道:“別打哈哈,我想夫婦之間,真有些難說難道。昨日我們那一位,哭個死去活來。若說老太太,也不是不糊塗,成日際閑話到晚,把我們那一位,所給鬧急了。橫竪她悖悖謬謬的,鬧了幾句,把老太太惹翻了。按說因為豆汁兒,很不值當,從你走後,老太太並沒言語,我想着也就完了,誰想她連哭帶鬧,吵了一夜,連枕頭籠布,全都哭濕啦。我想着背地教妻,勸勸就完啦。誰想到越勸越央,抓過剪子來,就往肚子上紮,嚇得我連忙搶住。說句丟人的話罷,我直點兒央給她,你猜怎麽着?不勸還好,勸了半天,她奪過剪子去,反要紮我。不然,就又哭又鬧,要死在一處罷。你想我這心裏。有多麽難過。莫非那阿氏殺夫,也是這宗情形?”德樹堂搖首道:“不能不能。若是阿氏所害,她的衣服上,必有血跡。現在她身上有傷,衣上沒血,哪能是她呢。”鈺福道:“噯,那可別說。若是害人時,沒穿着衣裳,又那能沾血呢?”德樹堂道:“你這混鑽點子,也算有理。但是阿氏的傷,又是哪裏來的呢?”鈺福道:“你想這情理呀,昨天晚晌,那樣蠻鬧,我實在忍不住氣,所以纔捶她幾拳。不因為捶她,也不能合我拼命。難道春英死時,就不許打人。淨等着人砍麽?”德樹堂道:“有理,有理,我不同你擡杠了,你真是自傢窩兒擺酒,關上門訪事。”說的鈺福也笑了。德樹堂道:“我告訴你說,傢裏的事,不用碎咕唧了。要比春阿氏的話,咱們傢裏頭,沒那德行。”
  二人一面說着,來至公泰茶社,祥某見了二人,站起讓道:“二位在哪裏喝呢?怎麽這兩天,心也沒來?”德樹堂一面洗碗。陪着笑道:“哪兒也沒去,淨跑了西大院兒了。”祥某道:“那麽菊兒鬍同的事情怎麽樣了?”德樹堂道:“您沒聽說麽,春阿氏滿都認了,”祥某道:“認是認了,無奈這件事情,阿氏是被屈含冤,受刑不過呀,人傢洋報上,說的不錯。一款一款的,全給指實啦。范氏的外號,叫做蓋九城,平素就大不安分,因嫌阿氏礙眼,所以纔下這毒着兒。我聽朋友說,阿氏在傢的時候,極為安穩。過門之後,因范氏不正經,兒媳婦時常撞見,父背前面後,常跟他丈夫提說。說春英是粗鹵漢兒,一肚子氣憤,打算要替父捉姦。因此蓋九城,積恨在心,您說阿氏那些口供,不是冤枉嗎?”鈺福在旁笑道:“冤與不冤,尚在兩可。我聽旁人說,阿氏在傢的時候,也不大安分。不知這個議論,還是真哪是假呀?”祥某搖頭道:“這可是造謠言。我與文傢本是鬍同街坊,阿氏的胞弟,與我們少爺同學,身兒裏的事,還能瞞我嗎。”又嚮德樹堂道:“提起話兒長。大概的話,德爺也知道。我們東屋街坊任傢,有個本傢的哥哥,現在窮部裏當差。阿氏的傢務,他知之最詳。昨天晚上,我們談論半天。他說白話報登的甚確,所說的話語,也極其近理。他說阿氏行情,既是婆婆媳婦,帶着小姑子去的,為什麽送三之後,他公公文光,單單把兒媳婦接回。這一件事,就是可疑的地方。再者阿氏既打算自盡尋死,又供說心裏一陣發迷,將夫殺死。殺夫之後,心裏轉又明白了,這都是亙古至今,從來未有的事情。既然是心明畏罪,手持切菜刀,何不自盡。豈有拋去菜刀,又跑到廚房裏去投水缸的道理,既豁得出投水缸,就豁得出抹脖子。哪有到尋死時,還挑三挑四,再找舒服的道理。我想這件事,阿氏是被屈含冤,無可疑義了。那白話報上,也登得有理。阿氏的原供,多有可疑之點。不信,你們二位,也仔細瞧瞧。”旁有一人道:“你們二位,聽說是怎麽回事?”鈺福一面喝茶,照着祥某所說,敷衍了一遍。又笑道:“橫竪這案裏,總有貓兒溺,不然也不能吵嚷。”幾人一面說着,德樹堂道:“大哥貴姓?府上在哪裏住傢?”那人笑答道:“賤姓李,在鼓樓後頭住傢。”答完了話,又與鈺福道:“我想這件事,也很納悶。中國的官事,嚮來就不認真。俗語說:屈死不告狀,真應了那句話了。若以公理而論,春英躺在床上,既被阿氏一刀砍在脖上,無論是什麽好漢,亦沒有騰身起來,駡完了纔死的理。”祥某亦嘆氣道:“噯,是非真假,衹要有銀子,就能打陽面兒官司。當初小二韓,有句膽大的話,他說不怕官場中有天大的事,衹要有地大的銀子,就可能翻得過來。這句話雖是吹牛,仔細一想,頗有道理。如今阿氏母女,若比文光有錢,不信這官司不贏。慢說是一條人命,就便是百八十條,也怕是拿錢鼓搗。”四人正談得高興,忽見有一人過來,先會了祥某茶資,說是今天晌午,春阿氏過部,約着祥、李二人,同去看熱鬧。要知是如何光景,且看下文分解。



   我读累了,想听点音乐或者请来支歌曲!
    
<< 前一章回   後一章回 >>   
第一回 酌美酒俠士談心 洗孝衣佳人彈淚第二回 勸孫婦委麯行情 死兒夫演成奇案
第三回 訪案情烏公留意 聽口供俠士生疑第四回 驗屍場撫屍大慟 白話報閑話不平
第五回 訊案由公堂飲恨 錄實供外界指疵第六回 春阿氏提署受刑 德樹堂沿銜訪案
第七回 蓋九城請究陳案 烏翼尉拘獲普雲第八回 驗血跡普雲入獄 行酒令秋水談天
第九回 項慧甫偵探女監 宮道仁調查例案第十回 露隱情母女相勸 結深怨姊妹生仇
第十一回 賈婆子誇富題親 三蝶兒憐貧恤弟第十二回 講孝思病中慰母 論門第暗裏提親
第十三回 沒奈何存心盡孝 不得已飲淚吞聲第十四回 宴新親各萌意見 表俠義緻起波瀾
第十五回 聶玉言樹底哭親 王長山旅中慰友第十六回 閱判詞傷心墜淚 聞噩耗覓跡尋蹤
第十七回 避戈鳥世外求仙 薄命人獄中絶食第十八回 述案由歸功翼尉 慰幽魂別築佳城

評論 (0)